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既,荊楚書壇的一代名家,中國當代書法理論研究領域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2020年8月26日,99歲的陳方既先生在武漢家中與世長辭,停下了手中勤奮耕耘的巨筆。
今年,正值陳方既先生百年誕辰。連日來,全國和荊楚書法界人士紛紛撰寫文章,追憶緬懷這位藝術大家的高尚風範。
陳方既1921年9月出生於湖北沔陽,1946年畢業於國立藝專,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60歲之後,他專注書學理論研究近40載,成就卓然,形成了獨立的書學思想體系。曾獲第一、二、三屆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理論獎”,第四屆“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先生畢生為文為藝,如蠶吐絲,如蜂釀蜜,鞠躬盡瘁,精神永存。”陳老弟子、著名書法學者田耕之說。
田耕之自1984年開始追隨陳老研習書法理論,與陳老有著36年的師生情緣。在他心目中,陳老是一位“學人”“達人”,更是一位奇人。
“離休之前,他畫畫、寫字,從事美術理論研究,卻沒寫過一篇關於書法的文章。之後,因不同意‘書法美是現實形體美和動態美的反映’這個學術觀點而一觸即發,竟然在40年間,著作等身,構築了一座書學研究的大廈。”
田耕之介紹,陳老著述立說的高產期,是在頤養天年的古稀耄耋之年,他形成了“一日不寫覺思澀”的習慣,甚至在95歲之後、雙目處於半失明和失明的狀態下,仍以特殊的輔助工具、以每字3秒的速度進行“天書般”的寫作,99歲時仍然發表洋洋萬言的文章。他不會用電腦,靠手寫“爬格子”,留下了1000多萬字的文稿,其勤奮辛勞程度,在同齡人中可謂絕無僅有。
陳老治學之嚴謹,也是出了名的。他反覆叮囑弟子們:“文章不厭百遍改,不要急於求發表、徒慕虛榮。”他自己寫的一些文章,都是用化名發表,說這是為了能夠聽到無所顧忌的批評。
就在今年8月,5卷本的《陳方既書論選集》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訊息傳來,書法界人士紛紛表示:“這套著作獲獎,是對陳老百年誕辰的最好紀念。”
著名書法家、文化學者言恭達表示,回首四十年來的書學理論研究,陳方既先生是一位繞不開的人物,“窗前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寵辱身後事,眷眷筆中情”,陳老這首短短20字的詩,正是其真實人格魅力的寫照。
謙虛慈愛誨人不倦
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湖北美術館研究員的魯虹,回憶起自己在湖北美協工作期間與陳老共事的往事仍感慨不已:“他的謙虛,他的善良,他的豁達,還有他的誨人不倦,實在是非常人所及。”
陳老早年經歷坎坷,但每當談及自己的人生經歷,他從不怨天憂人,反倒用親身經歷告誡後輩,要珍惜寶貴的時光,勤奮學習,力爭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可以說,跟隨他工作的幾年,我相當於是他的特招研究生。他從不單純地讓我幹一些日常事務性的工作,而是常常結合實際工作給我以具體指導,然後開出若干書目給我讀。外面有刊物約稿,他總是把機會給我。實際上,早期有些文章是他大改了以後,才以我的名義發表的。”魯虹動情回憶。
2017年,書法家姚洪磊新書即將出版,想請陳老寫個序,剛開始很猶豫,擔心陳老會拒絕。沒想到幾天後,陳老就讓女兒把他自己口述並整理好的序言文稿發了過來。其對後輩的關心愛護,令人感動。
田耕之回憶,陳老2016年受聘湖北大學榮譽教授,接過聘書時他謙虛地說:“我這個‘90後’還要給大家講課、一起學習交流。”當時在座的師生們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