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鍛鍊回來,開啟電視機,正好看到電視劇頻道正在播放《暖陽之下》,朵拉——一個五歲大的女孩在上幼兒園,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去接她回家,她死活不願意,女人說:“我是你媽媽,你為什麼不跟我回家?”朵拉躲在老師的身後嚷著要爸爸來接。女人威脅著說:“你不跟我回家,你就住在幼兒園。”沒想到女孩說:“我就住幼兒園,也不跟你回家。”我還以為這個女人是她的後媽呢,隨著劇情進展,我才知道這是朵拉的親媽,女兒最終還是由爸爸接回家去。
媽媽和爸爸回家以後,又就女兒的教育問題進行討論,原來在對女兒的教育上,爸爸就是寵著、慣著,總是對女兒提的條件給予滿足,而媽媽總是對女兒冷臉。媽媽給她報好幾個輔導班,讓她學跳舞,學彈鋼琴,而這些都是她不喜歡的,所以別看她小小的年紀,她總是從心裡牴觸媽媽,動不動就會跟媽媽發脾氣,討厭媽媽。在週六的上午,爸爸帶女兒去學跳舞,朵拉不願意穿舞蹈鞋,說穿著不舒服,就向爸爸提出要吃冰淇淋,爸爸答應她只准吃一根,她又說不想跳舞,又向爸爸提出要爸爸給她換新的滑板車,爸爸答應後,她才同意去跳舞。到了週日的上午,朵拉又要去學彈鋼琴,她又說不想去,又向爸爸提出條件,爸爸又妥協了。可是不多時媽媽在家就接到了鋼琴老師打來的電話,說朵拉不彈鋼琴,而是爸爸在替她彈。
因此,在對朵拉的教育上,爸爸和媽媽的意見不和,爭執不斷,爸爸的教育模式就是“等價交換”,想讓孩子去學習,就得滿足她的條件,這樣家長的目的達到了,孩子也喜歡。所以他一味的退讓,毫無底線。而媽媽對女兒就是典型的雞娃教育模式,她認為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或者她認為這些技能對孩子將來成長有多麼重要,但是孩子還小,她承擔不了這麼大的壓力。
基於女兒不願意跟媽媽接近,媽媽就找到了朵拉的老師,老師建議她要多些耐心和時間,去陪伴孩子,積累感情,轉變朵拉對她的看法。
到此為止,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他們對女兒朵拉的教育呢?媽媽的雞娃教育模式我們不認可,因為她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了孩子,讓孩子幹不喜歡的事,孩子就會產生牴觸情緒,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壓力,孩子就不會感到輕鬆快樂,正如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小捨得》裡的田雨嵐,對兒子子悠的教育模式一樣,子悠喜歡踢足球,喜歡觀察生物,但她認為那是浪費時間,她費盡周折將子悠送到數學輔導班,就是為了子悠能考上一個好的中學,結果在輔導班,老師批評他,給他罰站,最後子悠抑鬱了,給他的身心都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那麼爸爸的“等價交換”的教育模式也不對,凡事都要滿足孩子的條件,只能讓她越來越覺得她做任何事情都是在為父母做,那麼父母都應該給她報酬,她的付出就是為了從別人那裡得到回報,沒有回報就不情願,甚至就不幹,長此以往,她就會變成一個小無賴,長大以後就會變成啃老族。我記得兒子在讀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下午放學我去接他,就看見有一個孩子為了讓奶奶給他買火腿腸,奶奶不同意,他就在地上打滾,放賴,直到奶奶妥協為止,這就是等價交換模式的教育結果。先是所謂的等價,接著就是無賴,將來就覺得家長給他什麼都是應該的,長大後就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不願意付出,將來走向社會也會孤立無緣,不受歡迎,他怎麼可能會有好的未來?
縱觀孩子的教育問題,沒有最好的答案,我們要因人而異 ,具體對待,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尋找,父母不偏執,不走極端,更不能強孩子所難,這才是正道!
(請各位家長一起探討,你的留言和評論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