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希望能夠讓孩子謙虛、上進。但過度打擊,卻往往給孩子帶來過大心理壓力,適得其反。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18-35週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0.6%的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式教育,45.4%的受訪青年表示持續到中學。59.7%的受訪青年認為打擊式教育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10月28日《中國青年報》)
在傳統觀念影響下,有太多的父母奉行打擊孩子這種家庭教育的方式,認為孩子不能慣著,慣著就是溺愛,也不能誇,誇了就會“翹尾巴”。喜歡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用“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進行比較,即使心裡對自己孩子很認同,在外人面前也常以自己孩子為驕傲,但面對自己孩子時嘴上卻一定很嚴厲。九成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打擊式教育,說明這種方式正成為家庭教育的“拿手戲”。
不可否認,父母的適度打擊可以警醒孩子,激勵孩子進步,但過度打擊對孩子的心理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媒體調查顯示,40.2%的受訪青年直言會引起反感和逆反心理,33.7%的受訪青年坦言會導致孩子自卑;59.7%的受訪青年坦言會導致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46.5%的受訪青年表示性格叛逆,自暴自棄。事實上,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經不起打擊的人。父母的語言是有能量的,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孩子帶來一生的傷痛。
從某種意義上說,打擊式教育也是一種“棍棒教育”,儘管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但方法上是簡單粗暴的,也可謂是一種“語言暴力”。教育是需要用愛的,暴力不是愛,而是害。義大利哲學家布魯諾說:“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或者反對整個世界。被放棄的孩子,他對世界充滿敵意。殘存的信心,根本不夠來改變自己。”卡耐基也曾說過,使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讚美和鼓勵。
教育部門曾出臺“教師忌語”,規範教師的言語。家庭教育中父母也應有“家長忌語”,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正當批評是必要的,但不能夾槍帶棒、諷刺挖苦、歧視打擊。語言暴力也是一種家庭暴力,這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剛透過的《家庭教育促進法》也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因性別、身體狀況、智力等歧視未成年人,不得實施家庭暴力。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期待以《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實施為契機,引導全社會形成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幫助父母釐清權責邊界,摒棄簡單粗暴的“打擊”和“棍棒”,學習和掌握家教的正確“開啟方式”,別讓打擊式教育成“拿手戲”。當我們從“打擊”“棍棒”變成了“讚美”和“鼓勵”,就是我們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