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這件事,似乎離中國考生有些遙遠。
畢竟,但凡正經一點的考試場合,都配備了金屬探測儀、訊號遮蔽器和影片監控三座大山,足夠讓大部分學渣退避三舍。
不過,在另一個人口大國,情況卻截然不同。
自備小抄只是基礎技能 ——
藏對地方才是關鍵 ——
偶爾需要場外助攻 ——
大波援軍正在前往現場支援 ——
在印度,作弊早已發展為一種心照不宣的繁榮產業。且正如《天才槍手》所說 ——
“會作弊,才是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正當的賄賂,是印度特產
17歲的魯比·拉伊沒想到,有關“高考狀元”的美譽,只在她身上持續了三個月。
在印度,十二年級畢業考試是通往大學的必要途徑,重要程度堪比中國高考。而拉伊在這場考試中打敗了超100萬名考生,勇奪比哈爾邦的文科第一名。
得此殊榮的拉伊,無疑是全村的驕傲 —— 如果她沒有在後續電視臺採訪中,拼錯“政治學”這個單詞的話。
更離譜的是,拉伊不僅拼錯“政治學”,還向記者表示這是一門有關烹飪的學科。
這種比“不識知網”更低階的錯誤,驚呆了印度吃瓜群眾。當地考試委員會立刻採取行動,要求拉伊參加複試,以證明自己的成績。
不幸的是,她在複試中沒有答對任何一道題目,並表示把學過的內容“忘光了”。
拉伊隨即遭到逮捕。與她一同接受調查的,還有比哈爾邦的“理科狀元”薩拉布·施雷施塔哈。
這位同學也在採訪中送出了人頭,表示水和H2O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拉伊在調查中向警方坦言,自己只是個農村女孩,只求透過考試,沒想到校長親戚用力過猛,一不小心把她變成了狀元。
儘管警方逮捕了大批嫌疑人,卻無法阻止鋪天蓋地的質疑聲。
本地媒體稱,這種隔靴搔癢的處罰,“根本無法阻止印度教育體系的整體腐敗”。
事實的確如此。在印度,每年都有數千名考生因作弊被開除 —— 還僅僅是“不幸被發現”的冰山一角。
早在2015年,一張來自比哈爾邦的作弊照片,震驚了世界 —— 教室內部,學生們正在進行十年級標準公共考試(≈中考);教室外,父母們扎堆爬上牆壁,透過窗戶往裡面遞小抄。
2015年比哈爾邦作弊現場,事發後共有300多人被捕,700多名學生被開除
位於印度東北部的比哈爾邦,是全國最落後的地區之一。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只能用最樸素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取高分。
“印度85%的學校位於農村,因此作弊難以監控。”
在另一些經濟更發達的地區,作弊手段就更先進了。
BBC記者曾在印度購買一件“作弊裝”:普通的黑背心裡,縫著微型麥克風和訊號接收器,搭配隱形藍芽耳機使用,可以幫助學子在考試中下筆如有神。
類似的產品數不勝數,還可以安在任何一個隱秘的地方,領帶、手錶、眼鏡……甚至內褲裡。
更有“無私”的網友編寫了《黃金作弊指南》,供新人學習領會:
1、良好的開端至關重要 —— 在髮捲時做好一切準備;
2、不要與考官眼神交流 —— 內疚的表情會使你得到額外關注;
3、及時毀屍滅跡 —— 把紙條吞下,或是借上廁所的機會把裝置衝到馬桶裡;
4、千萬不要有心理負擔 —— 欺騙是成功的開始。
在印度,“作弊”早已成為一門龐大而成熟的灰色產業,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比如在某些邦,學生只要找對門路,就能花上500英鎊,換一個及格分數。分越高,價格越貴。
此外,還有抄答案、洩露試卷、冒充學生、賄賂工作人員等層出不窮的手段,總有一款適合你。
為了從根源上杜絕作弊,印度徵兵考試要求學生只穿一條內褲進行考試。
在不同級別的作弊方式中,試卷洩露是牽連最廣、後果最嚴重的一種。
2018年,印度10年級數學試卷(≈中考)和12年級經濟學試卷(≈高考)遭到洩露,在WhatsApp(≈微信)上傳播。
為了彌補損失,印度政府在調查之餘,還取消了相關的考試成績 —— 這也意味著,280萬印度考生需要重新參加考試。
“280萬學生重新考試!開什麼國際玩笑?”
