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中教師,我班的學生中出現了一名油鹽不進,不思進取的學生該怎麼辦#
----本來不想談“油鹽不進心理”這個話題的,我認為這個是個“偽命題”。
就像現在的“裝”一樣,無論是“裝窮”還是“裝B”,都是一種“偽裝”,只不過“裝”的人多了,就成了一個真問題。
那麼孩子的“油鹽不進”是裝出來的嗎?
那倒也不是。其實,無論是“油鹽不進”還是“油鹽可進”,都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如果是出現“油鹽不進”了,說明一定之前“油鹽大了”、“被壓迫多”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不是很正常嗎?反倒是你有壓迫,他沒有反抗,我倒是覺得不正常,需要慎重對待。
那麼,沒有“壓迫”,也沒有“油鹽不進”,正常嗎?當然很正常。
再反過來,沒有“壓迫”,有了“油鹽不進”,正常不正常?當然不正常,而且這幾乎是不存在的事情。
有陰才有陽,有前才有後,有反才有正,沒有前面的長期“壓迫”,怎麼會有“油鹽不進”?
有人說,我沒有壓迫啊,我不像有的家長那樣,動輒打罵孩子,我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謂是苦口婆心啊!
“壓迫”不僅指的是正面高壓,還包括反面高壓。
打罵和指責屬於正面高壓,“碎碎念”、“都是為你好”屬於反面高壓。
比如說一些“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你對得起含辛茹苦的大人嗎?”、“你不努力讀書,只怕將來工作也找不到,只能去要飯嘍!”之類的話。
“話”這個東西,很有意思。
同樣的話,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頻次、不同的角度,說出來的效果可能會不一樣,甚至是大相徑庭。
比如上面兩句話的第一句,如果是老師說出來的,和我們家長自己說出來的,效果可能會截然相反。
而第二句,你說一次,和說一百次的效果也可能會天差地別。
有的老師和家長說,孩子不學習,我說說他難道有錯了嗎?
有些“話”是完全正確的,只因角度不同,缺乏了可操作性。
一座大山,你說它壁立千仞當然沒錯,但要作為我們爬上去的“指示”,就不適合了。
孩子不學習,你作為老師和家長去說說孩子,當然不能說你錯了、你不能說,而是你說的角度缺乏可操作性。
如果你繼續說下去,孩子就會“油鹽不進”。你看,不僅沒有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還增加了問題的複雜程度。
那麼孩子如果已經“油鹽不進”了,我們家長究竟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放下做大人的架子,做孩子的玩伴。
不要孩子每天回家都問學習成績、分數、排名,或者和別人家小孩比較,當然,想故意招惹孩子的油鹽不進心理的除外。
和孩子一起做個遊戲,或者一起運動一下,都是不錯的主意。
因為我們發現,“油鹽不進”這種事情,似乎只存在於孩子對家長或老師,對小夥伴則很少有油鹽不進的行為。
我們就想辦法做孩子的“小夥伴”。
孩子有時很可憐,家長自己不學習,卻一個勁地逼著孩子學。
孩子拖拉、磨蹭,一言不合,不是打就是罵,還自我感覺是在做著教育子女的正事、大事、好事。
殊不知,自己正在幹著一件壞事,幹著一件讓孩子徹底討厭學習的大壞事。
我一直說,作為家長和老師,打孩子也不是說絕對不可以,但一定是在約法三章的情況下去打的,而且是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進行的。
這樣打的話,就是一種懲戒,有分寸、有溫度、有效果。
有些家長喜歡“端著”,這不符合時代特徵和要求。
這在我們小時候可能還是可以的,那時候家裡至少都是兩個孩子以上,學習壓力很小,孩子們自己就可以玩起來。
但現在呢,二胎三胎政策剛放開,我們的家庭大多依然還是獨生子女,沒有天然的玩伴。
放學回家,不僅鎖門閉戶,而且作業一大堆,想玩一下都是“見縫插針”。
所以,我現在看到在馬路上和孩子一起騎行的家長、在公園裡和孩子一起玩耍的家長,都會肅然起敬。
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些家長能夠放下自己的“架子”。
其次,和孩子順著來,因勢利導。
你不是要跟我對抗嗎?你不是青春期嗎?好,我不和你“逆鱗”,我順著你,看你怎麼跟我反著來!
