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老天爺怕嬰兒過早開口說話會洩露天機,那什麼時候才開口說話呢?總的說來,上面先合,下面才能開;下面(腿)開了,上面(嘴)才能開。所以一定是走路以後,嬰幼兒的語言才飛速發展——從生理上講,邁開了步子,會陰得先開了,口才能開。因此小孩說話基本上都是週歲以後,囟門未合時,小孩超靈;囟門一合,後天模式正式開啟,學習也就開始了。
弱而能言
說起“弱而能言”,一定不僅僅是指黃帝“弱而能言”,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弱而能言”。只是小時候的“言”,與長大後的“言”,有大不同。
先說言和語有什麼不同?
“言”是自言,“語”是對話,“弱而能言”是自說自話。嬰幼兒的心靈是面對整個宇宙星空開放的,他並不管大人怎麼想,他可以跟花說、跟鳥說、跟動物說,在他們的眼裡,萬物平等。其實小孩3歲前最靈,大人與3歲之前的小孩一定要多交流,那時候你的生命能量,包括你的智慧,包括你的方方面面可能都趕不上孩子,但我們大人往往自以為是,覺得我們比孩子強大,覺得我們可以隨隨便便對孩子指手畫腳。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李賀7歲便能吟詩作對、莫扎特5歲就會作曲,全憑智力嗎?!如果從《上古天真論》看,小嬰兒,“生而神靈”,此內涵遠比智力要宏大。所以,所謂“三歲看大”,不過是看天性。而“七歲看老”,則是指人至七八歲時,陰陽為之一變,性情也變,但天性是根,性情是枝杈。性情會隨際遇而變,隨氣血陰陽而變,老呢,就是一生際遇的積累。所以,老,與性情相關,但一甲子後,人會重歸天性。
“弱而能言”,有兩個概念:一個是他自己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比如萬物有靈;另外一個是他所言皆真理,比如小孩會經常問一個問題:“媽媽,我從哪兒來?”這個問題,我們長大了從來不問,也許不屑於問,但一旦問起,便已進入哲學領域。這句話是有大智慧的,哲學有三大終極問題——第一,我是誰?第二,我從哪兒來?第三,我到哪兒去?可是你會發現小孩都在問這三個問題,因此說,“弱而能言”,不可輕易帶過,他們言的都是人生的根本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問此,在於先天智慧,大人問此,則糾纏於後天智慧。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覺得小孩無知無識,不值得關注,恰恰是忽略了人生最美妙的感悟階段。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守的是混沌之道,沒有一,也沒有二。可是我們家長慢慢教他什麼呢?比如我們跟孩子會說這是媽媽,這是爸爸,這是姥姥,這是姥爺,這是爺爺,這是奶奶,我們教他們以分別而認知世界,我們教他的,就是分別心。
等他們慢慢長大後又開始修行,修什麼呢?修“無分別心”,你看,又修回去了。人生就是這樣,我們從“天真”到“不天真”,然後再追求“天真”,這就是人類的命運,我們繞來繞去,在螺旋式的擰巴中,在終點求著開始……這一切,說來真是既可悲又壯烈。
關於“我從哪兒來”的問題,所有的孩子應該都問過。我媽就說我是從大水庫裡撈的,我真的會信以為真,而現在的媽媽可以透過一些故事來談論下這個問題,但哪個母親能上升到哲學或宿命來回答這個問題呢?很少。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能有他自己的人生解釋,不要小瞧這一點,只有孩子問“根本”,我們越長大,越不問“根本”,我們更多的時光是在隨波逐流。如果你記錄下自己某一天的言行,你會發現80%都是廢話,都是在敷衍。比如你路上碰到熟人,會問“吃了嗎”這句毫無意義的話。如果他沒吃,你也不會請他吃,所以他也敷衍回答說吃了。不過從這句問候語中也可以發現“吃飯”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我們的謀生就是謀“飯”。
如果某一天我們愣怔了一下,猛然想了下“我們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這就是“知止”,然後就會一步一步的探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