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固關的嚮往之情,由來已久矣。多少年曾夢想登上固關長城,摸一摸那承載歷史風霜雪雨的古城牆,走一走那歷經千年歲月磨礪的古驛道,卻一直未能如願。
今年端午期間,終於得以閒暇,隨親友鄰里到固關體驗了一把關城古道的魅力。
初夏時節,山色青青,和風習習。從平定城驅車不到半小時,下了高速來個迂迴,就到了固關風景名勝區入口。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座足有二十米的高大城樓,城門上方,兩層重簷歇山頂關樓紅柱灰瓦,古樸莊重,與遠處綿延的山巒、蜿蜒的長城渾然一體,蔚為壯觀。近看,由明代進士王世翹題書的“固關”兩個大字圓潤方正,器宇不凡。左前方,百尺危崖之上有飛瀑直流而下,注入流水潺潺的護城河;建於半山的西峰寺建築群,紅牆金頂,層層疊疊,遠遠望去,好似懸在空中的海市蜃樓。
經濟昆橋過護城河,始進入固關關隘。入了城門即置身甕城之中。固關甕城高約六米、寬約三四米、長約百米,呈狹長狀,弧線形。甕城又稱月城,通常用於監視行人、車輛和加強防禦,作戰時更可發揮“甕中捉鱉”之功用。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固關甕城古道車轍深深,最深處足有一尺,一塊塊被磨礪得光滑蹭亮、凹凸不平的路基石,見證著固關關隘昔日的繁華,訴說著過往歲月的風雨滄桑。
甕城的盡頭是東門城樓,城樓上方鑲嵌著一塊書有“驛道”二字的匾額。想當年,固關扼守晉冀咽喉,既是歷代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又是進入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還是守衛北京的重要防線。曾為“先秦九塞、太行八徑、京西四大名關”之一的固關,在古中國交通史、戰爭史、文明史上均佔有重要地位,書寫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登上關樓,可見分別向西、向南延伸的兩端古長城依青山逶迤,如巨龍盤臥,堞樓、藥樓、炮臺、烽火臺依依入眼。自此西行,即來到與太舊高速交叉的長城跨橋之上,數門明代鑄造的鐵炮,像忠於職守計程車兵,默默守護著古老的關城。只是眼前的景象早已今非昔比,上面是承載千年歷史、歷經血雨腥風的巍巍古關城,底下則是車輛川流不息、代表現代文明的高速公路。置身於此,觀古道與太舊共舞,感歷史與現實交匯,不由產生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據考證,固關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屬於古中山國長城,比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的萬里長城早155年,是我國唯一現存保留比較完整的石砌長城。公元1373年,建立大明不久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即下令將固關一帶的中山長城、北齊長城進行修復,設定關城,駐兵把守。萬曆年間,明王朝又對關城進行復修,城內建立三座衙門,奠定了固關在明清時期 “京畿藩屏”的重要地位。
沿長城拾階而上,愈向上攀爬視野愈開闊。繞過古韻悠悠的西峰寺,爬至半山腰,已是氣喘吁吁,想稍事休整,卻不敢久留。固關長城的這一段臺階大概是我見過的坡度最大的臺階了,其陡峭艱險非同尋常,站在此處向前望去,最高處的那座敵樓高聳入雲,可望而不可及,轉過身居高臨下,猶如懸於危崖,禁不住頭暈目眩。
稍作休憩,繼續行進。途中,不禁想起當年修築者肩扛手挑運送磚石該是怎樣的艱辛不易。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終於咬牙登臨長城最高點的一座敵臺前。立於此處,放眼眺望,山川形勝,關城風姿,一覽無遺。古長城以其虎踞龍盤的雄姿,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嶺之中,向下望去,坐落在兩山之間川底的固關關隘全貌盡收眼底。
站在古長城的制高點,回望千年歷史煙雲,曾經的帝王將相、繁華喧囂、金戈鐵馬早已湮沒在歲月的塵埃中。然置身於此,撫今追昔,彷彿依舊能夠聽見車水馬龍、狼煙四起、戰馬廝殺、群雄逐鹿的歷史迴響,一幅幅穿越時空的畫面逐一在腦海浮現。
我彷彿看到:公元前210年,李斯、趙高挾巡遊途中病亡的秦始皇歸屍咸陽時的惶惶車轍;公元前204年,漢將韓信以不到3萬的劣勢兵力,背水列陣,奇襲趙營,一舉殲滅號稱20萬的趙軍,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創造了有利的戰略態勢;唐至德元年,郭子儀由此出固關,下河北,平定安史之亂,為唐王朝安定統一立下赫赫戰功;公元1124年,抗金名將岳飛由相州經此入河東路平定軍投戎,十幾年間身經百戰、所向披靡、位居將相,書寫了忠君愛國、波瀾壯闊的傳奇一生;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率部攻破太原,欲直搗北京,行至固關,幾攻不下,不由發出了“此關易守難攻,固若金湯,插翅難飛”的感嘆;1703年,雄才大略的清康熙皇帝,西巡後留下《過固關》著名詩篇,詩曰:“鳥道入雲中,風光塞漠同。人依險地立,城自越山叢。俗樸觀民舍,才多壯士雄。芹泉連冀北,回首指青驄。”至於韓愈、司馬光、韓琦、元好問、王士翹、于成龍、祁雋藻、孔尚任等大家名士,也都曾在此留下墨寶佳作,為千年古關留下珍貴的文化記憶。
