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包漿”這個詞是在看馬未都的一期節目中知道的,他講道:包漿,一詞出自清代古玩商之口,《儒林外史》就有描述。最初是指軟性材料,比如說紙,到後來延伸到竹木牙雕硬中帶軟的材料,這類東西放久了會形成一層氧化保護膜,時間越久色澤越美。再後來,包漿又傳染至金屬玉石等最硬的材料上,由於這類材料很難自然生成包漿,人為幫忙出包漿時稱之為“盤”。這裡所說的包漿是傳世器物上的包漿,那麼出土高古玉器上的包漿是怎麼回事呢?
我對出土古玉包漿的認識是在一次觀察博物館高古玉器的時候,當時蹲下身子,突然看到黑褐色的玉器的表面呈綢緞般的光澤,顆粒狀的小光圈跳躍著,泛七彩的光暈。當時只感覺到非常好看,沒想到這是包漿的光澤。
一、包漿的形成
1、二個過程
簡單地說,古玉在地下要經過二個緩慢過程,一個是“失”,另外一個是“得”,也就是風化淋濾階段和滲透膠結階段,風化淋濾是“失”的過程,古玉中的可溶性物質溶解並帶出,使得古玉晶體間的結合力降低,結構變得松馳,形成晶微孔隙,這是由表及裡進行的;經過風化淋濾階段後,含有矽、鋁、鐵等元素的土壤膠體溶液滲入微孔隙膠結,這是“得”的一個過程,二個過程相互作用
2、包漿形成
滲透膠結也是從外向裡的,膠體溶液的膠結,可能會堵塞微孔隙通道,於是在玉器的表面在滲透膠結過程中滲透充填了大量壤液中的含有矽、鋁、鐵等元素的膠體溶液,膠體溶液膠結後而變得相對緻密、堅硬,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和透明度的膜層,這個膜層,就是包漿。
二、包漿的視覺反應—光澤
矽是明亮的非金屬元素,鋁和鐵是具有一定亮度的金屬元素。包漿中的矽、鋁、鐵是以氧化形態存在,且包漿是透明的,包漿下面的玉經過打磨拋光後會形成一定的光澤,古玉的光澤是古玉本身和包漿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光澤。古玉本身的光澤受玉質本身和打磨拋光的影響,也就是說同一件玉器,打磨拋光不一樣呈現的包漿光澤是不一樣的。
1、玻璃光澤和蠟質光澤
圖1 西漢 三色瑪瑙劍璏側面 圖片來源《解密古代天珠》
圖2 西漢 三色瑪瑙劍璏背面 圖片來源《解密古代天珠》
圖1、圖2是同一件器物,圖1是側面照片,經過精細打磨拋光,呈現出“玻璃包漿”,圖2是背面照片,未經過精細的打磨拋光,呈現出蠟質光澤。
圖3 戰國 蒲紋玉璧 安徽文物考古所藏
這件蒲紋玉璧,材質為和田白玉,玉質細膩,拋光精細,打磨精良。在地下環境下,有一部分在風化淋濾作用下晶體剝落,有一部膠結滲透黑色的物質呈現黑色的水銀沁,不論在剝落的地方、水銀沁的地方還是在玉質儲存比較好的地方,表面都形成一層玻璃光澤的包漿。
圖4 商代 玉蟬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這件玉蟬材質細膩,打磨拋光精細,通體呈牙白,常說的雞骨白,表面光澤柔和,呈現出蠟質狀光澤。
2、金屬光澤
圖5 商代晚期至西周 玉璋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這件玉璋,玉質細膩,打磨拋光精細,雖為殘器,但做工精良,線條刻畫剛勁有力,只看表面,像是鋼刀一樣泛著金屬光澤。
圖6 商代晚期至西周 玉璋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這件玉璋,玉質細膩,打磨拋光精細。表面雖有紅色的沁,但難以掩蓋下面強烈的金屬光澤。
4、綢緞光澤
圖7 商代晚期至西周 有領玉璧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這件有領玉璧,玉質細膩,打磨拋光精細,整體器物表面看不到剝落,所呈現出的光澤如綢緞般柔和。
5、油脂光澤
圖8 齊家文化 未加工好的半成品 甘肅省博物館藏
這件玉器材質為甘肅閃石玉,屬透閃石玉,玉質顆粒較細,兩端經過加工,中間未經過處理,在地下環境下,形成一層包漿,呈現出油脂光澤。
三、影響古玉包漿的因素
一件出土高古玉器,其包漿的薄厚,透明度,呈現的光澤與古玉本身的材質和其生產期間的打磨拋光有直接的關係,與地下環境壤液膠體中矽、鋁、鐵元素的含量有關,也與地下埋藏的時間長短有關。
四、出土高古玉器的特例:“缺失包漿”理解
書中“需要注意的是,倘若古玉器在埋藏過程中與土壤隔絕,得不到壤液膠體的滲入,則可能導致區域性出現缺失包漿的情況”是比較難以理解,不和土壤直接接觸,但是也有水蒸氣,現實中,傳世的瓷器、玉器等,在空氣中也會生成包漿,包漿也不會缺失。但是當我想起,在《古瓷鑑定基礎理論》中有個例子,就是一個元青花梅瓶的底,其圈足和底部呈明顯的不同狀態。
圖9 元代瓷器底 圖片來源:古瓷鑑定基礎理論影片截圖
圈足與土壤直接接觸,底部與土壤不直接接觸,圈足有包漿,給人一種油潤感,而底部無釉部分只有幹老感。
作為一個古玩愛好者,古玩的小學生,認識肯定有不足和錯誤,希望專家老師朋友們批評指正。
參考資料:
1、巫新華 戴君彥著 《解密古代天珠》 ;
2、李輝炳 《古瓷鑑定基礎理論》 。
來源:民俗文化大觀
宣告: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