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陝西武功,置縣史逾2370年,因彰顯武王伐紂之功而得名。《詩經》中亦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的記載。
武功古城東門的“教稼臺”,號稱中國八大名臺之一,相傳是農耕始祖后稷教民稼穡的場所,被譽為中國農業的發祥聖地。當年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選址武功,則有傳承光大之意。
如今,在這個面積僅400平方公里的袖珍小縣,每天約有15萬單生鮮乾果透過電商網路銷往全國各地。其中,佔據“半壁江山”的是新疆瓜果,銷售額佔全疆農產品電商的兩成左右。
“買西北,賣全國。”這個澤被千年的“教稼聖地”,已練就一身電商“新功夫”:在淘寶農產品電商50強縣榜單中,武功位列全國第五、西北第一。
“水果大王”怕“差評” 揹著訂單出新疆
駛出G30連霍高速公路武功收費站,迎面就是佔地650畝的武功縣電子商務產業園(以下簡稱“電商園”)。臨街的黃色圍牆上,刷著“打造西北電子商務第一縣”等紅色大標語。
秋日明媚的陽光,照進陝西美農網路科技公司(以下簡稱“美農”)會議室裡。公司創始人李春望回憶說,要不是自家淘寶店“差評”日漸增多,10年前他也不會走出新疆。
2008年,由上海一家公司派駐克拉瑪依做專案的李春望,為充實日常空閒時間,開起了專賣新疆乾果的淘寶店。
3年後,他租下一整條街的倉庫,裡面堆滿了庫爾勒香梨、吐魯番葡萄、和田紅棗、哈密瓜等新疆特產,每月發貨20多萬單,銷售額進入淘寶食品電商全國前十。
這個辭職做電商的安徽小夥,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果大王”。
由於從新疆到內地路途遙遠,物流慢,運費貴,應季瓜果儲運難度大。有時趕上惡劣天氣,一個星期都運不出貨來。
“不光生鮮配送時限無法保證,平均一單運費比外地貴4塊錢,一個月得多付80多萬元。”為了徹底改變消費者的“差評”體驗,李春望權衡再三,決定揹著訂單出新疆。
2011年“雙11”前,他帶著一個夥伴直奔西安,打算以這座西北中心城市為“橋頭堡”,突破新疆農產品電商的瓶頸。從租房子、找倉庫到接單發貨,他們前後只用了3天。
果然,李春望很快就嚐到了甜頭:不僅“差評”驟減,運費也比原來便宜一半。一批新疆農產品電商聞訊而來。
由於這些電商駐地和倉儲多在城中村,隨著業務規模擴大,交通、環境和管理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2013年,西安市二環內限行貨車,他們只好把一趟拉幾千單的大貨車,換成拉兩三百單的小金盃,搞得那些發貨量大的商家,一天到晚都像螞蟻搬家一樣忙碌。
糟心事遠不止這些。美農公司的張寧記得,駐地有個電工耍酒瘋,三番兩次拉閘停電,一直沒人管,企業只能吃啞巴虧。
人地兩生,又賣土特產,遭遇吃拿卡要的事情也不少。“開頭要點就給點,沒想到越要越多。”一位叫馬慧的新疆農產品電商吐槽道。
做生意就要精打細算。為尋找更合適的落腳點,有人去了西安近郊的周至,有人到了寶雞眉縣,李春望則選中咸陽武功。
2014年3月,美農成為武功電商園首家入園企業,還帶來每天8000多訂單。幾個月前,李春望來考察時受到縣領導隆重接待,雙方一拍即合。這讓他從長著荒草的園區中看到希望。
當時,武功已經提出“打造西北電商第一縣”的目標。時任武功縣副縣長的孔睿還記得,2013年底,縣裡首次召開發展電商會議,參會的全都是傳統企業。
“本地沒有電商企業,可以說是從零起步。”他解釋說。
2015年,馬慧等新疆農產品電商從西安及周邊跟了過來,引得武漢、九江、太倉等地30多家新疆電商,也紛紛來武功“安營紮寨”。
“鍋爐城”變“橋頭堡” 逆襲成為電商首選地
武功電商園前身是工業產業園,透過園區一些破舊廠房斑駁的外牆,依稀還能感受到當年產業興旺的景象。
近年來,曾以“西北鍋爐城”著稱的武功,在傳統燃煤鍋爐向新型環保鍋爐產業升級中落伍後,又提出建設西部最大鋼結構產業聚集區的轉型目標,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而打造西北電商第一縣的雄心背後,正是武功人產業突圍的覺醒:進入電子商務時代,區位已變成它最大的發展優勢。
“武功接近中國版圖的中心,境內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國道京昆線等道路縱橫交錯,距離西安咸陽機場僅40多分鐘車程。”武功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王雷透露,解決農產品“買難賣難”的增收難題,正是當地發展電子商務的初衷。