到了家國蒙難、戰火紛飛的近代,作為晉冀要衝、山西東大門的固關以其獨有的戰略地位書寫了保衛國土、抵禦外侵的壯烈詩篇。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大同守將劉光才奉命組建忠毅軍開赴山西、河北交界,駐紮固關、微水一帶,抵禦八國聯軍進犯山西。次年初,法軍馬步大隊和炮兵進攻井陘,劉光才據險堵截,法軍暫退。4月,法德聯軍集結三路向固關、娘子關進犯,劉光才率忠毅軍堅守陣地、拼死抗敵,血戰固關,打死打傷來犯之敵1800多人,是近代中國抗擊外侵斃敵人數最多的一次戰鬥,有力阻止了無惡不作的八國聯軍進入山西腹地。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進攻駐紮在河北井陘的中國守軍,妄圖以此叩開山西東大門。我西北軍、川軍、八路軍、晉綏軍等中國軍隊和民眾團結一心,奮起抗擊,在娘子關、固關一帶與裝備優勢明顯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搏鬥,在20多天的激烈戰鬥中,國共兩黨抗日軍隊死傷兩萬七千多人,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中國軍民抗擊法西斯侵略者極為壯烈的一頁。如今,在固關長城景區建有娘子關保衛戰紀念碑和紀念館,成為人們瞭解這段歷史、瞻仰祭奠先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不息,歷史遺蹟的儲存更為不易,特別是固關這樣的軍事要衝、戰略要地。千百年來,風雨侵蝕,屢遭戰亂,幾經劫火,加之近現代修築公路造成的損壞,至上世紀末,曾經威震四方的千年古長城已是破敗不堪。然物難敵歲月滄桑,人卻得以生生不息。據瞭解,現今居住在長城腳下的新關村村民,幾乎都是當年守關將士的後代,自明代以來的幾百年間,是他們子承父業,代代相傳,永久駐留,陪伴守護著古關城。自1998年始,在上級的支援下,為恢復古長城風采,僅600多口人的新關村幹群一致,眾志成城,婦孺齊上陣,簞食壺漿,不畏艱險,聚沙成塔,靠投義務工和自願捐款,相繼修復了固關南北兩端數千米古長城和哨臺、敵臺、堞樓、藥樓、關門、西峰寺、307國道跨路橋、太舊高速公路跨路橋、再現昔日雄關古道風采,使"有小八達嶺之風韻"的固關長城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太行之巔,為山西東大門增添了這道靚麗的風景線。
下了敵臺再往西走便是野長城了,由於戰爭、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城牆已是殘垣斷壁,亂石堆砌,雜草叢生,與修復好的這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想當年,正是這樣一段長城,縱貫山西恆山,順著太行山南下,經龍泉、倒馬、娘子關、井陘直插邢臺黃澤關以南的明水嶺大嶺口,構成了500多里的戍邊防線。
憶往昔,看今朝,不由感慨萬千。長城,自古以來作為一種軍事防禦工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修築歷史。一段段長城,如一條條巨龍,綿延起伏於神州大地的崇山峻嶺間。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蹟,也是我們這個民族勤勞智慧、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象徵,已然成為中華兒女的精神圖騰。固關長城,作為萬里長城的一部分,作為我國唯一保留比較完整的現存石砌古長城,特別是作為連線西北與中原的通衢要道、軍事要塞,在幾千年中華文明史、戰爭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其軍事價值不言而喻。無論是古中山國時的初建,還是大明時的重修,就修築長城的初衷來講,一定是保衛、禦敵和戰爭的需要。固關的“固”字,既是取自“固若金湯”之意。然而,數千年來,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打打殺殺,還是勞苦大眾不堪忍受統治階級壓迫的奮起抗爭,一時的成敗終究難以阻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正如侯詎望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言:“最堅固的工事,最銳利的武器,最頂用的防守大概是政治的清明,人民的團結,生活的信心”、“人心所向才是防禦敵人的銅牆鐵壁!”
青山巍峨,長城蜿蜒。原路返回,目之所及,已非初來時的風景。城牆上的 每一塊青磚,都彷彿成了有靈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