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很多家長在孩子開啟“問題寶寶”模式時,難免會招架不住。孩子有好奇心是好事,不過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並給到他有幫助的答案呢?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立銘教授,結合自身的養育經驗,分享了堪稱教科書式的應對之策——科學式問答。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童行書院(ID: tongxingplan)
文丨王立銘 編丨Amanda
孩子為什麼會問“為什麼”
凡是帶過娃的爹媽都知道,娃到了兩三歲以後,追問“為什麼”就成了帶娃的日常。
對什麼都好奇、都感興趣的寶寶當然是爹媽的心頭好,但是說真心話,能完美處理“為什麼”的爸爸媽媽可能不會太多。
這倒也不能全怪家長。很多時候,孩子們的“為什麼”簡直無窮無盡,而且能從所有我們完全意想不到的角度冒出來!
在我這個科學家奶爸看來,“為什麼”這個問題非常非常的特別。
“為什麼”,看起來和很多同樣來自孩子們的其他問題長得差不多——比如:
“這是什麼?”
“我們在哪兒?”
“現在幾點了?”
“出什麼事情啦?”......
以至於新聞學、教育學乃至警察破案的過程中都會經常把它們相提並論。
比如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新聞學理論裡有個著名的Five W’s:
What
Who
Where
When
Why
有時候還會加上一個H(How)。但是仔細想想看,“為什麼”這個問題和其他幾個W有著非常深刻的區別。
一個最顯著的差別可能是,其他四個W都可以透過觀察得到直接的回答。小朋友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剛才我在公園裡和三個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了”,或者“昨天下午茜茜老師批評了樂樂”。
在這些描述裡,Who:小朋友、老師、樂樂;What:玩捉迷藏、批評;Where:公園裡;When:剛才、昨天下午,都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
但是這個“為什麼”就不是觀察本身能解決的。
說的嚴肅一點,在問出這個問題的一瞬間,我們就知道,我們的寶寶們已經在關注世界萬事萬物背後的聯絡和邏輯了。
比如上面兩句簡單的陳述吧,如果非要追問一個“為什麼”,那麼答案可以是:
基於個人動機的,比如“我就是喜歡到公園裡玩”;
基於事件順序的,比如“我在公園裡碰到了他們,於是我們決定一起做遊戲”。
基於因果關係的,比如“因為樂樂跳舞的時候偷懶了”。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相比其他的“W”問題,“為什麼“這個問題最讓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覺得印象深刻(不管是高興還是頭疼)。
因為這個問題,用個時髦的說法,是一個開放結局、多執行緒、需要反覆動用邏輯判斷和價值判斷的複雜問題。
其實說來很有意思,我們整個人類的文明史,可以看成是反覆追問“為什麼”的歷史。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在生物學範疇裡,人類的遺傳物質與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大猩猩們相差無幾。
經過反覆訓練,這些人類的親戚們甚至還能掌握人類引以為豪的語言(當然是透過手勢實現的)和文字、使用貨幣、表達抽象概念、還有製作工具。
能夠認識到“我”的存在(所謂自我意識)的動物除了人還有長長一串:黑猩猩、大猩猩、海豚、鯨魚、大象……
如果說具體的智力功能,AI在各種棋類專案上已經完勝人類高手,即便是在諸如德州撲克和星際爭霸這樣的複雜決策行為中的表現也開始出現爆炸式發展。
如果在今天,我們堅持要選一個客觀指標,給人類一個萬物之靈的心理慰藉的話,我會選提問“為什麼“的能力。
這個問題,代表的是人類對現狀的不滿足,代表的是我們對萬事萬物背後隱含邏輯的永久追逐。
為什麼這個問題,
都是怎麼回答的?
當孩子問“為什麼”,該如何回答呢?
讓我們的視線先離開一個個具體的孩子,看看整個人類如何回答“為什麼”吧!
在整部人類文明史上,我們的祖先們嘗試過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為了方便我們的討論,我把這些方式粗略地歸納成四種:不可知的、宗教的、道德的和科學的。
1. 不可知式的
先來說說不可知式的回答吧。
對於一個“為什麼”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對不起,這個問題超出我的能力範圍”(比如問太陽為什麼東昇西落)。實際上也超過全部人類的認知和能力範圍,因此,我不知道。
很明顯,這個回答的內涵其實是,在這個浩瀚的星海中,我們人類是一群非常渺小的微生物,以目前的認知水平,還無法認清這個複雜神秘的世界。接受現實吧,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2. 宗教式的
宗教式的回答呢?對於一個“為什麼”問題的答案也許是:“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比如問為什麼人會死,或者為什麼國王可以住在王宮裡)。
這個回答的內涵是,世界上大多數事情都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為我們安排好的,我們人類服從就是了。
3. 道德式的
道德式的回答也許是,“這個問題不在我們的世界/話語體系裡,你就壓根不應該提出這樣的問題”(比如如果你問為什麼會有月食,或者為什麼春天野草會發芽)。
這個回答的內涵是,一個事情如果超越了我們能夠理解的範圍,你壓根就不該對它產生任何想法。好奇心是有罪的。
看到這你可能開始覺得無聊了,怎麼說著說著跑到哲學討論去了?
