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如今在北方農村,麥收已經結束,很多農民工在幫助家人將小麥曬好收藏後,開始籌劃自己的出門打工之旅。雖然每年都有人說出去打工的農民每年都在減少,但是實際情況不是如此,只能說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或者城中村因為其特有的條件,當地的農民可以就近工作,事實上,農民外出打工仍然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農村進城打工最早從80年代的少量人,到90年代大批次規模化,經過多年的發展,農民工如今已經從農一代發展到了農四代。如今農一代60後很多人已經回村養老,而這兩年很多常年在外的農民工多數都會感覺到,如今不少工地和包工頭對農民工的態度有所轉變,甚至是變得挑剔了。其實這一點包工頭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包工頭對農民工的態度:70後過於精明,80後不安穩,90後是大爺。
包工頭對於農民態度,讓人很是意外,在我們平常印象中,70後雖然已經四十歲,但是也是年富力強的年齡,這個年齡段正好是努力工作的年齡,他們在工地上充當著老師或者領導者的角色,而80後如今已經開始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正是努力奮鬥的時期,而90後剛剛擺脫父母的管制,雖然年紀還小,但是也到了賺錢的年齡。可是為什麼包工頭會說:70後過於精明,80後不安穩,90後是大爺呢?
首先是70後過於精明,70後作為農二代,很多人在工地都工作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了,常年的工作經驗,讓他們對工地上的工作已經瞭如指掌。很多工作他們上手就可以幹,當然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從正是因為他們對工地太過了解,所以他們知道在工地上什麼工作好做,什麼不好做,因此很多70後的農民工,往往在選擇工種上挑肥揀瘦,髒活累活躲著不幹,就做些磨洋工的工作。
而在工資方面,作為老油條的70後,他們知道怎麼提高自己的工資待遇,對於包工頭的套路也有應對之法,很多年輕的包工頭甚至帶不了70後農民組成的工程隊,而且70後農民確實可以做工地任何工種,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的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很多包工頭多70後農民很是頭疼。
其次是80後不安穩。現在80後已經成為社會的頂樑柱,80後的人處在30到40歲人生的黃金年齡,可是80後面臨的問題也不好,比如車貸,房貸,孩子上學花銷,老人的養老等等,這些花銷讓很多80後喘不過氣來。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解決家庭面對的經濟問題,是如今80後面臨的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80後只能透過不斷的跳槽來實現。很多人都會到處打聽哪裡工資高,然後開始跳槽,所以80後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不安穩。但是為了家庭開支他們只能不斷的跳槽,可是如此頻繁的跳槽,對他們的未來並不是好事,與其如此,還不如安心在某個領域深耕下去,我認為這樣更可靠。
最後90後是大爺。90後很多都是家庭的獨生子女,他們從小沒有吃過苦,思想上與城市的人沒有大的區別,他們嚮往自由,率性而為,做事不考慮後果,到了工地上,不願意幹活,就不去,想放假就放假,對工作很是隨意,而且如果包工頭管理嚴格,很多90後就會直接走人。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畢竟如今的90後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這樣的沒有責任的生活態度,讓90後成為大爺一般的存在。
其實包工頭對農民工的態度,歸根究底是因為工地上的原因,很多工地不按時發工資,甚至拖欠農民工資,而農民作為弱勢群裡,只能從工作中積累經驗,而農民工的所作所為也是因此而產生的,大家認為呢?
宣告:本平臺素材均來自網路,如侵權請及時聯絡我們刪除!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