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申典啟,實地走訪世界各地,關注全球華人的旅行者。 土耳其第5站,我在伊茲密爾
旅行修行僧安德烈
我今天往伊茲密爾後山爬坡時,見到一個戴眼鏡的老外,我往山上走,他則剛好下山,我讓他幫我拍一張照片。
他先用英語問我來自哪裡,當我說是中國的時候,他竟然也脫口而出(比較標準的中文):“我會一點點中文,以前我學習過中文。我是俄羅斯人”
自從上次在安塔利亞海邊隨機叫一個小哥幫我拍照,小哥隨口說出標準的中文後,這次隨機叫人拍照又是一個會講中文的老外。這導致我產生了俄羅斯人都學過中文的錯覺。
我讓他拍照片的時候,我發現他竟然不太會用手機,問我按哪裡……我說按螢幕裡圓圓的這個鍵,他拍了幾張以後我發現照片的構圖不是特別理想,然後我又讓他多拍幾張……
我們攀談了一會兒,他說他旅行就帶了幾件穿好幾年的換洗衣服,一張紙製地圖,一本書,還有一個老人手機(類似於小靈通那種,只能打電話的),一個很老舊的卡片機,還有一瓶水。
我問他,你沒有谷歌地圖,找路不會很不方便嗎?他說我有紙質地圖,我已經習慣了使用,很方便。
我突然感覺到他這種遊玩也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體驗,30年前的人不都是這麼旅行的麼,沉寂在旅途中,時間不會被太多網際網路的資訊佔據。
這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同時也是一種享受,因為如今資訊爆炸的時代,過度的資訊密度給人類大腦進化史以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導致大量的現代人產生焦慮~當然,也或許是俄羅斯經濟太差
或許我過段時間到某一個國家也學習他這種旅行方式,關掉網際網路一個禮拜,然後我把手機和電腦寄存在當地華人那裡,自己就帶著一個kindle,一本記事本,兩支筆。
因為我感覺到我現在的旅程節奏太快,每天看到的東西是很多,但是同時,我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吸收新的知識。比如說,我已經很久沒有看kindle的書了,或許我可以把節奏放慢一些。
探訪伊茲密爾窮人區
伊茲密爾是一個土耳其最世俗化的城市我們都知道,它位於地中海沿岸,是一個海濱城市。這座城市背山面海,市中心是平坦的平原,但是再往裡走就是一些高山了,在高山上是成片的窮人區。
上圖,從市中心的十字路口往後向山走,就可以看到這片窮人區,我為什麼不說這裡是貧民窟呢,是因為這裡確實不至於像墨西哥貧民窟那樣混亂(墨西哥政府都無法管理)。這裡好歹治安是不錯的,白天走路完全沒問題,只能說是比較貧困的人群居住的地方。
窮人區的坡度很大,所以走路比較傷膝蓋,沿途會看到很多講阿拉伯語的難民,還有裹著全身黑袍的阿拉伯婦女匆匆走過,山上也有很多面板黝黑,穿著像庫爾德族婦女的女性。
整個窮人區,其實不像印度貧民窟,密密麻麻都是人,這裡反而顯得比較空曠,走在路上,沒幾個人在你身邊走過。期間我看到一個老人,用肉身推著他在山下做小吃生意的手推車,每爬坡3分鐘,休息3分鐘……一路到走到山頂……
我看到的整個窮人區基建不太行,路上幾乎看不到任何除了小商店以外的商業場所,同時,似乎城市環衛工人也很少光顧這裡,路邊有遍地垃圾,還有一隻死貓爛在路上很久,散發惡臭……
往山頂走就可以看到更多半拆的房屋,也不知道這裡什麼時候能夠重新修建新的房屋和小區……總感覺破破爛爛缺少規劃。
窮人區-宗教的溫床
抵達山頂的時候,我才發現伊茲密爾的窮人區這麼多……成片成片的,前後面全都是這種排列不整齊,密密麻麻的房子,山頂後山望去就是星羅棋佈的中下層居民區,幾乎佔了整個視野的多數地區。
我在山上看到的婦女全都是覆蓋頭巾,穿著保守的,其中有很多人阿拉伯難民,當然,土耳其本地的婦女也是穿著保守的。
這個情況和前幾天我在土耳其富人區看到的女性完全不同。我還記得我前幾天見的世俗派巴姆曾經說,伊茲密爾這座城市有20%的人口是投票給宗教派政黨的,但是80%的伊茲密爾人還是世俗派的基本盤。
我們可以看到,我所在中下階層區域的人群,絕對是宗教派的票倉。這也不奇怪,伊茲密爾作為世俗派大本營,為啥竟然還有20%的人口投給宗教派,因為底層人口基數非常大,而且出生率不低。
接著,在山腳的清真寺,傳來了響徹這座城市的宣禮聲……一直持續了5分鐘之久,我看到很多男性陸陸續續往清真寺集中,進行禮拜。
這種和世俗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真的神奇,一個國家竟然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又有衝突但是相互又能保持制衡。這讓我想起世俗區晚上街頭林立的酒吧蹦迪聲,喝完酒成群結隊走過的年輕男女,西餐廳西裝革履的世俗派中年男女。
最近我在土耳其,一直在聽土耳其人抱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窮人可能更傾向於透過宗教化的方式去對現狀進行自我麻痺,經濟原因或許也會造成宗教群體日益壯大……
我記得埃及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案例,自從穆巴拉克倒臺後,埃及這個以窮人佔絕對人口比例的國家,窮人手上獲得了選票,第一時間就把穆兄會選上了臺。
惡意主觀歧視和客觀刻板印象,如何做到體面?
