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紅樓夢》,最有趣的師徒就是黛玉和香玲。香陵在寶釵的幫助下得以住進大觀園,並在黛玉的指導下開始學習作詞。黛玉的教學一絲不苟,一字一句把握,香玲對詩認真,直到她在夢中讀書。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香玲在第三次教學後就可以開始寫詩了,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不用擔心不是詩。可香玲剛開始學詩的時候,黛玉不肯讓香玲跟陸游學。
陸游是一位多產的詩人。他說自己“六十年有一萬首詩”。詩篇尚存9300餘首,他仍是“中興四大詩人”之一。黛玉為什麼不讓她跟陸游學?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生於北宋,卒於北宋。他成長於南宋戰亂連連、被動挨打的年代。他一次次被貶低,他的志向沒有得到回報,但他的初心從未改變,所以他的大部分詩篇都表達了這種思想。 “我夜臥聽風雨,鐵馬怒目入夢。”、“真名為師,不愧為一千年。”陸游的愛國詩寫得精巧,帶有濃厚的愛國情懷。
可以說,他也有李白的威嚴豪放和杜甫的陰鬱。如果研究他的愛國詩可以作為範本,但他的人生詩卻沒有這麼好的效果。除了流行情詩《柴頭風》、《小樓聽春雨一夜,明朝深巷賣杏花》等幾句,基本無事可做。不是陸游沒有寫抒情詩的天賦,而是他的人生經歷,把寫作的重心放在了祖國和世界上。
人生詩只是一種愛的感覺,好壞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所以這也是黛玉的看法。陸游的詩很膚淺,是香陵不適合學習的最重要原因。學詩畫不同於讀書。讀書講究解脫多益,而詩講究格局和包容。如果你遵循簡單的套路和模式,你將不再能夠創造出具有魅力和新奇的模式。能寫出來的詩,大多不會出錯,也不會講道理。
黛玉的詩清新、自然。她真的很想幫助香玲學詩,所以她不想香玲在她剛學詩的時候就陷入這種死板無聊的模式。而陸游的愛國詩雖好,但都是金鐵馬,大度悲詞。這離香玲的生活太遙遠了。學起來並不容易,你也不必是的,所以最好不要學習。陸游一生的作品雖然很多,但量產的作品不一定好,陸游的詩也很有限。香陵此時才剛剛開始學詩,需要做多方面的優質詩詞積累。黛玉為香陵選擇了頗具代表性的某一風格流派的詩人,其詩詞千變萬化,非常適合作為前期知識儲備。
王維是山水詩人,王維的五字律極好,山水如畫。他的詩在描寫風景時,都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杜甫創作了大量的七言韻詩,內容廣泛,技巧嫻熟。它們是過去的典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他也經常寫愛國詩,但他的詩與陸游有很大的不同。
李白的詩具有浪漫主義的精神,在形象塑造和選材上也很有獨到之處。他的七言絕句和節奏歌曲堪稱經典。除了以他們三人的詩作鋪墊和陶淵明等人的詩作補充外,香陵的詞句積累十分完整。黛玉就是這樣教香菱的。事實上,她也是這樣做的。她讀了其中幾首詩,做了很多註釋。她覺得很好,推薦給了香菱。學詩,先看詩的本義,再看作者的身世,兩者都瞭解後就可以開始學習了。陸游的許多詩歌都反映了他的生活境遇。他的職業生涯非常不令人滿意。
不過,應該是因為秦暉的黑匣子操作,而讓孫山失明。他一直處於一個小位置。秦檜死後,重新開放,被趕出zz中心。可以說,他並沒有真正被重用。熱心報國無處可去,以致於死後深感遺憾。一直沒忘記告訴乃翁。”陸游縱然對山河深情,也難以化解。透明,看得清。“安德廣廈千樓,天下歡喜……我家破土凍死!”杜甫的悲哀不是因為抑鬱,他在乎他的家,他的國家,他的世界。詩不會悲傷,而只會領悟世間的事物。
正是因為她對陸游的瞭解和香玲的命運,黛玉才不想香玲進入陸游的懷抱。自憐、怨恨、不解之情。她要香玲在詩中找到快樂,不以事為樂,不以自己為悲!學寫詩可以拉近與大觀園人的距離,也可以用詩驅散孤獨和遺憾在心裡。作者:酒館說客,本文經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