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帝制時代中央集權的代表人物,做得好功在千秋,做得不好遺臭萬年的也有。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國有多少皇帝,估計也數不大清楚。大部分皇帝的稱號是無可爭議的,也有一些“皇帝”需要打引號,或是割據自立,或是逝後追尊。不過這不是本文這裡想要討論的。文章的重點還是要講一講那些功績卓越的皇帝,看看這些人對中國歷史和未來的貢獻。
從皇帝們的貢獻來講應該有多個方面。包括國家的統一,民心、文化的認同,疆域的拓展,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制度的建設等。簡單來說,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國家強大,順應歷史的潮流。
首先說說國家的統一。統一這個詞說起來比較簡單、自然。但真要說怎麼樣才叫統一還是有些討論空間的。統一,首先是疆域上的歸一。那究竟多大的疆域算是統一呢?這一點,秦始皇給後世立了個標杆。後世能達到秦朝疆域的,一般可以認為是大一統王朝。再者,在這樣的疆域之外,沒有明顯的,規模相當的,可以與之抗衡的政權。這句話,可以細品品。就各大一統王朝來說,漢朝曾與匈奴對峙,唐朝初年曾受到突厥威脅,明朝北方也一直存在北元殘餘勢力及韃靼和瓦剌。但總的來說,匈奴和突厥的問題在各自的時代都被中央帝國解決。就明朝來說,雖然後期明朝處於守勢,即使發生了土木堡之變,但蒙古高原遊牧勢力基本上沒能威脅到明朝的核心區域。
與之相對應,雖然也有人稱北宋為大一統王朝。但是,北宋存在兩個明顯的問題。第一是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傳統疆域,但是終北宋一朝始終未能收復這一地區。也就是說,北宋的疆域沒能達到秦始皇一統中國時“立下的標準”。而且,西夏立國後,北宋也沒能掌握河套地區。換言之,作為漢人王朝,北宋未能將所有的漢人聚集區納入版圖。第二個問題,是與北宋對峙的契丹政權-遼朝。契丹族,作為一個民族雖然今天已經不存在。但毫無疑問,契丹族人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契丹國立國比北宋還早。契丹在今天是俄國等國家對中國的稱呼。而且《遼史》也是中國正史的二十四史之一。這麼一看,宋遼金時期,更像是第二個南北朝而不是大一統王朝。
民心向北和文化認同是國家統一的另一方面。有些王朝,雖然在疆域上前無古人,但是一直沒能解決民族矛盾和文化認同問題。比如,元朝,雖然疆域遼闊,但是其大部分時期的民族政策不能算是成功的。站在後世來看,將全國人民分成四等,無疑是一個蒙元一朝的政策敗筆。這一政策,加速瓦解了一個曾經超級強大的帝國。相信,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也是以此為歷史教訓的。相反,也有一些王朝在立國後相當注意彌合民族矛盾、南北差異,成功奠定了幾百年的王朝基業。
關於制度建設和經濟發展。必須談談那些澤被後世的制度政策和偉大工程。這裡不得不為隋朝的第二皇帝楊廣叫個屈。後世稱楊廣為隋煬帝,這個諡號,說真的,給的太低了。縱然楊廣好大喜功,喜歡酒色。但科舉制和大運河這兩項,也足以讓楊廣彪炳千古。科舉制,關於起源有多種說法,但是不少史家認為其成熟的推出於隋代楊廣時期。就算不是楊廣時期創立,在他的時期得到完善應該是沒有異議的。科舉制的推出,是古代中國所可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它擴充套件了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人才的流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階級固化,是一個國家良性發展的前提。大運河就更加不必多說了,海洋時代來臨以前,這是中國經濟流動的南北大動脈。隋朝以後,所有王朝,無不得到大運河的福利。
經濟水平的發展,說白了就是老百姓是否能過上好日子。由於時間跨度2000年以上,歷朝歷代的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不能單獨用來評價不同時代的皇帝。另外,科技、文化的發展也與經濟水平有著正相關的關係,經濟好,才會有富餘的人力去發展科技,進步文化。但是老百姓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其實是可以用來評價帝王的治理水平的。歷朝歷代都有治世,雖不能量化,也是作為一個優秀皇帝的加分項。
當然,皇帝只是一個人,當我們在說這位皇帝的功績的時候,也是在說以他為代表的整個團隊。比如漢高祖劉邦有蕭何、張良、韓信這三傑輔佐才建立了漢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評價一個皇帝,還是應該儘量設身處地,再者用發展的眼光來看他。有人說乾隆是個優秀的明君。確實,他也可以說是十全武功。但是放到18世紀的世界,乾隆即使是在國內已經文治武功了,似乎還是錯過了整個世界的進步之勢。再看隋煬帝,他的很多措施在後世看來是非常正確的,但似乎又做得急了一些。
接下來就來一個一個盤點下中國古代的的傑出帝王。就出場順序來說,本想按照歷史時間順序來說,不過還是想加入些自己對歷史的看法。當然也不是按照誰的歷史貢獻大小或者能力來,畢竟不同時代的人有時候很難比較。歷史是後人寫的,每個人對歷史的看法不同也是合理的。拋磚引玉,有討論,有矛盾點,才會有對歷史更好的理解,這也是本系列文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