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頓進行時#
在譚家橋戰鬥中犧牲的紅十軍團十九師師長尋淮洲
1934年11月,方誌敏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轉戰皖南,聲威大震。蔣介石調集約11個團的兵力,委任浙江省保安處處長俞濟時為總指揮,專事“追剿”,企圖南北夾擊,將紅軍圍殲於黃山地區。
12月13日,紅軍翻越黃山,經烏泥關進入譚家橋地區。譚家橋鎮,地處太(平)旌(德)歙(縣)3縣交界,自古扼守徽(州)寧(國)兩府交通要道,東西兩面皆高山峻嶺,中間是平坦的山谷和由南而北的麻川河,南有烏泥關隘口和石門崗、蛇形山制高點,烏泥關以北是一個小山坡,森林茂密,地勢險要,是進入譚家橋的必經之地。
紅軍進駐譚家橋時,敵軍正兵分3路尾追而來,中路之敵孤軍追擊,離紅軍最近。根據情報,對方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王耀武的補充第一旅,共3個團,裝備精良。紅軍兵力與敵相當,但槍械彈藥不足,於是決定利用烏泥關至譚家橋公路兩側有利地形,以伏擊手段,爭取全殲該敵。
先遣隊參謀長粟裕提出如下作戰部署:從烏泥關起,先遣隊十九師、二十師沿公路兩側自南而北設伏。十九師戰鬥力較強,配置在上峰,除以1個連兵力控制烏泥關制高點外,主要兵力部署在烏泥關以北,與二十師陣地銜接。二十師以1個營構築工事,堅守譚家橋正面。軍團教導團在公路兩側佈設“挨絲炮”(土地雷)。軍團指揮所設於鐘鼓山麓一幢民房內(今屬譚家橋鎮中墩村前門組)。待敵透過烏泥關,全部進入設伏陣地後,立即封鎖烏泥關口,斷敵退路,阻擊援敵,然後分割包圍,實施全殲。
12月14日凌晨1時,先遣隊各部進入陣地。上午9時許,敵前衛部隊進抵距譚家橋約3公里處。因紅軍一新戰士不慎走火,受驚的敵軍立即停止前進,迅速以1個營佔領烏泥關東南一帶高地,其餘在公路兩側展開,並將情況飛報旅部。此時,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猛烈進攻,敵軍一度陷入混亂,團長、團副均被打傷。但由於開火過早,紅軍未對敵形成完全包圍態勢,加之戰鬥中未按計劃將十九師主力配置在石門崗以北,而擺到石門崗以南的烏泥關一帶,地處懸崖峭壁,兵力展不開,未能迅速分割敵軍,戰場形勢逐漸轉為不利。
王耀武得悉前衛遭伏擊,急令補充第一旅第三團搶佔蛇形山西南端高地,同時以第一團進攻烏泥關予以策應。敵第三團以1個營固守蛇形山高地,緊靠第二團戰鬥;另派1個營從黃獅坦附近爬上石門崗中間的山脊,從側後包抄過來,奪取紅十九師僅有1個連把守的石門崗制高點,控制了烏泥關一帶的公路。同時,布守公路兩側的敵前衛部隊,在其第一團、第三團掩護下,集中迫擊炮、機關槍火力,向戰鬥力較弱的紅二十師發起猛攻。紅二十師將士堅守陣地,奮勇反擊,但因新戰士多,不善於正規作戰,陣地最終被敵沖垮。
紅十九師被迫回援,連續向敵人發起四次衝鋒。因槍彈不足,紅軍就吹起衝鋒號,端起刺刀、掄著大刀衝向敵陣,雙方展開激烈肉搏,連續血戰8個多小時,擊斃敵軍100多人,終因寡不敵眾,未能奪回陣地。方誌敏見敵援軍陸續趕到,為了儲存革命火種,令紅軍迅速撤出戰鬥。
譚家橋一戰紅軍損兵折將,官兵傷亡300多人,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身負重傷,後在向涇縣轉移途中犧牲。政治委員樂少華、政治部主任劉英等8名師以上幹部負傷,87團團長黃英特陣亡。譚家橋之戰的失利,使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處境更加惡化。1935年1月,方誌敏率部開始退回贛東北,不幸在懷玉山地區被圍,幾乎全軍覆沒。1月29日,由於叛徒出賣,方誌敏被捕,8月6日於南昌就義。整個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只有粟裕帶領少量部隊突出重圍,儲存下來,繼續堅持游擊戰爭。
譚家橋之戰對粟裕影響很大,成為其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粟裕逝世後,家人遵其遺囑,將其骨灰一部分灑在曾消滅國民黨“王牌師”整編七十四師的孟良崮,另一部分灑在譚家橋,將軍是為了表達與犧牲將士相陪伴的心情。
素材 | 安徽黨史方誌 編輯 | 盛況 校對 | 雷雨 審發 | 黃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