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氓,1903年出生於四川彭縣,本名李國治,曾在上海大同、滬江、東吳大學求學。當時正處於覺醒時代,青年人經常用名字來表達自己的志向、追求和情感,他們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自己思想的變化而改名,將名字賦予更深的含義。
1921年,李國治18歲隻身前往上海求學,進入大學後改名為李民治,“民”就是民主的意思。1930年他負責編寫雜誌《巴爾底山》時用的筆名為“德謨”,如他所述“即為我原名民治英澤漢,德謨克拉西之前兩字”。李民治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郭沫若北伐時期送給他一幅對聯:民生正塗炭,治國羨勞辳(農),藏頭正是民治。
郭沫若書贈民治(即李一氓)的聯語
以筆名“德謨”發表的文章
1928年南昌起義失敗後,李民治回到上海。上海的五年裡,他在中央特科周恩來的領導下從事隱蔽戰線工作,同時還參與創辦雜誌,撰寫文章等一系列文化宣傳工作。此時,他用“一氓”作為筆名宣傳馬克思主義,為捍衛黨的存在而在理論戰線上與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先後出版了《新俄詩選》《馬克思恩格斯合傳》等翻譯作品,參與創辦《流沙》《日出旬刊》等進步刊物,並撰寫了大量關於馬克思主義思想啟蒙的文章。李民治古典文學功底深厚,改名“李一氓”以表達他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並將為之而奮鬥終身的決心。在瑞金時,毛主席第一次見到李一氓,就說“孟子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meng)。”
1930年李一氓譯《馬克思論文選譯》
在新四軍將領中,李一氓是相當特殊的一位。李一氓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戰爭和兩萬五千里長徵。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10月29日,清江城(今屬淮安市)召開了蘇皖豫聯席會議上,經過充分民主的討論協商,決定成立蘇皖邊區民主政府,會議共同推舉蘇北行署主任李一氓為邊區主席。隨後,在李一氓主持下,蘇皖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正式討論了施政綱領,並經過蘇皖邊區臨時參議會討論透過,作為全邊區人民的共同奮鬥目標。在邊區政府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為恢復和發展各項建設事業,李一氓和邊區領導前後頒佈了條例、法規達50多個。
紀錄片《紅色蘇皖邊》截圖
新中國成立後,李一氓先後出任駐緬甸大使,國務院外事辦副主任,中聯部副部長,中紀委副書記,中顧委常委,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組組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等職務。1990年12月,李一氓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他生前立下遺囑:“我的後事從簡,只稱一個老共產黨人,不要其他任何稱謂。不開告別會和追悼會。火化後我的骨灰撒在淮陰平原的大地上。”“只稱一個老共產黨人,不要其他任何稱謂”,這樣的遺囑黨內還是第一個。
李一氓晚年在書房
2021年8月央視“國家記憶”欄目播出了四集紀錄片《紅色蘇皖邊》,對當年蘇皖邊區政府進行了詳細介紹。追憶先輩,瞭解他們從嚮往民主,追求真理,逐步成長為堅定的共產黨人的過程,有助於我們從紅色基因中汲取信仰的巨大力量。以史為鑑,繼往開來,透過這些鮮活的革命故事,以及故事背後的特殊時代意義,不僅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思想價值和歷史內涵,也提醒自己時刻謹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使命。
(稿件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日報客戶端、知網閱讀、中國紅色旅遊網、《李一氓名字讀音考證及隨想》李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