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齊魯之間的矛盾
魯齊兩國的始祖周公與太公,都是輔佐王室滅商的重臣,周成王為了使他們的後代和睦相處,共同作為王室在東方的屏障,曾賜給他們“世世子孫無害”的盟約。但到春秋初年,兩國已矛盾甚深,斷絕了往來。
魯國在惠公時期,外交上頗為孤立,隱公即位後,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極力與各國建立關係,先後與宋、鄭等國結了盟。齊與鄭本為盟國,也有意與魯改善關係以提高威望,於是在隱公六年(前717)魯鄭結盟之後,魯隱公與齊僖公結盟於艾(今山東新泰西北),恢復了兩國的友好關係。但到魯桓公時期,兩國之間又為紀國問題發生了爭端。
紀是齊國東鄰的姜姓國。魯桓公五年(前707),齊僖公想借到紀國朝見的機會,突然襲擊,將其吞併,因被紀人察覺,沒有成功。
當時紀侯的夫人是魯惠公的女兒,兩國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紀國想尋求魯國的保護。桓公六年,紀侯兩次到魯國與桓公“諮謀齊難”,商討對付齊國的辦法。因此引起魯齊兩國的矛盾。桓公十三年(前699),魯、紀、鄭三國聯合,與齊、宋、衛、燕四國展開了一場大戰,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鄭、宋兩國之間的矛盾,而魯、紀與齊分別站在鄭、宋兩方,自然是因為紀國的問題。這次戰爭,魯、紀、鄭大敗四國,但沒有使齊國放棄滅紀的企圖,齊襄公即位後,更加急了吞併紀國的準備,魯國則繼續對紀實行保護。
桓公十七年(前695),在魯國的斡旋下,魯、齊、紀三國國君在黃(今山東淄博市淄川東北)地結盟,表面上調解了齊、紀的問題,但也使齊對魯國的干涉更加不滿。於是,口血未乾,齊就出兵侵犯魯國的邊境,在奚地打了一仗。第二年,桓公攜夫人文姜至齊,與齊國修好。齊襄公與文姜雖是兄妹,但有私通關係,因被桓公發覺,齊襄公竟使人殺之,並以“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修舊好。禮成而不反(返),無所歸咎,惡於諸侯。請以彭生除之”。只殺掉兇手來推卸責任。
魯莊公即位後,還想與鄭國聯合保護紀國,但鄭因內亂,自顧不暇,不願助魯。到莊公四年(前690),紀就被齊徹底吞併了。
魯在紀國問題上與齊的爭鬥,以失敗而告終,說明魯國的實力已稍遜於齊,但魯並不願甘居下風。莊公八年(前686),魯準備邀合陳、蔡攻滅西鄰郵國,由於陳、蔡軍隊未至,莊公又邀齊國攻成國,結果郵單獨投降了齊國。魯公子慶父請求攻打齊軍:莊公回答說:“不可。我實不德,齊師何罪?罪我之由。《夏書》白:皋陶邁種德,德,乃降'。姑務修德,以待時乎!”可見莊公早已決定致力於修德以發展國勢,等待時機與齊爭衡。不久,由於齊國發生內亂,魯國的有利時機就到來了。
2、長勺之戰前齊國亂象
齊僖公去世後,太子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他雖然不乏權謀與才幹,在軍事和外交上也有一些建樹,但生活荒淫腐化,為人喜怒無常。曾害死魯桓公,弄僵了與最重要的鄰國魯國的關係。
平時又欺凌大臣,濫殺無辜,導致國內局勢動盪不寧。他的弟弟們害怕禍亂起來危及己身,便紛紛逃往國外避難。其中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流亡到莒國,公子糾則在召忽和管仲的侍奉下流亡到了魯國。
齊襄公對眾叛親離的情況漫不在意,繼續倒行逆施,作威作福。他派大夫連稱、管至父兩人去戍守葵丘一地,到了規定時間又不派人去替換他們,還降低了堂弟公孫無知的待遇。三人怨恨齊襄公,聯合起來於公元前686年起兵作亂,殺掉了齊襄公。公孫無知自立為齊君,但為時不長,即為雍林之人所襲殺。這樣就造成了齊國君位虛懸的局面。
當時齊國執政大臣國、高二氏與公子小白關係密切,於是決定從莒國迎回公子小白承繼大統;而魯國統治者出於日後影響齊國政局的目的,也派兵護送公子糾回齊國繼位。這樣便發生了兄弟搶佔君位的較量。在這場鬥爭中,公子小白棋高一著,躲過了魯國軍隊的中途截殺,在國、高二氏的配合策應下,搶先一步進入齊都臨淄,登上了國君的寶座,是為齊桓公。
莊公不肯就此罷休,繼續進軍。齊桓公出兵抵禦,當年八月,魯齊戰於乾時(今名烏河,在山東桓臺西南),結果魯軍戰敗,莊公丟棄所乘的戰車,改乘輕車而逃,莊公的御者和車右為掩護莊公,打著莊公的旗幟將齊軍引至小道,全被齊軍俘虜。隨之,齊桓公命鮑叔牙率兵至魯,聲言:“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仇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魯國一時難以組織力量再戰,只得照辦。
