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金錢一直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衣食住行,無一不需要錢財換取。現在,我們生活中更多的是透過微信、支付寶等線上支付進行交易,用紙幣購買商品已經越來越少。但是在古代,能製造出輕便的紙幣代替沉重的銀元、銅板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清朝時期,順治年間、咸豐年間、光緒年間都先後嘗試發行紙幣,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順治年間的順治鈔貫
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由於連年征戰,軍隊花銷巨大,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清朝政府曾經短暫發行過少量“順治鈔貫”,當時,順治時期前後十年,每年發行寶鈔大約十二萬八千貫。“順治鈔貫”在形式上幾乎完全基本沿襲明代的“大明通行寶鈔”,只是在紋飾、圖案以及紙質印刷方面略有不同。“順治鈔貫”也因為和大明寶鈔一樣有著無法兌換的致命弱點和偽鈔盛行、管制混亂而在同治元年迅速貶值成為廢品。
總的來說,順治年間發行紙幣的行為要保守很多,一方面是因為明朝兩代均發行紙幣卻以失敗收尾,作為後來人的順治不敢輕易嘗試也情有可原。另一方面,當時人們對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價值認可度比較高,哪怕印製出來的紙幣也難以短時間成為人們流通使用的貨幣,且當時對紙幣發行、使用的管理都還處於朦朧狀態,所以鈔貫流通了十年便也廢除了。
咸豐年間的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
清朝第二次發行紙鈔已經是兩百年後,當時正值咸豐帝登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耗資巨大的軍費支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讓咸豐帝左支右絀,加之咸豐三年,天災人禍和太平天國等重重壓力讓咸豐皇帝更加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的咸豐皇帝只能開印紙鈔,“大清寶鈔”也就由此誕生。
“大清寶鈔”呈長方形,一般為棉紙印製,藍墨印刷,正面外緣以祥雲紋及波浪紋為底,上有“大清寶鈔”四個字,中間部分豎列“準足制錢壹拾文”、“咸豐年制”及“字第號”等字樣,左右兩邊則寫著“均平出入”、“天下通行”。寶鈔以制錢為單位,面值分別為250文、500文、1000文、2000文等,後來為了更大程度上解決財政不足的問題,甚至還發行了50千文、100千文等面額的紙鈔。
遺憾的是,咸豐年間發行的“大清寶鈔”僅維持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貶值了近百分之三十。加上紙鈔相當於用一堆寫了字的紙向老百姓買東西,卻無法提供任何保證,也不能兌現,沒有人願意接受使用,慢慢地就不再發行了。
咸豐年間,除了朝廷發行的“大清寶鈔”,當時作為銀錢掌管機構的戶部也發行了“戶部官票”,以銀兩為單位,面額有1兩、3兩、5兩以及50兩等。此外,部分地方金融機構還發行了紙鈔,只是接受度普遍不高,流通時間也不長,最後也被迫停止發行。
光緒年間的銀元票和銀兩票
官銀錢號是清代的官方金融組織,道光二十五年內務府在京師設天元、天亨、天利、天貞及西天元等五官銀號,稱五天官號。咸豐三年又在京城內外增設官銀號九家,統稱四乾五宇官號,即乾豫、乾恆、乾豐、乾益、宇升、宇恆、宇泰、宇豐、宇謙。到了光緒時期,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後的十餘年間﹐財政吃緊,加之外國銀行的進入,各地再次掀起設立官銀錢號的高潮,朝廷也設立了戶部銀行,發行以銀元和銀兩為單位的鈔票,稱為“銀元票”和“銀兩票”。
當時,除京城外﹐全國約有十七省相繼在省城及重要府縣設立官銀總號或分號經辦兵餉﹑承兌官票寶鈔。各省官號營業資金的主要來源﹐就是發行通用銀錢票,這些銀錢票種類﹑面額繁雜多樣﹐但直到清末也基本保持著兌換券的性質﹐所以相比順治年間和咸豐年間的紙鈔享有更高信譽。但是這些官銀錢號只承擔了紙鈔的一部分業務,究其根本仍然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私人錢鋪。最後也因為濫發銀錢票引起通貨膨脹而造成市場混亂,各大錢號頻繁擠出。到咸豐末年﹐京師內外各地官銀錢號相繼裁撤。
而我們在電視劇裡見到的錢莊等地方並非發行機構,也不能發行鈔票,只能用信譽做擔保,提供票據到其他地方的同一錢莊換取,相當於民間的信貸產品。
閱讀是最美的時光!
—歷史控—
出品人:歷史君
讀書先讀史
正史、野史,人生、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