真心不是。現在我們回頭想想,當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我們有多少次在試圖用不可知式的、宗教式的、道德式的回答來應付他們?
Q:“為什麼天冷水會結冰啊?”
A:“很正常啊,冷了各種東西都會結冰,它從來就是這樣的。”——這是不是一個不可知式的回答?
(這裡面即便有規律,按你的智力也不可能理解,放棄吧。)
Q:“為什麼不刷牙嘴巴里會長細菌啊?”
A:“不刷牙嘴巴里有糖,細菌吃了糖就會長的很快的。
Q:“為什麼細菌吃了糖就會長得很快啊?”
A:“這世界上有很多厲害的科學家,他們研究發現的。”——這是不是一個宗教式的回答?
(這事兒有些神秘力量(科學家)早就安排好了,聽他們的沒錯。)
Q:“為什麼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就會生寶寶啊?”
A:“小孩子問這麼多幹啥?!”——這是不是一個道德式的回答?
(這個問題先不說答案是什麼,你壓根就不應該表示出興趣。)
那麼,你來說說看,一個不可知式的、宗教式的、道德式的答案,到底哪裡不好?
其實較真起來,這樣的回答沒什麼不好的。實際上我們人類的千萬代祖先,也是靠著這樣回答帶給他們的精神滿足和感情支援,才能在危機四伏、充滿神秘的世界上艱苦求存、生息繁衍的。
一個遠古人類要是隨時都在糾結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有什麼隱藏的規律和邏輯,大概很快就餓死或者被野獸吃掉了——而且他/她還不太可能在死之前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但是到今天,這些方式的回答則變成非常有害的了。因為這三種回答,其實都是在給人類的認知邊界,給原本一個開放結局的、多執行緒的問題設定人為的障礙。
一個障礙是圈定了我們心智的活動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外,是人類無法理解的永恆黑暗,又或者是你壓根不該關心的問題,請趕緊回頭。
另一個障礙是給出了問題的終極答案:這一切都是神或者某種神秘力量的旨意,作為凡人請不要隨意懷疑和置喙。
4. 科學式的
能克服這兩個認知障礙的,是科學式的回答。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什麼叫科學式的回答的話,我覺得也許是這樣的:
Q:“為什麼?”
A:“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必將知道,我們必須知道。”
當然了,估計沒有爸爸媽媽會真的教條到用這句其實約等於什麼都沒說的廢話,來搪塞孩子們的“為什麼”。
但是從我這個模板回答裡,大家也許可以發現,科學式的回答會有兩個鮮明的特性,迥異於不可知式的、宗教式的、道德式的回答。
首先,在科學式的追問和回答中,沒有人為設定的活動範圍。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被問的,也沒有什麼問題是不應該被問的。
水為什麼結冰?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吃糖為什麼會蛀牙?只要它涉及到世界上確實存在的事物,就都是一個好問題。問出這個問題的人,值得得到一個有意義的回答。
第二,在科學式的問答中,沒有絕對的權威,沒有無所不能的神(以及他們人間的代言人)準備好了所有問題的現成答案。
面對“為什麼”的追問,我們第一反應是“不知道”。而如果有一個人敢說“知道”,他/她收穫的一般而言也不是鮮花掌聲,而是懷疑(“他憑什麼說他知道?”)。
只有當一個宣告得到反覆的邏輯梳理和實驗檢驗,我們才會開始覺得,哦,看來這個問題確實可以“知道”。
那為什麼科學式的回答會有著三種傳統方式沒有的力量呢?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調侃Ph. D的漫畫,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假設我們已知的知識體系是一個圓:隨著一個人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他/她會逐漸掌握圍繞圓心的一小部分知識(大學裡會有一定程度的初步的專業化)。
一般而言,這些知識積累足夠讓他/她安全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安居樂業了。
然後呢,一小部分有興趣繼續探索人類知識邊界的人選擇了讀博士,他/她因此選擇了一個異常狹窄的知識領域,在此領域繼續學習,最終在某個時刻到達了邊界。也就是說,在此時此刻,沒有任何人比他/她更瞭解這個非常專業的話題。
然後革命性的時刻到來了。在往往長達數年的思考和工作、失敗和反覆之後,他/她朝著邊界外走了一小步。他/她可以自豪地宣稱:自有人類以來,這是人類心智發展的歷史上,第一次有人把足跡踏上曾經被黑暗籠罩的蠻荒之地。
好吧。到這個時候一定會有人在暗中嘀咕,這有什麼了不起?有什麼用?誰關心啊?沒錯,如果看全景,我們都知道這一步也許微不足道,很可能無人問津。
但是作者用一個催人淚下的神轉折結束了這個故事。走出這也許微不足道,很可能無人問津的一小步,是唯一一種能夠在未來拯救他的小兒子的方法!
