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在“百年征程 初心永恆——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上,一張“笑意盎然”的黑白老照片引起了觀眾的注意。照片拍攝於1986年,四位年齡相仿的花季少女生動入畫。只見她們每人推著一輛腳踏車,車的後座上都擺放著一隻蒙著布的扁籃,彼此相視笑著,正在往前走。 她們是誰?又為何笑得“甜蜜蜜”?我們聯絡到了照片裡的姑娘們,她們的個體記憶中,珍藏著時代崛起的璀璨。
“左數第三個短頭髮的就是我!”記者一開口提到“賣豆腐”,今年50歲的陳彥紅馬上就想起了這張照片。 “我是家裡的老大,那個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一般,我上到小學5年級就輟學了。我13歲的時候,村裡好多家做豆腐,我們家也做豆腐、賣豆腐。”陳彥紅成長的湖稍村,位於宿遷縣耿車鄉(現宿遷市耿車鎮),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革命老區,也是遠近聞名的“要飯鄉”。直到1978年,耿車還是集體經營農業的單一模式。197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元,耿車農民人均收入卻只有41元。 “那時候真是太窮了,餓肚子是常事,我記得每次放學回家,吃得最多的就是煮熟後曬乾的山芋。”位於照片左邊第二位的耿玉華,和陳彥紅同年出生,在她上面還有三個哥哥。因為家裡條件差,除了大哥讀到初中,耿家的其他幾個子女,都是四五年級就輟學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蘇南模式”聞名全國之時,淮北農村也在苦苦尋找路在何方。 十一屆三中全會,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走進耿車。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1984年起他們開始探索發展鄉鎮企業的新路子。 照片上的四位姑娘的家庭,也置身於這場“大潮”。豆製品加工專業戶的新標籤,拉開了他們新生活的序幕。“我們輟學以後,就幫家裡割草、養羊,等我會騎腳踏車後就進縣城賣豆腐。”耿玉華回憶,因為凌晨就要動身,她們幾位年齡還小的女孩子就會結伴而行。照片定格的那一天,陳彥紅、耿玉華和其他賣豆腐的同齡人同路,她推著“永久牌”腳踏車,載著家裡剛剛做好的豆腐,正在分頭向宿遷縣城或周邊其他鄉鎮的農貿市場走去。 一塊塊豆腐個頭不大,卻充滿了十幾歲孩子的生活。“吃完飯就要開始忙,每天需要提前備好20斤豆子,凌晨2-3點就要起床,冬天拿上前一晚上基本做好的豆腐出發,夏天起床則還要先做豆腐。每天從家到市場幾十里路,騎腳踏車單程個把小時,有時候一天還不止往返一趟。”她記得那時最遠的是去宿遷的大興鎮賣豆腐,單程就要騎上整整60里路。 如今兒女都過了自己當年賣豆腐的年紀,提起這段賣豆腐的經歷,陳彥紅依然難掩自豪。她是長女,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在母親身體不好的情況下,賣豆腐的她支撐起了家裡的“半邊天”。她還記得,那時父親給工廠運輸物品,起早趕路前往睢寧,往返一趟賺3元左右。自己在不同的市場以0.18-0.25元/斤的價格賣豆腐,一天下來可以賺10-20元。每天賣完豆腐回家的路上,同行的姑娘們還經常將一天所得在腳踏車後座上摞成一摞,“比一比誰摞得高”。“村裡有不少人家靠男孩子賣豆腐,我用實際行動證明女孩子也可以賣豆腐養家。”看到弟弟妹妹能夠順利上學,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能讓家裡日子逐漸變好,陳彥紅覺得辛苦也值得。
