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訊(通訊員王平 記者馬利)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從辛亥革命的爆發到新文化運動的湧起,從五四運動的發生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中國共產黨的初創到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每一步具有偉大歷史轉折意義的程序中,河北師範大學都從未缺席。
在中國共產黨艱難曲折的探索中,李大釗是一位公認的靈魂人物。而在河北師範大學前身學校學習或工作過的人中,有數位與李大釗關係極為密切、至關重要。他的恩師白雅雨便是其中之一。
登入河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校史館網路展廳,喋血辛亥的愛國地理學家白雅雨格外醒目。白雅雨(1867—1912),江蘇省南通縣人,名毓昆,字雅雨,號銑玉。自幼聰穎好學,18歲考中秀才,因痛恨清廷腐敗,遂絕意仕途,就讀於上海南洋公學師範院。1908年秋,白雅雨應北洋女師範學堂(河北師範大學前身)、北洋法政學堂(後併入南開大學)的聘請,從南洋公學啟程攜家眷來到天津,以學校為陣地,寓愛國思想於地理教學之中,激發學生起來關注國家前途和命運,培育了一批出類拔萃的愛國革命青年。其中,白雅雨給予李大釗的影響最大亦最深遠。
李大釗1907年到北洋法政學堂求學,一年後,白雅雨成為他的史地老師。白雅雨淵博的史地知識,鮮明的愛國思想,獻身革命的豪情壯志深深地影響並強烈地吸引著年輕的李大釗。師生二人志氣相投,經常在一起促膝談心,交流思想,研究時事,探討救國救民的真理。白雅雨的諄諄教導,在李大釗心坎裡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對李大釗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振動全國。此時,白雅雨極力主張組織發動京、津起義,以徹底動搖“清室之根本”,達到推翻滿清之目的。11月,白雅雨在法租界的生昌酒樓與李大釗等建立了天津共和會,首批會員有20餘人,白雅雨被公推為會長,負責領導工作。
天津共和會成立以後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聯絡北京附近的革命團體進行武裝暴動,另一個就是策動駐防灤州的清朝新軍舉行灤州起義。白雅雨特派李大釗前往河北樂亭等地,聯絡冀東地區的農民武裝和革命的地方勢力。12月2日,白雅雨等在天津召集津、京、灤(州)、通(州,今通縣)、石(家莊)等地革命同志50餘人開會,決議在天津成立各革命團體總指揮處,白雅雨被推舉為交通部長兼灤州起義指揮之一。
12月31日,白雅雨隻身來到灤州發動起義,4天后,灤州宣佈獨立併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白雅雨任參謀長,北方的革命之火在灤州被點燃了。遺憾的是,起義很快遭到袁世凱鎮壓,白雅雨不幸被清兵捕獲。面對反動派的嚴刑,白雅雨笑著對周圍的官兵說:“我死沒有什麼可惜的,倒是你們今天做滿人的奴隸,來日就要做外國人的牛馬,多麼令人痛心!”臨刑前,白雅雨昂首向蒼天,高聲吟唱絕命詩:“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革命當流血,成功總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隨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雲間。悠悠我心憂,蒼天不見憐!希望後起者,同志氣相連。此身雖死了,千古美名傳。”
白雅雨殉難後,李大釗痛悼不已,曾密謀舉事的李大釗因故未能參加起義而十分懊悔。李大釗在日記中寫道:“過雷莊,猛憶此地為辛亥灤州革命失敗之地,白雅雨先生、王金銘、施從雲二隊官及其他諸烈士均於此就義焉。餘推窗外望,但見山丘起伏,曉霧迷濛,山田迭翠,狀若綴綿,更無何等遺蹟可憑弔者。他日崇德紀功,應於此建一祠宇,或塑銅像,以表彰之。”
1919年,李大釗在撰寫《五峰遊記》時再一次寫到白雅雨,可見感情之深厚。
灤州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民主革命程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936年頒佈的《國民政府令》對灤州起義予以高度評價:“辛亥光復,發軔於武昌,而灤州一役實促其成。”同時,追授白雅雨為上將。
今天,以“白雅雨”為題名查閱電子文獻時,得到響應最多的一個是“辛亥革命灤州起義主要領導人”,另一個是“李大釗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