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少為人知的寧夏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寧夏曆史,我是阿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寧夏風情!
《大銀川傳奇》
小城故事多,但聽我唱和。
唏噓嘆往昔,千秋已蹉跎。
1
韋州故事:
詞條上是這麼寫的: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大明慶靖王朱栴就籓寧夏。以餉未敷,令駐慶陽北古韋州城,就延安、綏、寧租賦。
他在韋州城築王府,重修圍牆,開啟了韋州又一輪的歷史新篇章。
簡單說一下韋州的歷史:
明朝的時候,韋州地域的範圍還是挺大的:北至寧夏鎮(銀川)二百九十里;南至固原鎮(原陝西鎮)下馬房界四十里;西至鳴沙州七十里;東至蒙城驛站七十里。
歷史上,它地處交通要道上,歷來為兵家所重視。
漢朝時候韋州漢代屬北地郡地;唐朝時候,是吐谷渾部的安置點;一直到公元1022年,党項首領李繼遷攻佔韋州,經過李元昊的經營,設靜塞軍司以掌防務,使這裡成為西夏的一個政治軍事重鎮。
縱觀整個西夏時期,它成為宋朝和西夏反覆爭奪的地方。
到了明朝中期的弘治年間,韃靼部落時常又由花馬池(寧夏後衛)破邊牆,經鐵柱泉、惠安堡、韋州、下馬關、豫望城南去固原州(陝西鎮)。這條線路漸成北方韃靼諸部的“入寇總路”,地處中間的韋州的軍事、交通重要性更有所加強。
於是,弘治十年(1497年)設定韋州守禦千戶所,隸寧夏衛。加強韋州的守備。
2
在志書上卻是另一種說法:
韋州的舊城牆建於何時,這個就不是很清楚了。志書雲:“城周廻三里餘,據蠡山之東二十餘里。未藩築自何代名亦未詳。”就是說,慶靖王沒來的時候,蠡山東面二十里多里的這個地方,已經有城牆了。
在北宋張舜民詩《西征回途中二絕》中有提及:
青銅峽裡韋州路,十(去)從軍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將軍休上望鄉臺。
故相傳以為(是)韋州。那時候的韋州地域,就是一個戰場,一個戍邊的苦寒之地,誰願意來啊!
這裡地土高涼,人少疾病。志書上還說:“洪武二十五年,慶靖王建宮室於此,居之凡九年,徙寧夏,以其宜於畜牧故,留群牧千戶所官軍專以牧養為事。池闊二丈深七尺。”
就是說,在洪武二十五年(和詞條有所出入,相差一年),慶靖王在這裡建王府,九年後才遷往寧夏鎮(銀川城)。因為這個地方適合畜牧業發展,所以留下一個千戶所的軍官,在此地專門從事放牧以供給寧夏鎮王府。城池也拓寬了。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都御史王珣奏請築東關關門一城門二。
3
慶靖王在韋州城南門上建有“擁翠樓”,這個樓做什麼用?避暑用地,更是為了觀景而建,在這裡,可以看到(韋)州古八景之一的:“蠡山疊翠”。
他並題詩曰:
《登擁翠樓》-慶靖王朱栴
天際風雲起, 山樹結夕陰。
園林含暝色,笳管動哀音。
邊報軍書急,南來雁信沉。
病懷與秋思, 憀慄苦難禁。
這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的邊塞詩。詩中抒發了作者秋思與傷感的苦悶心情。再美的景在慶靖王心裡,都抵不過那悽愴痛苦的心情。
郎中(官職)徐鍵,登擁翠樓的時候,同樣也寫了一首《登擁翠樓》:
獨上高城興寂寥,西風吹冷景蕭蕭。
山容霜落峰巒秀,天氣秋深草木凋。
翠巘倚空霄漢遠,白雲流水市塵遙。
逸人幽谷容招隱,桂樹新詞好與招。
明朝時候的深秋時節,一幅壯麗的蠡山風景畫透過這首詩呈現在我們面前。
4
慶靖王遷寧夏鎮(銀川)後,他的王府還在,委託內官守護。但是,日漸已經有些荒廢了。一個叫路升的儀賓(王府的女婿)有詩云:
《過故宮》
故宮風物太淒涼,惆悵當年此建王。
繡戶不開金鎖合,蛛絲低拂畫簷長。
玉階寂寂人蹤滅,白草離離輦路荒。
落盡井梧秋不管,半輪新月照昏黃。
那時候,隨著慶靖王的遷徙寧夏鎮(銀川),加上失勢(被削藩)。韋州的王府破敗在所難免。
由於韋州城地處“入寇總路”上,所以這裡也是戰伐紛擾不斷,王府更是沒人顧得上去打理,還時常成為行兵的宿營地。
但是,從詩句裡,還是能夠想象出當年宮室建成時候的那種高宅大院的氣派和雕樑畫棟的輝煌。
5
韋州城不大,但是,裡面主要駐紮軍隊的一些公署和倉庫,像寧夏群牧千戶所,在王府東。慶靖王走後,這裡是當地主要的辦事機構,負責農牧事由。
還有一個韋州倉,這個倉庫有個神奇之處,就是建成以來,竟然一直老鼠都沒有,讓人稱奇!
此外,還有草場,專門備糧草供馬匹使用。
另外還有一個驛站,叫“韋州驛”。
這個韋州驛開始有馬伕十六名,專門為慶靖王府服務,到了明中期,設為軍所,但是不為所願,慢慢地群牧千戶(所)的軍戶都跑光了,這裡就廢了!
至於康濟寺,城隍廟,通明宮,這些建築更是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裡,知道的人已經很少很少。
待續,下集更精彩!介紹你不知道的(韋)州古八景!
敬請關注明朝銀川那些事之29!
這裡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銀川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