反對黨主席胡爾·甘地在社交媒體上直接開噴。
為防止作弊,印度喀拉拉邦的全國資格入學考試中,女生被要求脫去鋼圈內衣。
15歲的東德里學生考爾,便是此次試卷洩露的受害者,她被迫在一個月考兩次數學。
“這簡直是精神上的折磨。”
考爾曾經沒日沒夜地學習,如今努力都付諸東流了。更令她擔憂的,是教育體制的腐敗。“我擔心作弊者會表現得比我更好。”
那些勤勤懇懇複習的好學生,終將因為別人的不道德行為而受損,而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加入到作弊者當中。
“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作弊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
2018年,印度比哈爾邦採取最嚴防作弊措施,在考場安裝5萬個攝影頭,最終導致110萬考生棄考。《梨影片》截圖
一切正如作家格里高利·羅伯茲在《項塔蘭》中所寫 ——
“印度是公開的,印度是坦率的。不正當的賄賂,每個國家都一樣;而正當的賄賂,是印度的特產。”
窮人瘋狂作弊,中產拿命補習
在激烈競爭的印度,作弊並非長久之計。還有一部分中產家庭,選擇把他們的小孩送進“印度毛坦廠” —— 科塔。
科塔位於拉賈斯坦邦,面積202平方公里,擁有超過一百家補習機構。每年約有15萬名學生從印度各地趕來,只為考取理想的大學。
科塔補習班的教學方法,不外乎死記硬背。老師不會幫助學生理解某條定理,僅僅是用英語重複它的定義三次。
來到科塔的第一年,米斯拉每天至少花16個小時在學習上。他住在一個沒有電視和電腦的小房間裡,牆上貼滿了運動學筆記。
“物理學是我最初也是最後的女朋友”,這位17歲男孩說道。
每一天,科塔學生需要在近乎真空的環境下學習14到16個小時。每三週進行一次測試,成績及排名都會公開,並毫無保留地同步給家長。
“當朋友的分數比我高時,我就會很難受”,米斯拉補充。
科塔的一家補習班廣告。2017年印度聯合入學考試(JEE)中,該補習班有29名學生進入前500名。
高壓之下,許多學生開始心理扭曲。為了解壓,有人嗑藥,有人霸凌,還有人患上了性癮。
最激烈的那群學生,選擇告別這個世界 —— 僅在2018年,就有19名學生在科塔自殺。
為了緩解科塔自殺潮,專家們提了一些建議,比如減輕課業壓力或僱傭心理諮詢師。但顯然,意見沒有被採納。
幾則負面新聞,無法撼動科塔的教學地位,這裡依然是許多印度學生的夢想之地。
實踐證明,科塔遵循的填鴨式教育確實有效。每年印度理工學院的錄取名單上,來自科塔補習班的考生總能佔據前列。
印度理工學院是世界最強理工院校之一,圖為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印度理工學院演講。
顯著的成效背後是不菲的收費。
“每個學生都是一堆盧比”,一位來自科塔的補習教師如此形容。
在科塔,一年的補習班課程費用約為1500至2000美元。此外,學生還需要支付每年至少2000美元的住宿費,以及普通高中的學費。
在一個人均年收入約為1250美元的國家,這無疑是一筆鉅款。
然而,印度家長們很樂意為孩子的未來買單。只要他們能考上工學院或醫學院,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生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這樣一段臺詞 ——
“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
生於印度,跑贏3億個精子只是開始。
假如一個印度小孩足夠幸運,生於經濟寬裕的家庭,併入讀私立學校,那麼他的起跑線將推至全印度的前20%。
印度教育體系中,分公立和私立兩種學校。近80%的學生會因為交不起私立學校的費用,進入公立學校。
在過去幾年,印度教育支出在GDP的佔比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從3%下降到了2.9%。(在中國,這一數字則在4.1%左右浮動。)
沒錢導致的問題是致命的 —— 公立學校師資匱乏,教師經常缺席;國家委員會編寫的教科書質量很差;一些鄉村學校甚至常常斷水斷電。
在這樣的環境下,跑贏私立學校幾乎是天方夜譚。
印度電影《起跑線》中,主人公夫婦放棄了舒適的中產生活,搬進貧民窟,只為把女兒送進最好的私立幼兒園。
每一年,印度約有1000萬名考生從高中畢業,其中,只有三分之一能順利進入大學。
因此,對許多就讀公立學校的考生而言,被淘汰的命運早已埋下伏筆。
即便如此,考試,依然是許多印度年輕人跨越階級唯一的希望。連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也不得不在學歷面前退讓一二。
“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會成為新的上層種姓。”
一張大學文憑背後,承載了一個年輕人,甚至一整個家庭的期許 ——
假如考進了工程學院或醫學院,就能躋身中產階級,甚至移民發達國家;考不上的話,只能淪為無組織部門的臨時工,隨時面臨被掃地出門的風險。
印度經濟增速高達7%,主要靠金融、IT行業拉動,然而,青年失業率也高達18.1%。
當然,即使僥倖進入了大學,光明的未來也非唾手可得。
由於作弊氾濫、填鴨補習與稽核鬆懈,印度學位的含金量正在遭受質疑。國外僱主們時常抱怨自己招不到優秀的員工。
“平均而言,只有25%的工科畢業生能夠滿足IT行業的要求,你可以想象教育資源浪費的程度。”
不過,對那些選擇補習或作弊的考生而言,這都是讀大學之後的事了 —— 當下唯一要緊的,是別讓自己中途就滑出跑道。
蘇尼塔花費了16000盧比,幫助兒子在期末考試中獲得答案。這位母親堅持道:
“這不是作弊,這是一條出路。”
“我們正在創造一個不公平的社會。”
不難預見,這一系列教育體制內的舞弊行為,終將影響的,是印度的未來。
印度前公務員Gowda表示,加強監管只是權宜之計,唯一根治的方法,是教育體制的徹底改革 —— 加大對公立學校的資金投入,提高教師薪資等。
然而,大刀闊斧的改革需要時間,傷害卻一直在持續。
2019年4月,超過20名特倫甘納邦的學生選擇自殺,因為他們在十二年級考試中沒有拿到理想的分數。
一週過後,政府承認,用於評分的評估系統出現了“技術故障”,導致“一些優秀的學生在某些科目上僅獲得了5或10分。有的學生儘管參加了考試,最終結果卻顯示缺席。”
儘管政府表示會考生的成績重新評估,但顯然,只有那些活下來的學生,才能擁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