陳彥紅一家人生活的變化,正是“耿車模式”不斷髮展的縮影。 1984年,耿車鄉村辦企業26個,戶辦、聯戶辦企業有2548個,各村以一業、一品為主,形成收舊、木業、紙業、豆製品、編織、煙花、建材、建築等10個專業村,有1200多戶農民從事廢舊塑膠收購、運銷,村辦企業加工成塑膠製品。1985年耿車鄉鄉鎮企業產值比1983年增長了3.8倍,農民收入年遞增33%。1986年耿車鄉的村辦企業已達到59個,戶辦、聯戶辦企業增長至4567個,企業產值上升到4691萬元。 “大的集中上水平,小的分散進家庭,大輪帶著小輪飛,小輪推著大輪轉。”鄉、村、聯戶、戶“四輪”辦企業,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協調發展、一起轉的“耿車模式”,在全國都引起了關注。耿車從“要飯鄉”成為了當時的淮陰市的“新狀元”。 1986 年5月,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到耿車調研後說,“耿車模式”並不是“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簡單的相加。在蘇南,家庭工業這一個輪子就太小了,不怎麼轉動;溫州模式中,集體的輪子又沒有家庭工業這個輪子轉得快。耿車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新事物。當月,《人民日報》曾刊髮長篇通訊《“耿車模式”誕生記》,並配發短評《好一個“耿車模式”!》耿車,這個本身人口不足 4 萬的鄉鎮,1986 年就吸引了7萬來自各地的參觀者。 同年,販賣糧食的“潮流”來到耿車,陳彥紅毫不猶豫地用腳踏車扛起了幾百斤重的糧食,1987年前後,她又進入當時需要大量人手的裝飾板廠做工,直至1989年結婚搬到耿車大眾村。 而耿玉華婚後開始了回收廢舊塑膠的生計:“我25歲結婚,生了一兒一女。丈夫家裡有五個兄弟姐妹,條件還不如我家,糧食都不夠吃,我們的小家庭可以說是白手起家。”陳彥紅也回憶說,比自己小一歲的妹妹也在初中畢業後,大約十八九歲的年紀,就進入塑膠廠從事塑膠大棚加工的相關工作。
此後的30年裡,耿車的廢塑行業讓這裡百姓的錢包“鼓”了起來:耿車片區年加工廢舊塑膠最高峰時近300萬噸,從業人員10萬人,產值達80億元。耿車卻為發展付出了代價:池塘被塑膠垃圾堆成了山,家家點火村村冒煙……21世紀初,耿車的環境問題相繼暴露,2016年起,在多方努力下廢塑行業“徹底禁、禁徹底”,一些廢塑大戶帶頭砸了自己的裝置,耿車存續30年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行業畫上了句號。 綠水青山回來了,金山銀山依舊和耿車共存。在80年代耿車的產業基礎上,耿車人抓住了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從傢俱開始做起了電商。而今,細分類傢俱、家居用品,乃至自建的物流配套等,給耿車帶來了新的創新創業潮。截至2018年,耿車各式網店已有2759家,電商銷售額達50億元,鎮上近七成人口從事電商工作。從鄉、村、聯戶、戶,到產業、創業、生態、文化,“耿車模式”以新的、可持續發展“四輪齊轉”,繼續創造屬於這裡的奇蹟。
如今,陳彥紅的2個女兒、1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一個女兒在宿遷市區做護士,另一個女兒留在了耿車,兒子去外地當兵。兒女小時候,她告訴他們一定要好好讀書:“你們很幸運,可以用知識改變命運,不像我,只能吃苦,靠雙手賺錢。” 年到半百,陳彥紅和耿玉華的生活仍然和“耿車模式”緊緊相連。耿玉華和丈夫不僅擁有一家傢俱實體店,同時還是網店的老闆。而眼看兒女不用自己費心,以自己的年紀還可以做點什麼,陳彥紅也開始琢磨,“想和兒女請教下網際網路的事情,想看看能不能也從網際網路上賣點東西。” 照片裡賣豆腐的姑娘都沒有離開耿車,她們親眼見證了幾十年間耿車翻天覆地的變化。耿玉華做了一輩子的生意。而這張黑白老照片,定格的就是她新生活的開始。“跟著時代走,就不會落後”,不善言辭的耿玉華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潔 姚依依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