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幾年的集郵環境及形勢,郵政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新郵發行減量等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激發了集郵者的熱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些舉措令郵人感到非常遺憾。
其一,新郵預訂不放開。新郵預訂仍區分老訂戶和新訂戶,新訂戶只能預訂年冊,別說是大版、小版、郵資封片不能直接預訂,就是新郵套票也幾乎沒有多餘的份額供應,呈現出新郵緊張、供不應求的現象。
其二,特供郵品供應少。郵政部門採取的特供郵品搖號銷售的辦法初衷是好的,雖然給了郵人平等平價購買郵品的機會,但供應的數量過少,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得到,而大部分人要想擁有,就只有去市場高價購買或購買那些高價的產品冊了。如1萬本的《五牛圖》大本票,有50多萬人參與搖號,中籤率之低可想而知。
其三,新郵零售時間短。除預訂之外,每套新郵在每個集郵視窗還有一定的零售,從去年起還採取了集郵網廳預售(自提)與網點零售相結合的辦法,也大大方便了郵人。但在實際零售數量並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往往是一些題材較好的郵票在網廳預售時被瞬間搶光,而網點零售又有很多人排隊而難以滿足需求,更無法保證有充足的新郵去製作首日封片,影響部分鐵桿郵迷的積極性。還有一些新郵在首日供應緊張,過後又出現市價打折再無人問津的現象,這就更讓人匪夷所思了。
其四,破版銷售惹人怨。郵人喜歡收藏全張票(大版票),但零售的新郵均已破版,雖然也有少量在網廳公開銷售,但基本都是“秒殺”,而緊俏的郵品大多放在了包裝好的產品冊內出售,且價格不菲。大多數郵人對此牢騷滿腹。
筆者認為,發展集郵事業,要考慮郵人的意見和呼聲。既然郵人有需求,就要充足供應。如果能夠實事求是地估算全國集郵人數,合理確定發行量,敞開新郵預訂,集郵視窗在半年銷售期內敞開供應,特供郵品提前宣傳,隨意預訂,郵政部門根據需求印製、生產,這樣既有收益,郵人也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楊照東
來源:中國集郵報(郵發代號:1—164)
如果覺得我們的文章對大家有幫助,請關注、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