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金庸先生逝世於香港,享年94歲。
金庸年輕時經歷過戰亂、動盪的歲月,後來做記者,創業,也是備嘗艱辛,吃過苦,受過罪,但金庸性格很好,不管境遇如何,他都可以自我調整,這也是他能夠得享高壽的關鍵因素。
談到金庸的這種性格,我覺得對現在的人們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如果用最簡單的詞語來描述金庸這種性格的話,那應該就是“慢功夫”:
“我的性子很慢,不著急,做什麼都是徐徐緩緩的,最後也都做好了,樂觀豁達養天年。”
我們看很多人都是急性子,想要什麼就希望馬上得到,快遞要快,外賣要快,開車要快,發財要快……
大家都是急急忙忙的,爭分奪秒,唯恐慢人一步。
但為什麼必須要那麼快呢?你比別人快,未必就能比別人得到更多。
金庸是慢性子,不急不忙,照樣成就很大。相反,那些急急忙忙的人,未必有什麼成就。
而且,對將來越樂觀,對現在越有耐心,不管是從養生的角度還是事業的角度,慢一點都是好事。
事實上,延遲滿足是一種非常好的性格、習慣和策略。
如查理·芒格所說,長期來看,能夠延遲滿足的人會活得更好。
芒格認為,追求一夜暴富是危險的。要知道,事物本身自有發展規律,過程或許可以縮短一些,但過程絕不能省略掉。
所謂功不唐捐,板凳一坐十年冷,成功需要點點滴滴的努力、積累。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就曾強調,“所有的一夜成功,都需要花費10年左右的時間。”
比如亞馬遜的成功就是一個長期積蓄能量的過程,沒有長期的“低空飛行”,就不會有亞馬遜的一飛沖天。
我不知道你的追求是什麼,但如果你追求健康長壽,或者事業成功,那你都應該好好修煉自己的“慢功夫”。
在《天龍八部》中,“無名僧”是武功最高的人物,他的功夫是怎麼來的呢?是幾十年如一日,不急不忙,日積月累,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其實,慢功夫和延遲滿足的內涵是耐心,是等待。
這就像是做投資,賺大錢的訣竅不在於頻繁操作,而在於等待——巴菲特、芒格就曾強調過這點,“如果你不願意持有一個股票10年,那麼你連10分鐘都不要持有。”
表面看,那些追求快的人賺得多,但長期來看,他們在盈利的量級上要差很多。巴菲特就告訴貝索斯,要慢慢變富。
“慢”是很高的智慧,心裡不忙的人,自然容易樂觀豁達,不至於胡思亂想,提心吊膽,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他們也就不容易犯急功近利的錯誤。
與延遲滿足相對的是即時滿足,但如我們所見,追求即時滿足的人,只是得到了一時的刺激,他們讓自己成為了消費品,而沒有什麼收益。
要相信,人生在世,真正重要的大事沒有幾件,或者說人生真正的機會就那麼幾次,我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每一天都緊繃著,把小事當大事對待。
金庸小說裡有個功夫叫降龍十八掌,這是金庸從《易經》中想象出來的武功,降龍十八掌裡面有一招叫亢龍有悔,意思是留有餘地,它講究出手留情,只用三分力,七分力留著給對方一個悔改的機會。
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人生不妨慢慢來,每天進步一點,厚積薄發,這樣才能生生不息。
作為金庸小說多年的愛好者,以此文來緬懷老先生。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