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兒童的螢幕使用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
多長的螢幕使用時間是社會可以普遍接受的,更重要的是不會對孩子成長產生不利影響,這個話題經常引起大眾爭論。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新研究發現,5個小時的螢幕使用時間,無論是玩電腦、看電視還是發簡訊,似乎都不會產生危害。
這項研究是美國有史以來同類研究中最大型的長期研究,研究物件包括來自不同背景的9至10歲的兒童。大概念
概覽
即使孩子們每天的螢幕使用時長達5個小時——無論是玩電腦、看電視還是發簡訊——似乎都不會產生危害。我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同事們在分析了近12000名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研究專案的參與者的資料後,發現了這一結論,該專案是美國有史以來同類研究中最大型的一項長期研究。
仍舊未能得知的情況
我們的研究還發現了一系列負相關關係:螢幕使用時間更長預示著注意力渙散問題更嚴重、睡眠質量更差、學習成績更糟以及攻擊性和不當行為增加。
從表面上看,這些反差鮮明的正負相關關係很讓人困惑。螢幕使用時間到底是好是壞?
也許兩個答案都是錯的:當我們觀察相關關係的強度時,我們只看到了非常輕微的關聯性。也就是說,不管螢幕使用時間和各種結果之間的關聯是好還是壞,它都非常微弱,不太可能在臨床層面上起到重要作用。
有些孩子在這些結果上的得分比其他孩子低,有些孩子得分高;而螢幕使用時間只解釋了他們間2%的得分差異。這表明這些差異需要很多變數來解釋,而不僅僅由螢幕使用時間。螢幕使用時間只是眾多變數中的冰山一角。
此外,我們的研究是相關性的,而非因果性的。相關性研究顯示,兩個看似相關的變數不一定會產生彼此的變化。因果性研究則意味著一個變數確實導致了另一個變數的直接變化。
例如,我們發現,螢幕使用時間更長的青少年可能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但我們不能說是螢幕使用時間導致了這些行為;相反,可能電子屏裝置是用來分散攻擊性本來就比較強的孩子的注意力的,目的是平息他們的攻擊性行為。
最重要的是:雖然父母應該保證他們的孩子以適當的方式使用螢幕,但我們的早期研究表明,長時間的螢幕使用不大可能產生危害性的後果。
下一步要做什麼
目前,“可以接受”的兒童螢幕使用時長還未有一個既定的門檻標準。雖然確實有針對低齡兒童的指導方針,但任何針對青少年的正式規定還未出臺。
此外,我們的研究並不包括學術性的螢幕使用,只包括娛樂性的。因此,不可能將學術性與娛樂性的螢幕使用結果作比較。
ABCD研究將持續觀察這些孩子,直至他們的20歲。未來的研究可能會考察螢幕使用時間在整個青春期對兒童的影響,到那時,人們可能會更關切心理健康問題。然而,就目前而言,只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電子螢幕將繼續存在於兒童的生活裡。
本文作者:
Katie Paulich,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行為遺傳學博士生,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本文來源於世界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