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快秋山詩詞七首賞讀:秋空猶勝春光好,一路桃花照馬鞍
雖然在現代氣象氣候學上,以平均溫度作為入秋的標準,公曆十月剛剛進入現代氣象學上的秋天,但是在傳統的節氣與日曆,更加立體,公曆十月應對農曆的九月,是斑斕的晚秋。
為什麼說,傳統農曆節氣將此時段標註為晚秋更加立體呢,因為是有多重指標。
一是以太陽在地面照射角度和軌跡為標準,和現代天文學不謀而合,是太陽越過赤道,不斷向南執行,尚未到達南迴歸線,尚在中間移動的狀態。
二是,此時氣溫有明顯的下降,出現了低溫露水和霜降。
三是,農作物,果樹大面積成熟,進入全面的收穫期。
四是,在景觀視覺上,天空高遠明淨,山林樹葉變黃並進入凋落期,和以往任何時候都明顯有視覺和體感的不同。
晚秋有最濃烈的秋色,田園成熟的金黃,萬山紅遍的斑斕,此時還沒有到真正冬天那種樹葉落盡,山寒水瘦的蕭條,反而是種別樣的絢爛,所以又叫作深秋。深,是深厚隆重的感覺。
此時最適合登高看山,無論是北方的落葉山林,還是南方的蒼翠青山,因為空氣的乾淨,能見度好,都顯出別樣的立體壯闊的風情。
“雨洗高秋淨,天臨大野閒。
蔥蘢清永珍,繚繞出層山。
日落千峰上,雲銷萬壑間。
綠蘿霜後翠,紅葉雨來殷。
散彩輝吳甸,分形壓楚關。
欲尋霄漢路,延首願登攀。”唐朝朱延齡《秋山極天淨》
這想必是在唐朝長安附近的秦嶺山脈,登高望遠。視野極其遼闊。
雨後天空如洗,為巨大的天穹籠罩著山川曠野,一種秋的浩瀚明淨與悠閒。
那麼群山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雨後的樹木簇擁起一座座高山,在雨後,有清新的煙霧繚繞,但一定是那種淡淡的水汽,並不妨礙那些樹木的青翠,反而使得山林更加清美。
當太陽的餘暉打在群山上頭,那山林間的水汽,彷彿收歸在山之間。這不是白雲繚繞那種煙雨之感,這恰恰是雨後秋山在太陽裡漸漸收攏在山谷沉降的水汽,反而更有一種清麗潤澤感。
那麼視覺收回在近處,這身邊的山崖上,秋天的綠蘿在霜後分外明翠,而紅葉在雨後,更加鮮明。
這是接近頂處的山腰,不僅是一覽眾山小,而且還看見了山外的關隘,平原,草地。
在落落太陽的光照下,山下關隘,平原,草地,都在一種絢爛的餘暉裡,視覺更遠更長。
在這樣壯闊的景色的感召下,詩人抬起頭來,欲窮千里目,仰頭再攀登!
這首詩非常現實而有活力,因為是接近山頂時那種心曠神怡的豁然之美,而且詩裡就帶著那種登高的動感和興奮。
“霜積秋山萬樹紅,倚簾樓上掛朱櫳。
白雲天遠重重恨。
黃草煙深淅淅風。彷彿梁州曲,
吹在誰家玉笛中?”五代·馮延巳《拋球樂·霜積秋山萬樹紅》
那麼這首詞,就相對悠閒,看起來是在平原地區的丘陵地帶,江南的丘陵也是一種連綿起伏的狀態。建立在丘陵地帶的樓臺,更多的是供應達官貴人就近的登高望遠。
那山雖然不如北方險峻,但是長天群巒,自有一種江南極目楚天的開闊。
他是在江南著名的景區登高,因為這裡有朱樓亭臺,上面還有簾幕,顯示這裡時常有客人和酒筵。
在樓頭遠眺,近處就是滿山滿谷的霜後紅葉,連綿起伏,在陽光下分外的絢爛,而碧天白雲,在視線的遠方。
但是顯然詩人是有所思,有所懷。因為如此良辰美景,他最喜歡的人,不在身邊。那麼對方在哪裡呢?在青天白雲之外,在遠方。
這裡是江南的景區,因為可以看到樓上有簾子,那通常是為客人逗留,防風禦寒準備,也證明這裡總有豪華或者半豪華的歌舞宴席。
果然,詩人在靠著欄杆,不但可以遠眺紅葉樹林,還可以隨意看到樓下秋深的芳草,此時已經開始發黃,在黃昏裡,有山風吹來,這裡溫度下降,年草色都顯得淒冷起來。
他忽然聽見了隱約的歌曲,從其他地方飄蕩過來。那是掩映在山林中的其他建築吧。
但那聲音經過晚風的吹動,旋律如此熟悉,是唱的什麼呢?
