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一把種子(或者幼苗),並提供一些水、一些肥料、一個容器以及足夠的土壤,你能讓這些植物存活多久呢?
一位來自英國薩里郡克蘭雷格市的老人David Latimer,似乎給這個問題提交了一份“完美”答卷。
1960年年代,那時正值英國“瓶中園藝”大流行,在好奇心和園藝氛圍的驅使下,David決定搭建一個“瓶中花園”。他很快淘到了一個容量足有45.5升的工業玻璃瓶。在經過一番準備後,他在瓶子裡種下了常春藤、冷水花、吊蘭、紫露草四種不同植物的種子。
兩年過去,他發現,只有紫露草還在茁壯成長著,其他三種植物都已經枯萎死亡。1972年,David想試試這種植物是否能在密封環境下存活,於是,他為紫露草澆了最後一次水,然後就在塑膠塞上塗上油脂,並用它緊緊塞住瓶口,儘可能地將瓶子密封住。
50年來,他再沒有澆過一滴水,能給予瓶中生態系統的,只有光和溫度。當然,David也並不是完全拋棄了這個花園,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把瓶子旋轉一些,這樣植物就會均勻地向上生長,直到植株塞滿瓶口。至今為止,這些紫露草依舊生命力旺盛。
2013年,David接受了英國《每日郵報》的採訪,在介紹了自己的瓶中花園後,他說道:“我希望在我去世後將這個瓶中花園留給孩子們。當然,他們不想要也不打緊,我會將這個瓶中花園留給皇家園藝協會。”
疑點重重的微觀生態
很多學者對David的花園感到神奇,是因為它似乎已經建立了一個能夠自我維持長達50年的生態系統。僅僅透過溫度和足夠的光線補給,植物就能夠在光合作用和迴圈養分下給自己提供能量。
咱們先詳細講解一下這個瓶子在理論上的迴圈過程:
首先,光線照射在葉子上,被含有葉綠素的蛋白質吸收,然後植物將一部分光儲存為 ATP(三磷酸腺苷)用來提供能量,剩餘的則挪到植物根部位置,用來去除水中的電子。
之後,電子透過化學反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從而釋放氧氣,供給細胞呼吸使用。那些植物腐爛的部分,就需要交給土壤裡的細菌完成降解,它們在吸收多餘氧氣的同時,釋放有助於植物生長的二氧化碳。
到了沒有陽光照射(夜晚)的時候,白天儲存的營養物質則會被植物細胞呼吸所消耗。
至於水分,它們首先被根部吸入,然後蒸發到空氣中,最終凝結成“混合物”(液滴)流回到瓶底,如此反覆迴圈。
這個過程中,土壤並不算是必須要素,發過綠豆芽的朋友應該清楚,一張浸溼的紙巾就足夠為綠豆提供發芽條件了。植物只需要從土壤裡拿兩樣東西:礦物質和基質。所以,對於植物,特別是實驗室裡的植物,培養基裡的水和營養就足夠完成無土栽培了。
來自荷蘭的Anita女士展示她放置一年的瓶中花園,這一年來,它們已經裝滿了整個玻璃瓶
講到這裡,一些腦袋比較靈光的人就已經看出疑點了。最明顯的疑點是水,按理來說,在經過這麼長的閒置之後,玻璃瓶內壁上多多少少都會產生水霧,特別是在陽光比較充足或溫差變化比較大的時候,水霧會更加明顯,但照片中的瓶子光潔如新,如同剛剛擦過一樣。
第二個疑點則是紫露草。
這是一種長得比較可愛的地被植物,它喜歡在樹叢下成片生長,雖然個子矮小,不超過半米,但是比較耐寒,越個冬基本不成問題,另外它還不挑食,在沙土、壤土環境中都能健康成長。強大的抗性讓它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和資源中存活下來,但這裡有個問題,紫露草是會開花的,它們的花都是3片花瓣,大部分呈藍色、紅紫色或者白色,但是在David的照片裡,幾乎看不到花留下的殘跡(比如腐爛的花瓣、未開放的花苞等等)。一位本非科學家或者園藝學家的人,怎麼做到控制它不開花的呢?
第三個疑點是殺菌問題。
一般無土栽培所用的容器和培養液是需要滅菌的,這樣能減少病原菌對植物的危害。但根據David所說,他使用的是堆肥和水,肯定是達不到培養液的要求的,真菌細菌一旦入侵了這種潮溼封閉的環境,瓶中草很快就會死掉。但是圖中的紫露草成長得很好,他究竟是如何讓瓶內做到菌落平衡的,一切都亟待思考。
總體來說,短期內製作一個瓶中花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能夠形成生態系統,並持續長達50年,條件苛刻。David究竟怎麼讓植物成活的,目前也只是沒有人去深究罷了。
密封式栽培並不算稀奇
類似這樣的密封式栽培技術在園藝界並不罕見,它最早出現在英國。19世紀初,醫生沃德在業餘時間收集了近25000個標本,併為它們搭建了一個露天花園,但倫敦嚴重的大氣汙染導致這些植物都死亡殆盡,唯獨一些放在密封玻璃瓶的蕨類植物和草類植物活了下來。沃德深受啟發,在進行一番改進以後,他繪出了模板,並讓一位木匠製作出了第一個“沃德箱”。
1833年7月,沃德首次對“沃德箱”進行測試,他將兩個裝滿英國本土蕨類植物和草苗的沃德箱運輸到澳大利亞,在幾個月的航行之後,這些植物完好無損,沃德非常高興,於是順手將澳大利亞當地的植物打包到沃德箱中,並帶回了英國。
“沃德箱”的強大功能讓它很快就在西歐、美國流行開來,人們不停地將其他國家的經濟作物引入到新地區進行種植,中國也不例外!1850年代左右,植物學家羅伯特·福瓊利用“沃德箱”,將近兩萬株茶樹從上海偷運到印度大吉嶺,雖然很多茶樹因為水土不服而死亡,但中國對種茶的大量知識和技術卻流入到了印度,為未來印度茶葉(特別是阿薩姆邦)的繁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再後來,這種封閉式栽培技術經過不斷改善,衍生出了不少分支產業,比如實驗室無土栽培、“微景觀”生態瓶等等,可以說,“沃德箱”帶來了一場植物學研究和植物跨大陸流動的革命。
David的瓶中花園是在2013年被《每日郵報》首次報道的,此後的文章幾乎都是對當年新聞都“復刻”,所以咱們也難以追究這件故事的真實性。但大O在此希望,所有的養花人都能給予植物應有的尊重和愛護,十幾年不管不問也好,隔三差五澆花鬆土也罷,至少,也請在心中留一個它的位置吧。
一朵花,一捧土,一隻瓶子一坨木,放在角落五十年?一不留神光禿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