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往往也就意味著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在一個家庭中,父母不和才是對孩子身心最大的傷害,它比離婚帶來的傷害更大,也更隱秘。
在我身邊有一些經歷過父母離婚的單親孩子,但很意外,有的孩子也能過得很幸福、很滿足。
雖然家庭不再那麼完整,但家裡沒有了針鋒相對的爭吵和攻擊,父母各自重新出發,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開心快樂,讓孩子在家裡也能感到愉快和安全。
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到底幸不幸福,很多人一定認為是不幸福的,因為沒有了親人的陪伴、心理多少有點孤獨感,體會不到家人完整的愛,一直都活在一個缺失的家庭中,要說他比別人幸福,這是不現實的。
相信很多人認同這個觀點,但也有一些人是不認同的。但不管大家怎麼想的,最主要還是那些單親家庭中的孩子的感受。
我覺得“單親家庭中的孩子一定不幸福嗎”是個偽命題,孩子幸福與家庭是單親還是雙親的狀態無關,這與家庭關係有關。
我有兩位朋友都是單親家庭,也都是幸福的,性格方面也是沒有什麼缺陷的,因為她們都有愛她的家人。
第一位是小時候認識的,她與她的母親一起生活,我記得小時候我不明白單親家庭的意思,曾經覺得她應該很可憐,缺少一部分愛,但是我問她的時候,她跟我說她不覺得有什麼,父母之間沒有對於彼此的愛,但是他們都愛她,雙方給予她的愛都是完整的,而她的生活也很灑脫,敢愛敢恨。
第二位是讀中學的時候的朋友,她也是與母親一起成長的,但是她的生活也是一樣的自由,她有她熱愛的東西,她也愛她的家人,對於感情這一類她也是不會因為家庭原因而猶豫謹慎
我記得她曾和我說過,她不認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會缺少什麼愛,只要是父母愛著自己,她反而更加的願意去自由戀愛。
當然,隨著我們的長大,面對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比如單親家庭的孩子會被別人瞧不起、有偏見,變得自卑、不太容易親近人。
我們有位學員就是這樣的表現。小學初中階段,她特別內向,上課老師喊她發言,說話的聲音都很小,還有些顫聲。她從小父母離異,跟母親一起生活。不管班上舉辦什麼活動,她都是一個人躲在那裡悶不吭聲的那種,特別害怕跟別人說話,但可能跟熟悉的人一起會比較好點。
到了大學,性格還是沒怎麼改變,我們都鼓勵她勇敢一點。其實,造成她這樣性格的原因還是跟她的家庭有關,從小她母親一個人帶她,母親需要出去賺錢還要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多少會有點力不從心,媽媽早出晚歸的,見面的時間幾乎都是在晚上,兩個人的話也很少,她有什麼心裡話都不敢跟媽媽說,怕媽媽嫌棄她不懂事。
她如果要想走出這個困境,最終的結果還是要靠她自己。某一天,這樣的轉機來了,她在朋友圈看到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她和我們講了之後,也覺得對她挺有用的,於是,她就主動去學習了這門課程,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她覺得越來越有意思。
她的心理諮詢師也在慢慢地開導她,她看見了她小時候缺失的部分,因為媽媽工作的原因不能長時間陪在她身邊,雖然媽媽還在她身邊,但她就是感覺和媽媽的關係很遠,遠到很陌生的感覺。透過心理諮詢師長時間的疏導,她慢慢地打開了自己,她發現媽媽一直都在,這只是她個人的想法,媽媽的愛不在語言,只在行動,可能媽媽跟她溝通的不多,但媽媽還是很愛她的。是她的心裡一直有塊石頭堵在那裡,讓她迷失了方向。
回來後,她主動和媽媽溝通,說了這些年好多想說卻沒說出口的話,媽媽也逐漸打開了心扉,兩人暢聊,進行和解。
後來的她可想而知了,慢慢地學會與人接觸,開啟自己,後來的她也交了很多朋友,真心為她高興。
如果你也有類似這樣的問題或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話,也可以來學習應用心理學,我已經在學習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