莊公十年(前684)春,齊國為報復納公子糾之怨,又出兵伐魯。魯雖敗於乾時,但實力未受大損,莊公積極組織兵力,準備迎戰齊軍。
3、齊桓公為何要打魯國
齊桓公選擇魯國為首要打擊目標,表層的原因是魯國曾全力支援公子糾與自己爭奪君位,並率軍在乾時同齊軍大戰一場,必欲報復而心甘。深層的原因則是魯國具有較強的實力,又自恃是周公旦的封國,政治上自視甚高,不怎麼把齊國放在眼裡,成為齊國圖霸道路上的主要障礙。齊桓公自己要號令諸侯,必須先挫抑魯國的威風。
其實,齊桓公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春秋前期魯國的力量的確比較強大,在當時政治、外交舞臺上相當活躍,它曾多次追隨鄭莊公從事對外征伐活動,發揮過相當大的作用,並取得了不少實際利益,如因協同鄭軍對宋作戰而獲得宋國郜、防二邑。
據史料記載,春秋初年魯國常侵伐邾、戎、莒等小國,而小國如曹、滕、薛、杞、紀、穀、鄧、邾、郳、牟、葛、蕭、鄫、州等亦經常朝見魯國,紀國一度成為魯之保護國。在軍事上,魯國只一敗於齊,而四敗宋,兩敗齊,一敗衛、燕,“直至齊桓稱霸前夕,魯之國勢尚甚強,不亞於齊”。尤其是魯莊公在這方面更有較大的建樹。
唐朝詩人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詩云:“鷲羽金僕姑,燕尾繡蝥弧”。這裡“蝥弧”是鄭莊公的戰旗名稱,而“金僕姑”是魯莊公的矢名,魯莊公在對宋國作戰時曾親自用“金僕姑”射中宋將南宮長萬。“金僕姑”與“蝥弧”並舉,即喻指魯莊公的武功可與鄭莊公相媲美。所以齊桓公要稱霸,自然要先打擊魯國。
不過,魯國雖一時強盛,但是和齊國相比,其綜合國力終究是處於相對的劣勢。且齊、魯之間的矛盾衝突也由來已久。到了公元前686年魯國為了滅掉郕國曾聯合齊國一起出兵,結果又替齊國做了一回“火中取栗”的事情,郕國到頭來劃入了齊國的版圖,魯莊公兼併成國的計劃由此而破滅。這樣既加深了兩國的矛盾,又使得齊桓公錯誤地認為魯國不堪一擊,而乾時之戰的勝利更誘發了他伐魯的野心,最終釀成了長勺之戰的爆發。
4、長勺之戰魯國勝利的根本原因
長勺之戰結束後,魯莊公向曹劌詢問是役取勝的原委。曹劌回答說:
用兵打仗所憑恃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衝鋒時,士氣最為旺盛;第二次擊鼓衝鋒,士氣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擊鼓衝鋒,士氣便完全消失了。齊軍三通鼓罷,士氣已完全喪盡,相反,我軍計程車氣卻正十分旺盛,這時候擂鼓實施反擊,自然就能夠一舉戰勝齊軍。接著曹劌又詳細解釋了沒有立即發起追擊的原因:齊國畢竟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國,不可等閒視之,而要謹防其佯敗設伏,以避免我方不應有的失利。後來看到他們的車轍紊亂,望見他們的旌旗歪斜,知道他們果然是真的戰敗,這才大膽建議實施戰場追擊,以擴大戰果。曹劌的這一番話說得魯莊公心悅誠服,連連點頭稱是。
但是有三個情況不得不考慮;
一,魯軍根據齊強魯弱的客觀形勢,在預設戰場長勺(今山東曲阜以北,一說在今山東萊蕪東北)以逸待勞,迎擊來犯的齊軍。兩軍都擺開了決戰的態勢,待佈陣完畢後,魯莊公即準備傳令擂鼓攻擊齊軍,希望能夠先發制人,一舉破敵。曹劌見狀趕忙加以勸止,建議魯莊公沉著冷靜,堅守陣地,以逸待勞,伺機進攻。莊公接受了曹判的這一建議,暫時按兵不動。
二,齊軍自乾時之戰獲勝後,驕傲自大,輕視魯軍,此時見魯軍沒有出戰,遂誤以為對手畏怯懼戰。在急於求勝心理的驅使下,齊軍憑恃強大的兵力優勢,主動向魯軍發起猛烈的進攻。但它接連三次的出擊都在魯軍的嚴密防禦之下遭到了挫敗,未能達到先發制人的作戰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戰力衰落,鬥志沮喪。
三,從戰前決策、戰場指揮以及戰後分析的諸多言行裡,可以看到魯軍取得長勺之戰的勝利乃有其必然性。魯國統治者在戰前進行了“取信於民”的政治準備,為展開軍事行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作戰中,魯莊公又能虛心聽取曹劌正確的作戰指導意見,遵循後發制人、敵疲我打、持重相敵、積極防禦、適時反擊的方針,正確地選擇戰場,正確地把握反擊和追擊的時機,從而牢牢地掌握了作戰的主動權,贏得了作戰上的重大勝利。但是,長勺之戰的規模不是很大,並未讓齊國大傷元氣。
相對強大的齊軍居然慘遭敗績,這一事實本身對齊桓公是一個沉痛的教訓,多少使他明白不能單純依賴戰爭來實現自己的稱霸目標,而應該更多地運用政治、外交手段來配合自己的軍事行動,做到文武並舉,伐謀、伐交、伐兵三管齊下。由此可見,長勺之戰的結果對於齊桓公調整完善自己的爭霸戰略方針具有一定的影響。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