至於“從新疆直髮其他省份,光物流就得花五六天,而到武功只要一天,再有兩三天就能到全國各地”的“橋頭堡”優勢,則是李春望們落地後的見證。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武功42萬畝耕地中,超過一半是商品糧基地,可供二、三產業發展的土地本就不多。
“縣財政沒錢,電商繳稅少,倉儲佔地又大。”當地一些幹部對發展電商起初並不看好,認為電商“富民不強縣”。還有人私下議論,政府搞電商是不務正業。
從2014年開始,這個經濟總量排在咸陽市中下游、財政收入才1個多億的“窮縣”,每年竟拿出1000萬元支援電商發展,有些反對聲音並不難理解。
誰也沒想到,不到8年時間,武功就已聚集368家電商企業、40多家物流公司,電商銷售額從2014年的3.6億元增加到去年的46.18億元,對GDP貢獻率超過10%。
產業聚集帶來的變化,轉變了很多人的看法。原本不知電商為何物的老百姓,看到蘋果和獼猴桃都被賣掉了,也開始支援電商。2016年前後,發展電商就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
“現在農產品電商出疆,武功成了首選地。”張寧告訴記者,武功三分之一的電商來自新疆,經銷的農產品一半產自新疆。
武功吸引電商的優勢並不限於區位,當地物流費比西安還便宜,相當於江浙滬包郵區的價格。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3公斤以內2.3元、1公斤以內1.6元。”
“更重要的,政府重視我們這些小螞蚱一樣的電商。從招商、入駐到生產,武功都有專人一對一帶著企業跑流程。”馬慧補充道。
說起營商環境,李春望的體會更深。2015年,為了降低成本,美農打算更換快遞公司,對方心生不滿,僱傭一些社會閒散人員到工廠滋事。
“本以為這是一件棘手的麻煩事兒,沒想到當地政府依法處理,乾淨利落。”李春望回憶道。
“武功日均發貨15萬單。旺季時,乾果最多16萬單,鮮果最多22萬單。這麼大的集散能力,在西北縣域找不著第二家。”武功縣委常委、副縣長王葉臣驕傲地亮出這些數字。
隨著電商“朋友圈”越來越大,武功並不滿足於僅僅當個電商集散地,紙箱、泡沫等配套加工企業,也都順“鏈”而來。在產業園一角,李春望投資上億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已在建設中。
張寧記得,美農剛來那年招40個工人,不到一週就有180人報名。當時日均工資40元,現在已漲到3倍多,但同樣招40個人要花上一個月。
目前,武功電商帶動5萬多人就業,相當於縣城人口總數。一些返鄉農民工也在電商園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收入三四千元,還能照顧家,就不願出去了。”從深圳返鄉生娃的譚沛說。
“如果電商幹不好,政府要挨群眾的罵。”王雷補充道。
同臺競技“新賽道” 拼的是供應鏈和品控
作為入行20多年的“老江湖”,馬慧還沒弄明白抖音電商是咋回事,網店銷售額竟已從2億多元掉到8000多萬元。
“我家的天貓店流量少了三分之二,都被抖音瓜分走了。”她專程去西安參加抖音培訓,感覺光講理論缺少實操,並不解渴。
相比之下,入行才6年的羅勇戰,卻吃到了抖音電商的第一波紅利。儘管一年銷售額才2000多萬元,卻讓馬慧羨慕不已了。
2019年,直播電商走入大眾視野,被很多人稱為“直播電商元年”。這一年,29歲的羅勇戰從新疆來到武功,決定試水抖音電商,改變自己淘寶店運營一直毫無起色的窘狀。
“我們始終跟著平臺在變。”低調的羅勇戰憋了半天,才吐出自己的經驗。
自覺電商經驗不足的維吾爾族漢子阿巴拜科日,則與比自己小8歲的漢族小夥王志偉合作,甘願電商利潤平分。去年,其產品銷量由1000噸猛增至5000噸,電商銷售額達60%。
今年37歲的阿巴拜科日來自新疆和田,主要經銷當地的紅棗和核桃。近年來,他輾轉北京、西安,去年5月來到武功。
“趕在限購前,我在西安買了房,孩子也在西安上學呢!”阿巴拜科日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矜持中不無得意地說。
電商業態變革正在打破原有的競爭格局。“淘寶幹得好好的,抖音突然冒出來,反應慢點就掉隊了。”受訪電商七嘴八舌地感慨,“時代淘汰你,連一聲招呼都不打。”
“電商新業態競爭,最終拼的還是供應鏈和品控。”今年6月才入局抖音電商的李春望認為,相比傳統電商相對穩定的訂單,直播電商爆單對供應鏈和品控都是極大的考驗。
