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白駒》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
《詩經》裡的優美詩句
溫柔敦厚、澄澈如鏡
是作家為作品取名的摯愛選擇
……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應以最好的姿態迎接她
閻良作家冉學東歷時5年的長篇小說《白駒》近日出版。這是繼《大荊塬》《穀風》《老關山》等之後的第五部以渭北平原、關中腹地為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說。
01 故事梗概
圖 | 作家冉學東採風中
《白駒》描寫的是改革開放初期,關中腹地的一個小鎮上發生的故事。以抽渭八支渠的管理者老吉為發端,引出了一系列底層人物,他們的掙扎與奮鬥,艱辛與輝煌,讓人時而感動,時而憤怒,時而嘆息,時而鼓舞。田園與城市,鄉村與機關,學校與企業,故事的發展盤根錯節,展示了一幅生動的風情畫卷。主人公趙淮安,經不住利益的誘惑誤入歧途,然終能幡然悔悟,走上正道,成就一番事業。小說直抵人性的弱點,推崇立人之本在於立德。
02 對話作家冉學東
Q
創作來源是什麼?
冉學東:
長期生活在關中腹地,這裡的泥土氣息、人們樸實無華的品質讓我深深著迷,濃厚的鄉愁和文化擔當,促使我用文字將閻良鄉土故事傳承演繹下來。曾經開設的荊山茶居小店內,經常文人雅士聚集,聽來很多坊間故事,後來,經過文學加工很多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學作品。
Q
對小說的創作是怎樣理解的?
冉學東:
寫小說也是耕耘。我理解寫作就像種地,莊稼好不好,就看自己應心不應心。首先,自己要將寫作放在戰略位置,分娩這部小說的過程,就好比種一茬小麥一樣。最初,選擇麥種,就是小說立意過程。而寫作期,其實也就是小麥播種期,小麥播種進地之後,吐出嫩芽,經過施肥,打藥除草;接著,經過一個漫長冬季,幾茬水灌溉之後,小麥揚花,過了小滿,小麥開始泛黃;再過後,莊稼人搭鐮收麥,又經過碾場晾曬最終入倉。而這個階段就是作者完成寫作要經歷的一個比較長的週期,反覆修改,反覆打磨的一個過程。
寫作是良心活。我從動筆之初,直到後來收尾,自己絲毫不敢怠慢!因為,寫得粗了,會感到愧對讀者。有不少讀者對自己很關注,也很期待!越是這樣,我越有壓力。在《白駒》創作過程之中,我意識到自己需要提升作品內涵的重要性了。因此,每一段故事、每一篇章節、每一段話,甚至每一處用詞,都是經過用心推敲的,我想盡可能讓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說服力!
Q
這已經是您的第五部長篇小說了,相比較之前,突破在哪裡?
冉學東:我自己感覺,《白駒》從語言和故事構架上更成熟了,對弱勢群體生活的描述也更加深刻了,人物多角關係的處理和編織更加藝術和從容。
Q
《白駒》出版的意義?
冉學東:瞭解和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及歷程,直視關中農村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提醒人們白駒過隙、珍惜珍重生活賦予的苦與樂。
03 名家點評
著名學者肖雲儒:種下人生,讓家鄉的土地長出故事;澆灌性靈,讓祖居的村鎮講述長篇。在日常中發掘人物傳奇,在傳奇中暗藏鄉土歷史,又將歷史還原為精彩的生活畫卷。
作家白描:《白駒》是社會大變革中農村生活樣態和人物命運的底層敘事。這裡有時代波瀾,有日常生活的平庸和瑣細,有人們的夢想、希冀和追求,也有成功與失敗……作品中人物的命運故事足以讓讀者參悟人生,參悟生活真諦。
張念怡(青年評論家):這部小說深耕土地裡的故事,故事裡又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綿密的人物關係讀起來五味雜陳,很過癮。
04 讀者反饋
高銘昱(文化學者):是一部講述閻良故事的清明上河圖,也是一部反腐倡廉,提醒人們防微杜漸的好作品。
李紅梅(閻良作協副主席):故事層次很豐富、人性的多樣性被挖掘出來了,能夠感受到作者的詩經情懷、古典情懷,以及自覺承擔起作家應當承擔的傳承精神,同時也讓作品有了生根發芽的地方。
張鵬(讀者):我屬於一口氣讀完的,我就生活在小說中描述的這塊土地,對書中的很多故事都深有感觸,有的甚至感覺好像是自己經歷過的,讀起來很有滋味,是一種回憶和享受。
編輯:弦月 | 稽核:禾亦
文字:劉萍
圖片、影片:李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