以前,我兒子每個週五放學回家,都不願意做作業,預習複習更別說了,只想著玩。
我們大人呢,認為你都學習這麼差了,還不用點心嗎,趕緊吧作業做了呀。
結果呢,孩子百般拖延,大人氣憤不已,有時拳腳相加,孩子迫於威勢、稍稍收斂,但下次“濤聲依舊”。
後來我轉變觀念,玩就讓他玩,他有喜歡,就有弱點;有弱點,就有攻克的機會。
我跟他說你不是喜歡玩嗎,那我們以後每週五回家後就玩好了。
他說真的?我說真的,我們不做作業、不摸課本,我們看電影、玩遊戲、看課外書。
他說那好的。
我說我們要約法三章:
1、不做作業。我們只把作業看一遍,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時間能做完。
2、不看電視,看電影。看只看外國大片,看完背誦幾句經典對白。
3、不玩網遊,玩現實遊戲。玩桌遊、猜謎語都可以,玩一切可以玩的專案,包括運動等。
因為同意他週五不做作業了,他什麼都一口答應。
我的潛在目的是,你不做作業可以,但不能不鍛鍊腦力,更不能陷入網路遊戲裡。
結果,每個週五孩子都很開心,我們大人也很開心。
順著來,菩薩低眉;對著幹,金剛怒目。
很多家長習慣於“說教”和“指導”,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說著說著就用手去碰碰孩子,並說“你有沒有在聽啊!”,其實,他那時候哪裡聽得進去。
雖然我們的手當時可以立馬觸碰到孩子的身體,卻遠遠夠不著他的靈魂。
你在咫尺,他在天涯,你指導啥?
再次,變個花樣,反彈琵琶。
不願吃米飯,就把米飯做成壽司;不吃炒蔬菜,我就榨蔬果汁。
你不是不想做作業嗎?你不是不想讀書嗎?好的,我們還就不“讀書”了,我們去“讀人”、去“讀財”、去“讀動物”、 去“讀植物”。
其實,我們一旦真的去讀這些了,就會發現,其實這些都是“活書”,讀懂了就厲害了。
如果還讀不懂,沒辦法,只好再回頭,去安心讀書學習。
這一招叫做把“學習”的外延放大。
我們平時把學習“狹隘化”了,好像只有做作業、看課本才是學習。
學習其實覆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讀萬卷書,是學習;行萬里路,也是學習。學做事,是學習;學做人也是學習。
還有,剛開始吃西餐,要不要學習西餐的就餐方式?剛開始學腳踏車,要不要反覆練習?
比如剛開始玩魔方,要不要記憶魔方的公式?剛開始打籃球,要不要反覆練習各種規定動作?彈鋼琴的時候,要不要反覆練習手指的靈活?
我們把“學習”這個詞涵蓋的範圍一擴大,孩子就不好再反對了,也無法反對,因為一反對學習,就等於反對了全世界。
教育家懷特說,教育不是為了教人謀生,而是教人創造生活。
同樣的道理,學習不是為了“瘋狂做題”,而是“充滿好奇”。
刻意練習是必要的,但比刻意練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好奇。
尤其是我們面對“差生”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反彈琵琶,不能一味地壓制他多做作業。
相反,我們要想方設法和老師溝通,讓他少做作業。恢復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是第一位的。
我們家長不要糾結孩子當下的學習成績和在校在家的表現。
一個高燒的病人,我們不會去責怪他沒有精神、蔫頭耷腦;我們卻忍不住去責罵那個失去自信和好奇的孩子,對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回家不抓緊寫作業耿耿於懷!
“差生”需要我們像對待發高燒的病人一樣,對症服藥、悉心照料。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面對“油鹽不進”的孩子,我們需要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放下對成績的“執念”,放下我們做家長的架子。
我們需要反彈琵琶,和孩子順著來、因勢利導、玩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解除武裝、消滅偽裝,恢復成為他原來“本自具足”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