涼州曲,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想必這首歌的旋律豪放加憂傷。詩人忽然聽到這樣的旋律,他是如何想的呢?
他一定是有故人去了北方,在戰場。
有人會說,這難道不是一首思婦詩嗎?但是這首詩寫的可能是思婦的心情,可是哪家的女子,可以深秋深山靠在這裡?這是詩人自己的情懷。是敬慕是擔憂是牽掛,知己如雁去,朱樓錦瑟寒。
“乍晴沙路軟於塵,新看芒鞋更可人。
誰道秋山不宜客,桂花多處勝行春。”宋朝·高翥《秋山散步》
這個真是喜歡戶外運動的高人,下雨之後開始行走秋山,穿的是芒鞋。
有人說芒鞋就是草鞋,這不是窮苦的人家嗎?
但實際行走山路非這樣的草鞋不可,因為城市裡家常的鞋,不耐山中的露水,而且為了美觀會做高底高幫。比如男人的朝靴。而宋朝時棉花並沒有廣泛種植,精細的紡織品做鞋面,當然是有成本的。所以戶外行走,這種天然的草鞋廉價但是必不可少。
哪怕是高官,你想登山,總不會和自己的腳作對吧。
都說秋山不適合旅遊,因為風寒露冷,偶爾登臨是種快意,但是在這裡住幾天,你得考慮很多風險。但是對於喜歡戶外的人,秋山最適合旅遊。
穿著芒鞋,解放了雙腳,在雨後的沙路上行走,腳和沙土那種觸覺更為親密。如果不是還有更高的山路要走,只怕他赤腳踩在沙灘上,要的就是那種撫慰腳板心的軟軟萌萌之感吧。
當芒鞋在沙灘上一步一個親密的腳印,連細沙也努力親吻裸露的腳幫和腳趾,這種舒適的天然之美,怎麼不讓人連芒草鞋都喜歡了呢?
結果山裡更有讓他開心的地方,因為山林的桂花開花,那半原始狀態的桂花,花期更長,香氣更馥郁。雖然秋天許多樹葉都黃落,但是桂花樹不一樣啊,它風雪長青。
在桂花林裡行走,四面青翠的光影,撲鼻的花香,這哪裡像秋天,這是山林的春天呀。
當然這些奇美的景色,是那些困在都市庭院裡的人無法瞭解的,因為他們怕冷,怕蕭條,也怕吃苦。
自然不知道,能夠走遠路的人,腳心會在行走中溫熱,能夠領略秋山的人,秋山回報別樣的春天。
“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時各自一番新。
西風盡有東風手,柿葉楓林別樣春。”宋朝·楊萬里《秋山二首·休道秋山索莫人》
宋朝秋山詩詞寫得最好的就是楊萬里,幾乎首首都是精品。
楊萬里也真是奇人,他從小喪母,但是博學清貧的父親帶給了他一生受用不盡的樂觀,可以說楊萬里的詩給人很多正能量,他總能平和地觀察事物,並且從中找到最美的生機,而且他本人雖然是高官,卻一生真的清廉,這種清廉並非一種刻意,而是真正貫穿了精神和生活,他彷彿是穿越到宋朝,只為告訴人們,人其實可以活得很向上。但是這種達觀就並非老莊的那種虛無,而是在實在的人生和生活中,保有強韌的動力。
不要說秋山容易讓人感覺寂寞和冷清,你看看每個季節,都自然會有別樣的清新,當然需要你領悟發現。