武功縣北漠果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艾世坤,對此體會更加深刻。去年他們儲備了5萬單的哈密瓜,孰料兩三天內竟接到10萬訂單——公司遭遇爆單“襲擊”,只能靠臨時買瓜救急。
“不僅採購價格高,質量更是難於管控,結果售後賠付超過30%!”艾世坤回憶說,“錢沒掙到,白忙活了一場。”
為了避免類似的爆單,李春望採取訂單農業的辦法:提前與產地合作社簽訂合同,確定種植標準和採購價,以確保產量和品質。他們還自建紙箱包裝廠,早上生產下午就能用。
“遇到產地人手緊張或缺包裝箱時,我們就從武功拉上工人、帶上紙箱,開車直奔產地。”李春望不無得意地說。
培育專業買手隊伍,也是品控和供應鏈的重要保障。美農在西北地區有30多名買手,合作時間最長的已有十幾年。
買手出身的李春望,曾帶火過阿克蘇蘋果、富平柿餅。在他看來,優秀的買手既要懂貨,還要爭取更低的價格,對產品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一看就知道能不能成為爆款。
臨近採訪結束,李春望又急匆匆外出找貨。幾天之後,內蒙古的黑土豆和鐵皮西紅柿,便出現在他的抖音直播間裡。
作為當地產業龍頭,美農更深地介入電商變局中。去年抖音西北直播基地落戶武功,美農負責運營,提供培訓、招商、會議等服務,並按入駐主播銷售額的0.5%-0.8%獲得返點。
據李春望透露,目前直播基地每月銷售超1億元。
當越來越多人發現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異軍突起時,營銷和設計中心仍保留在西安的美農,社群電商業務已經覆蓋西安1000多箇中高階社群,銷售額逾1億元。
目前,美農每天出貨4萬多單,年銷售額近5億元,其中直播電商、社群電商等新業態佔到四分之一。
獼猴桃“翻身” 過去論斤稱,現在按個賣
每年6月,李展峰都要把山東甜瓜拉回武功發貨。
在電商園裡,這個陝西鮮生雲倉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負責人解釋說,看似繞遠多花運費,其實比從山東直髮還划算。
李展峰介紹,公司每年銷售7500噸甜瓜和獼猴桃。其中,甜瓜來自陝西、甘肅和山東,獼猴桃產自武功和周邊縣市。
王雷統計過,武功電商在銷農產品有2500多種,新疆的有1500多種,並不限於“買西北,賣全國”。來自武功本地的農產品,也已超過130種。
前幾年,武功曾採取自建“智慧鄉村”小店、共建郵政驛站等形式推廣農村電商,由於本地農產品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加上運費貴等原因,這些嘗試效果並不理想。
受益於農村淘寶的“臨門一腳”,武功農村電商實現全覆蓋,“賣東西”渠道窄和“買東西”不方便的痛點,由此迎刃而解。
以武功盛產的獼猴桃為例。“由於過量使用農藥和膨大劑,長期賣不上價,最便宜時一塊錢一斤。”退伍軍人校煜告訴記者,“原來獼猴桃都論斤稱,現在我們按個賣,這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
2012年,受褚橙走紅的啟發,校煜為培育優質獼猴桃,租種了2000畝地。他從青藏高原拉來犛牛糞肥田,還用上了東北的草炭、漢中的油渣和蚯蚓糞。
“人家一畝地投入3000元,我得花上1萬多。”校煜同時還做“降產文章”,通常畝產6000斤,他的產量只有一半。
但在電商平臺,這種陽光化種植的優質獼猴桃,每個售價高達6.6元,一個頂過去好幾斤。
在武功的獼猴桃地裡,一場電商推動的品質革命正在發生。
“電商只要90克-120克的標準果子,用了膨大劑的反而沒人要。”王雷感慨,市場教育農民,比干部下鄉苦口婆心地勸來得強。
目前,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2.6萬畝,獼猴桃區域公用品牌“武功小子”估值10億元。
在教稼臺前漆水河灘上,每年農曆十一月都會舉辦大型集市貿易活動,迄今已沿襲4000多年了。相傳,這個人們為紀念后稷自發形成的“武功河灘會”,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集市”,被列入咸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用“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傳承古老“市場基因”的武功,借力電商,扛起了西北農產品流通的重任,“中華農都,電商新城”的招牌熠熠生輝。(劉荒、張典標)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