看到下面這張照片,你腦海裡第一反應是她想表達什麼?
1、事情經過
下午我路過一間中學,我在錄製自己的影片,周圍的土耳其學生看到我那些攝像機錄製都非常好奇,其中一個男孩初中生跑過來,問我的油管號是多少,FB賬號是多少,非常熱情,但是由於小男孩只會土耳其語,我們幾乎無法完成任何溝通。
接著,後面又來了一群女生也是這個男孩的同學,他們好像也只會土耳其語。這個時候我有點尷尬,為了製造一些共鳴,剛好也可以瞭解一下土耳其中學生群體中韓粉的比例,我就隨機說了BTS。結果這些女生半數以上都很興奮的講起這個韓團組合裡面某幾個成員的名字,紛紛表示她們是韓粉。其中一個女生,她就做了用手指拉開眼皮向上提拉眼角的動作,這個動作在西方是非常忌諱的,會被認作典型的歧視東亞人的標誌動作。(大家先別生氣)
1、結合場景,我沒有感受到不舒服
我看到後,並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反應,因為如果我單單截了這張照片,可能並不能完全詮釋當時的場景。
這個女孩首先是說了韓團某一個成員的名字,接著比了這個動作(似乎是表示她很喜歡這個成員的長相),接著她又比了幾個韓國真人秀常用的手勢,看得出她非常關注韓國流行文化。
無論如何,我並沒有在整個連貫動作中感到任何不適,但我畢竟發了自媒體這麼多年,我知道這個動作肯定會非常敏感,會引起網友的激烈討論。所以即使我沒感覺到不舒服,但是我能感覺到可能別的中國網友會認為這會導致他們不舒服。
2、同個手勢或用詞,不同國家“攻擊”程度不同
我可以舉一個西班牙語chito這個詞的例子,我們都知道西班牙語國家有幾十個,包括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都是西班牙語國家。在2019年我有遊歷這麼多拉美國家時,我寫過我的一個經歷,就是我在古巴的時候,當時街上的人,民宿的老闆娘都見我chnito,接著在西班牙、阿根廷、智利留學的留學生髮來資訊說:“這些人怎麼這麼不禮貌。”“這個是指中國人小jb、平胸……”“這是鄙視你的意思,他們對你不滿,就用這個詞稱呼你小中國鬼子。”
但是巴拿馬和古巴的留學生又給我發來私信“這在中美洲就是中國年輕人的意思”“他們表達親切的稱呼用這個詞。”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同一個詞彙,甚至同一個動作在不同國家都會有不同的含義。其實,人類發展到現在,不同符號、動作、語言是在不斷改變的。所以同一個動作,惡意者用的多了,那麼它就會變成貶義。
3、人類差異存在,但是要體面
我認為歧視或者說刻板印象就是人性,人類是社會型的動物,他需要和很多人交往,但是人的經驗和時間都是有限的,這導致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去了解一個人。刻板印象則是人類生存最佳的技巧,有了刻板形象,你知道了四川人吃辣,上海人吃甜,你可以利用刻板印象去開飯店,十有八九不會錯的。
因為刻板印象就是人類發展到現在能活下來的技巧啊,所以我承認不同國家不同人群是有客觀差異的,不管是文化差異還是人種差異。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把它表現出來,說句通俗的話就是,我不會把我內心的刻板印象表現給比我年輕的人看,讓他不舒服,這是最大的體面,我認為受過基本教育的人都應該保持這種體面。
比如說,去年疫情剛爆發時候,你看到一箇中國面孔,然後當著他的面捂住鼻子,這是非常不體面的行為,因為你讓他感受到了他明確的被冒犯,你讓他感覺不舒服。但是,如果這個老外看到了中國面孔,他確實很擔心自己會受到感染,雖然他醫學知識全無,也不是真正瞭解疫情情況,他體面的做法是稍微保持社交距離,然後在對方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悄悄離開,這是體面的人能做到的事。
回到這個姑娘,這位姑娘可能她做這個動作完全是無意識的行為,並不存在惡意。但是確實她做這個手勢也是不體面的行為,有可能是這裡亞洲人太少,所以這裡並沒有這個忌諱,也有可能是她太年輕,並沒有瞭解這個手勢在全球其他地方已經貶義化,所以只能歸結於她對這方面瞭解的知識太少。
總之,我的理解就是,體面的人能夠做到承認對這個世界客觀的差異,而不是政治正確那一套,同時,在生活中做到體面,不會刻意讓別人感受到不舒服。
這不僅體現在不同文化體的交往,不同地域的交往,不同職業的交往,不同階層的交往,你在所有這些交往過程中是需要做到體面的。
END
明天我會離開伊茲密爾,
前往安卡拉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