還有幾天就到了農曆的十月初一了,農曆的十月初一,在民間算得上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與中元節一樣,是民間追思緬懷和祭祀逝去親人的哀思日;而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一般處於立冬節令前後;這個時期,氣溫下降,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需要新增衣物抵禦寒冷了;在這個季節轉換的關口,人們為了寄託對亡親的感恩和思念,在農曆十月初一祭祀逝親的時候,特地燒上一套寒衣,期望亡親在另一個世界裡也能感受到後世子孫的惦記和懷念;所以,人們將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祭祀日稱為寒衣節。
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的說法由來已久,據相傳,它與秦朝時期孟姜女千里尋夫有關;江南孟家灣女子孟姜女與丈夫範喜良本是一對恩愛夫妻;新婚燕爾期間,範喜良被抓去當壯丁送到北方修建萬里長城,一別就是數年;有一年江南下雪,孟姜女想到丈夫出門在外多年,衣服早已破爛不堪,不能抵禦嚴寒;於是孟姜女穿針引線縫製一套厚厚的棉衣,踏上了千里迢迢地為夫送衣之路;孟姜女費盡周折終於來到長城腳下,可她怎麼也找不到丈夫。
經過打聽,得知丈夫在一年前的冬天被累死,屍骨就埋在長城巨石之下;孟姜女聽後悲痛欲絕嚎啕大哭,一連哭了七天七夜;孟姜女的哭聲終於感動了上蒼,在農曆的十月初一這天,天地間一聲巨響,壓在範喜良屍骨上的巨石崩裂,範喜良的屍骨呈現在孟姜女的面前;孟姜女遂將自己親手縫製的寒衣蓋在丈夫的屍骨上焚燒,燃燒後的寒衣灰燼圍著孟姜女轉來轉去,隨後才落到屍骨上;之後,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因孟姜女為夫燒寒衣那天正好是農曆的十月初一;所以,民間便將農曆的十月初一稱為寒衣節。直到現在,有句“十月裡來十月一,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倒長城十萬裡”的老話仍在民間廣為傳頌。
然而,農曆的十月初一不僅是民間祭祀親人的寒衣節,它還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因為農曆的十月初一,也與霜降立冬節令相關聯;此時的農事,正處於南方晚稻收割,北方冬小麥出苗的關鍵關口,天氣的變化,對當年的年景和來年的收成影響很大;而先輩農民在長期的農事生產和農村生活中,透過經驗累積和觀察分析,總結出農曆十月初一的晴雨能夠預示當年冬天的冷暖和來年收成的好孬,以此指導當時的農事生產和未來一段時間的生產生活;那麼,農曆十月初一的陰晴,對當年冬季冷暖究竟有什麼樣的預示?下面,我們透過兩句老話來說明。
十月初一陰,難尋賣炭翁
老話“十月初一陰,難尋賣炭翁”的意思是,如果農曆的十月初一是個陰雨天,預示當年的冬天非常寒冷,家家戶戶需要燃燒木炭幫助取暖禦寒,沒有多餘的木炭再拿到集市上售賣,集市上也很難見到賣炭翁的身影;因此,民間還有“十月初一陰,柴炭貴如金”的老話說法;因為農曆十月初一陰雨的年份,預示當年冬天雨雪多,天寒地凍;人們對柴炭的需求量增加,加之儼冬冰雪封路,致使能夠採集到的柴炭數量減少,市場柴炭的供需不均衡,供少需多,一炭難求;即使市場偶有柴炭售賣,價格也比較昂貴,所以就有了柴炭貴如金的說法。
而農曆十月初一陰雨,預示當年屬於冷冬的年份,農人對此卻喜聞樂見;因為冬天寒冷是正常冬天的本色,老話也常說:“冬天冷得狠,收成才把穩”;意思是遇到冬天非常寒冷的年份,未來的農作物將會獲取一個較好的收成;事實也如此,在冬季比較寒冷的年份裡,越冬農作物不會出現冬季生長現象,農作物不會存在冬季生長影響開春二次分蕖能力的現象。
而冬季寒冷雨雪頻繁,可為土壤蓄積充足的水分,可為農作物開春生長創造適宜的墒情;冬季嚴寒雨雪多,還能凍死土壤中的蟲害,為農作物來年返青和安全生長創造條件;“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是有道理的;因此,民間才有“瑞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老話說法。
另外,民間還有“十月初一無日曬,石頭縫裡都收麥”的說法;十月初一無日曬,說明農曆十月初一這天沒有太陽光照,不是陰天就是下雨天;這句老話的意思是,遇到農曆十月初一屬於陰雨的年份裡,即使在播種時,遺落到石頭縫裡的麥粒,也會有較好的收成;言外之意,說明農曆十月初一陰雨的年份,能夠按照正常季節規律推進各項農事,農作物也能有較為適宜的生長環境進行不同時期的生殖轉化和果實孕育,農作物將能獲取較好的收成;所以,民間還有“冬天冷得透,來年有酒肉”的老話說法。由此可見,農曆十月初一出現陰雨天氣是好事。
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
老話“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的意思是,如果農曆十月初一這天是個大晴天,預示當年冬天是個暖冬;單衣過寒冬,說明當年冬天溫度普遍較高,人們即使穿著單衣也不覺得寒冷;而暖冬一般不具備降雪條件,預示當年雨雪少;冬季本是寒冷的季節,如果冬季較暖,雨雪較少,對農事生產和越冬農作物的生長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比如農作物在冬季較暖的條件下容易發生緩慢生長現象,會降低農作物的抗效能力,改變農作物的生殖生長規律;比如曾有老話說:“十月初一晴,割麥喂黃牛”;這句老話的意思是,如果農曆十月初一是晴天,預示當年冬天溫度較高,越冬小麥會發生冬前旺長現象;如果小麥冬前旺長,分蕖增多,不僅降低小麥的耐寒能力,還會因麥子分蕖數量多,增加小麥病蟲害發生率的現象;所以,為了將小麥田間株數控制到合理的範圍之內,只能割取多餘的小麥,用來餵食耕牛或其它畜禽了。
另外,民間還有老話:“十月初一晴一天,路有行人多討飯”的說法;意思是遇到農曆十月初一是晴天的年份,預示來年的收成都不算太好;因為十月初一晴,也預示一冬晴,一冬雨雪較少,田間乾旱,不利於土壤養墒保墒;等到來年開春,農作物因墒情差生長不良,或連續乾旱田間荒蕪;農人因收成不好家中缺糧,不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只能出門討要生活;所以,路上行走的多是出於無奈討生活的路人;由此可見,凡是遇到農曆十月初一屬於晴天的年份,多預示來年收成不好;所以,農曆十月初一晴並不受有經驗的農人待見。
概述
又快到農曆的十月初一了,今年冬天冷不冷,是暖冬還是冷冬,到了十月初一便可知曉;因為民間有“十月初一陰,難尋賣炭翁;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的說法;從這兩句老話給出的資訊可知,農曆十月初一晴,預示當年多為暖冬之年;如果十月初一是陰雨天氣,預示當年多寒冬;至於說這兩句老話準確率有多高,民間也有“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的說法;今年冬天冷不冷?是暖冬還是寒冬,農曆十月初一即將到來,我們從那天的陰晴變化便可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