你察覺感覺沒有,秋風也有春風那種點化江山的神奇魅力,這秋天的黃柿葉,這晚秋的紅楓葉,就是被秋風的手拾掇成別樣的春天啊。
“曉日秋山破格奇,青紅明滅舞清漪。
畫工著色饒渠巧,便有此容無此姿。”宋朝·楊萬里《過上湖嶺,望招賢江南北山四首·曉日秋山破格奇》
楊萬里是真正愛著山水奇麗的變幻,並且總能欣賞到不一樣的地方,你順著他的眼睛去看世界,總會發現,原來別有新奇。
早上的秋山,那是不一般的奇麗和美啊。你看那綠的青山,紅的秋樹,在早上太陽裡泛著光澤,更美的是,它們倒映在有朝霞的水中,岸上是曉光閃爍,水中是青紅靈動的漣漪。
就算是最好的畫家,無論他怎麼巧筆,就算是畫出了山水的模樣,也很難描繪那種靈動的美麗啊。
自然之美,除了它本身的力量,無法複製,人類的畫筆總是在真正的山水中,黯然失色的。
就算是油畫又如何,你能描繪靜止,永遠不能描繪流動,就算是攝像機又如何,你能留下那種身臨其境的立體美嗎?
我想過楊萬里是真正熱愛著這個世界,珍惜這個世界的人。我常常想,他一定是鐵了心的穿越到宋朝,要不然如何這樣上天入地愛著一切呢?
“濃淡霜林入望中,天工施巧染秋容。
秋空猶勝春光好,翠葉燒丹綠樹紅。”宋朝·金朋說《秋山吟》
這首類似楊萬里。秋天深深淺淺的霜後樹林,進入了眼簾。
那是老天施展法力,特地渲染了秋天的容顏。
這秋天比起春天更美,那每片翠綠的葉子都在太陽裡煉丹,煉成了樹樹明紅啊。
春天是一種嬌嫩的春花的美,嬌紅粉紅柔韌清新。
而秋天則是一種成熟的美,用歲月和陽光,燒成了萬山金紅。
如果春天是心靈的力量,那麼秋天則是情感和靈魂的厚度,在燃燒。
很多人尤其中年人喜歡秋山秋色,那是因為人生的厚度和自然在一起共鳴。
“萬壑霜飛木葉丹,石橋流水暮生寒。
卻疑二月天台裡,一路桃花照馬鞍。”元朝·鄭東《題李唐秋山圖》
這是一幅題畫。正是秋山秋景的壯美,無數人用畫筆留下眼中心裡的秋天。
當不能遠行的人,看到畫中秋山,也會喚起澎湃的心情。
但這首詩的可愛,在於代入和想象。
這畫面如此雄渾,千山萬壑,都渲染成一片紅色,只有石橋流水,一片清冷,一輪太陽畫在西邊,顯示這是秋山暮色。
可是這幅畫如此大氣,在我眼中看來,怎麼色彩有著春天那種清新?
我遮掉太陽,彷彿這幅畫裡畫得不是秋天,那山巒上層層的紅色,像絢爛的桃花,而山路上向上的人,是二月桃花路上青年,他快馬在深山裡,是要遇見那最美的仙姑吧。
其實這首詩也是讚美了秋景如春,讚美了畫家將秋山畫得仙意盎然的那種美。
是,設若滿山紅葉都看作桃花,這人生的心情,不是在秋山日落了,是在桃花朝霞中啊。這也是致敬杜牧的晚秋之美,霜葉紅於二月花,也是人生的祝福,人生秋色,絢如桃花。
來,寫幾首你看到的山水,珍惜晚秋!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