原來,作者的兒子得了一種非常罕見的遺傳疾病。在他創作這組漫畫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必將知道,我們必須知道。
帶著這句回答,在過去的幾百年裡,我們離開了神話和宗教編織的舒適搖籃,放棄了不可知論和道德感能帶給我們的精神滿足,我們開始過得膽戰心驚,我們一次又一次承認自己的渺小和無知。
但是,這仍然是唯一一種能夠讓我們獲得全新的知識,並且用它去改變自己和世界的辦法。
一個科學家奶爸
關於“為什麼”的回答
好了,讓我們把視線重新聚焦到孩子身上。面對孩子們喋喋不休的“為什麼”,科學家奶爸式的回答是什麼樣的呢?這裡分享的是我的個人經驗。
1. 承認無知
很多爸爸媽媽在回答寶寶問題的時候,會盡可能給出一個確定性的答案。如果自己不知道,還會在網際網路上、書本里找,希望能解答寶寶心中的困惑。
但是根據上面的討論我們已經知道,只要不停地追問“為什麼”,或早或晚,一個好奇寶寶就會觸及人類知識的邊界。而且請相信我,這個邊界會到來的非常快。
人類目前的知識體系還是相當粗陋狹窄的。就算是像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發燒為什麼會覺得冷?人類為什麼會有頭髮?這些看起來每個寶寶都會問的問題,真追求起來,我們還真沒有什麼非常可靠的答案!
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承認自己的無知,承認整個人類的無知,正好是探索和發現的原動力。
哪怕是真的要從書本或者網際網路上尋找答案,何妨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呢?這樣對他們來說,答案並非從天而降,也不是來自某個無所不能的先知,而是跟從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從“不知道”走向“知道”。
2. 提出想法
還有,別輕易給出答案,哪怕這個答案在你看來非常淺易。
你一定不希望,在孩子心目中或多或少扮演了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終極權威或者上帝的角色吧?
我們說過,科學式的問答本質上是一個承認不知道→宣稱知道→懷疑和檢驗知道→進一步知道的過程。
和自己的孩子做做這樣的遊戲是件挺有智力挑戰的事情。
有時候不妨反問一句,“你覺得為什麼呢?”相信我,你會聽到許多匪夷所思的回答。比如:
Q:“為什麼天是藍的啊?”
A:“因為地球外面套著一個藍色氣球。”
Q:“為什麼水會結冰啊?”
A:“人冷了會凍僵的。水也凍僵了。”
在感受童言無忌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想想這些腦洞大開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呢?
3. 懷疑和檢驗想法
最後一條呢,在合適的場合,也許我們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懷疑和檢驗的工作。
當然,這不是建議大家都去裝備一個現代化的實驗室。這項工作完全可以是純思維的。
比如說,對於“眼睛為什麼能看到東西?”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猜測一個“也許是因為眼睛能發光照亮東西”的答案,那麼一個簡單的推理就可以推翻它:既然如此,那麼在一間窗簾緊閉沒有燈光的房間裡我也應該能看到東西啊?
這項工作當然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起動手。
比如,如果我們真的想看看“吃糖為什麼會長細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個簡單的小實驗。恰好最近我和女兒就動手做了這麼個小實驗。
我們一起準備了簡易的細菌培養基(其實就是糖水加上瓊脂粉),然後女兒自己用小舌頭舔了舔培養基,幾天之後,果然在有糖水的培養基上長出來了小小的細菌菌斑,而沒有糖水的培養基則什麼都沒有!
這立刻說明細菌生長是需要糖的。
當然,不可能每個天真的問著“為什麼”的孩子都會親自去做探索的事業。沒有必要,也不值得鼓勵。
但是別忘了,數百年來我們的科學探索就是沿著這樣的邏輯走過來的。它可能永遠也不會戰勝宗教和道德式的回答和自我安慰,它當然也從未嘗試過取代藝術、取代感情、取代人類的傳統生活方式。
但是毫無疑問,是它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讓我們登上月球、飛向宇宙,讓我們發明出戰勝疾病的方法。
所以,好好珍惜孩子們每一個天真的“為什麼”吧,在提問的那一刻,他們代表的是我們整個人類最獨特、最珍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