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覺得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因此在世界銀行的資料庫上,看了下全球主要國家制造業增加值佔經濟總量比重的情況,我選取的國家是:
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韓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這全球15個主要的國家,10個發達國家和5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墨西哥)得到了下圖。
我再把15個國家,2010年,以及2015-2020年的製造業增加值佔比情況整理成了表格如下:
可以看出如果按照每5%是一個級別的話,那麼這15個國家可以分成五個級別。
第一檔是中國和韓國,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佔比一直是15個國家的榜首,但是也出現了佔比不斷下滑的局面,2010年佔比還有31.63%,2015年下降到了28.95%,到2020年只有26.18%了,這點是需要我們警惕的,當然今年製造業非常火爆,看佔比會不會上升。
另外14個國家中只有韓國可以和中國一比,2020年製造業佔比為24.95%,韓國也是全球主要發達國家中製造業佔比最高的國家。
也即是隻有中國和韓國還在25%這個級別。
第二檔是日本和德國,這兩個國家大致在20%級別。
日本從2010-2018年一直在20%-21%之間(最近的兩年沒有資料),總體是比較穩定的。
不過德國在2020年的佔比從上年的19.11%大幅下降到了17.82%,這個應該是疫情的因素,畢竟從2010-2019年德國的製造業增加值佔比一直在19%-21%之間,其中2010年佔比為19.7%,到2019年佔比為19.11%,雖然略有下降,但總體也是比較穩定的。
應該說,這兩個發達國家居然還能保持大約20%左右的製造業佔比,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發達國家中算得上獨樹一幟了。
第三檔是15%這一檔,有墨西哥,印度,義大利,俄羅斯。
墨西哥2015-2020年的製造業佔比一直穩定在17%-17.6%之間,在五個主要的發展中大國中僅次於中國。
俄羅斯這個沒落的製造業強國,現在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製造業佔比2020年為13.26%,在五個發展中大國中落後於中國和墨西哥,應該說這個比例也是比較低了,佔比低則意味著製造業規模小,無力帶動國家的整體發展,感覺上俄羅斯延續了蘇聯時期的工業結構,強項在於航空航天,軍工機械,能源裝備這些領域,民用工業方面依舊一塌糊塗。
印度的勢頭不太好,2010年製造業佔比還有17.03%,到2015年下降到15.58%,2020年就只剩下12.96%了,從佔比比俄羅斯還高下降到比俄羅斯還低了,其實印度在過去十年的經濟增速還是可以的,但是單獨看製造業的佔比卻在一路下滑,這無疑對我們來說是個利好訊息,因為這會影響印度的長期發展後勁。
倒是義大利在10個主要發達國家中僅次於韓日德,製造業佔比穩定在15%左右,2020年有14.87%,其實義大利一直是個製造業強國,其製造業增加值在歐洲僅次於德國位居第二位,超過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是不是有點意外?
汽車業中,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都是義大利的品牌,中國化工集團2015年花71億歐元收購的倍耐力輪胎也是義大利的品牌。
義大利還是航空航天,機械,製藥業,遊艇製造業方面的強國,美國的F35戰機歐洲製造基地就在義大利。
在奢侈品製造方面,FENDI(芬迪),範思哲,GUCCI,PRADA,阿瑪尼,寶格麗,華倫天奴,以及在中國陷入抵制風波的杜嘉班納,全都是義大利的品牌,雖然很多人都以為是法國的品牌。
第四個檔次是10%這一檔,有西班牙,美國,巴西,法國,加拿大,英國。
這裡面先說巴西,是五個發展中大國中製造業佔比最低的,這和我們的印象也是相符的,2020年佔比僅為9.78%,而在2010年佔比還有12.72%,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過早的就去工業化了,導致工業發展無法帶動經濟起飛,這跟巴西自己的問題強相關。我看過很多中國公司在巴西市場的投資記錄,都強調巴西的稅制特別複雜,在巴西市場要想盈利是極為困難的事情,虧損是常態,但是巴西也難以改正和修訂,總之這個國家希望不大。
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製造業佔比2010年為11.93%,而到2019年下降到10.93%了,處於緩慢的下降中,特朗普上臺搞製造業迴歸,也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好轉,他上臺的2017年佔比為11.13%,2018年為11.20%,2019年為10.93%,還出現了下降,說明製造業迴歸總體是不成功的。
但從另一方面看,美國製造業佔比也並沒有快速的下降,總體還是較為穩定的。另外美國在高階製造業方面,仍然執全球之牛耳,並不是說我們在半導體產業上實現國產化,超過美國就可以了,畢竟除了半導體產業之外,美國在電子產品,航空航天,製藥業,汽車製造,工程機械,能源裝備,高階化工,軍工武器,科研儀器儀表等方面仍具備極大的優勢。
倒是法國,英國,加拿大三個國家,2020年製造業佔比分別為法國9.29%,英國8.39%,加拿大最近幾年沒資料,2017年為9.69%,佔比都很低了,這是存在問題的。
如果加拿大越來越走向賣資源,英國越來越依靠金融和教育,而法國製造業停滯不前,對他們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最後一檔是5%,就是澳大利亞了,獨一檔,2010年佔比還有7.99%,2015年下降到了6.29%,2020年更是隻剩下5.72%了,當然了澳大利亞人少就兩三千萬人,依靠賣鐵礦石,煤炭等自然資源也能過的還可以,人均五萬多美元,但是從長期看,自然資源總是會枯竭的,到那時候怎麼辦?畢竟還得為子孫後代考慮。
回顧一下,這15個國家中很值得注意的是,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核心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制造業佔比都很低,這無疑對我國是一個好訊息,在這15個國家中的4個盎格魯撒克遜國家。
2020年澳大利亞製造業佔比5.72%,英國8.39%,
2017年加拿大製造業佔比9.69%,2019年美國製造業佔比10.93%。總體在5%-11%左右。
以都有資料的2017年為例,在這15個國家的製造業佔比排名中,澳大利亞排倒數第一,英國倒數第二,加拿大倒數第三,法國倒數第四,巴西倒數第五,美國倒數第六位,四個盎格魯撒克遜國家(不考慮體量小且沒那麼激進的紐西蘭)全部在倒數前六位。
這意味著這些國家最為聰明的人才很多無法進入製造業工作,因為製造業規模小了則意味著沒有足夠多的工作崗位和平臺,那麼這些高智商人才在無法進入製造業的情況下,將會進入法律,體育,教育,金融,文化等其他行業,而在我看來,這些行業的根基都是製造業。
保持住我們對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的2.5倍優勢
我們的製造業佔比在25%以上,而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製造業佔比僅為10%左右,這個2.5倍的優勢意味著,即使在經濟總量目前還不如他們的情況下,我們的製造業規模就已經可以實現對他們的超越。
中國本來也處於製造業佔比不斷下滑的局面,但是2018年的中美科技戰,以及2020年的全球疫情兩個黑天鵝事件,對中國製造都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前者刺激大量的資本投入到了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產業,並且在其他戰略行業也大大的刺激了國產化的熱情和需求。
而後者則由於中國很好的控制了疫情,全球出口份額提升,導致製造業產能向中國迴流和聚集。這兩件事都是我們的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需緊抓住製造業這個核心,穩定其佔比,保持住我們的優勢,畢竟這才是以後我們領先世界的基石。
來源|微信公眾號“寧南山”
觀察者網深度財經
講述財經資料背後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