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潔 實習生 吳淑萍 廣州報道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工業機器人的產量,今年1-9月總產量達到26.87萬套,同比去年增長57.8%。
“我在今年年初購買了兩臺自動包裝機,每臺是4萬元,花了8萬元。自從買了機器以後,包裝車間基本可以省六七個人,每天的產量也翻了三四倍。”義烏市朵薇飾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方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據他介紹,由於在疫情之前佈局電商,企業訂單實現國內外激增,但在“招工難”的壓力下,不得不考慮推進智慧製造。
一位智慧製造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未來智慧製造將逐步推進,對於企業主來說,想明白為什麼和如何進行智慧製造是很關鍵的。“智慧製造需要成本,但只要想明白自己什麼時候能把投入賺回來,這都是小問題。”
訂單增長下的自動化浪潮
今年以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製造企業的訂單都獲得不小的增長。
比如,黃方超所在的企業就迎來訂單“大爆發”。“我們企業是醋酸髮飾領域,主要生產各類髮飾品,首飾品如耳環、項鍊等。這次疫情,我們銷售額直接翻了幾番,因為我們是工貿一體,主要的銷售渠道是電商。”
據他介紹,疫情期間他們國內的訂單比疫情前翻了一倍還多,而國外的訂單增長更快。“疫情前,國外訂單佔3成,國內訂單佔7成。疫情後,國外佔4成,國內佔6成,國外有所增加。”
不過,在訂單快速增長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招工。
“公司員工從疫情前的40人左右擴張到80餘人,但是招工一直都很難。現在很多人覺得,自己創業都比打工強,所以手工工廠在人員問題上是最頭疼的。”黃方超說。
蘇州市璟致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蘇州雲之瀾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洪也遇到了招工難的問題。
“目前從訂單來看,國內還是恢復比較快的。但我們遇到了招工難,小公司不可能招幾個人還跑到外省去招,不是說企業給不出高薪,你給高薪也沒用,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了。”歐陽洪表示。
除了招工難之外,有一些企業還遇到“招過來留不住”的問題。比如,一家機械企業的企業主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公司有十幾名正式員工,分成好幾個不同的崗位,但他們發現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經常會熬不住離職。而對於企業來說,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崗位,也經常使用臨時工。
“對於自動化研發裝置公司來說,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崗位應該是組裝,組裝工只需要看懂圖紙即可,這和普通流水線操作工差不多的標準,目前合同制的組裝工人有3個,在企業不景氣需要縮減開支時,這些崗位會被首先解除勞動合同。”上述機械企業主表示。
在方方面面的壓力下,很多企業主開始選擇使用機器來替代相對沒有技術含量的人工崗位。
一家東莞企業表示,他們公司有50多人,一直在逐步推進智慧製造,尤其是一些相對沒有技術含量的崗位,智慧製造的推進很快。“機器也不會抱怨加班的問題,投入20萬進行自動化,半年就可以賺回來了。”
黃方超表示,面對招工難的問題,他們在今年年初購買了兩臺自動包裝機。以前10個人只能包兩萬個貨,現在三四個人就可以搞定五六萬個貨,買了機器不到兩個月,本錢就都賺回來了。後期,工廠會根據實際情況添置自動化裝置來替代人工。
“挖人”與自動化雙管齊下
在智慧製造的浪潮之下,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增長很快。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21年1-9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達26.9萬臺,同比增長57.8%,國內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增速已連續18個月維持正增長。
民生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高增長邏輯包括勞動成本上升疊加機器人工作高效率,機器人換人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定製化開發以及製造業升級背景下,生產企業對智慧化和自動化提升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內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並且透過外延併購提升技術水平和拓展業務佈局等等。
湘財證券指出,2021年9月份,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佔總固定資產投資比例為29.93%,處於2021年以來的頂部區域,顯示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在我國整體固定資產投資中相對偏強,這也是工業機器人前9月份累計增速絕對值保持較高水平的重要支撐。
但是,也有製造企業指出,一些較複雜的崗位還無法進行自動化替代,而且未來對於技術工人的需求在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製造企業希望政府能夠幫忙“挖人”。
“我希望政府牽頭對口相關組織,比如某個季節用工的時候,由政府牽頭組織大型招聘會,因為政府有資源,一些大專院校有相關專業,大家對接一下。”歐陽洪表示。
黃方超表示,從目前來看,當地政府多引進人才就是對當地企業的最大幫助,需要政府多去對接一些外地的高校,多精準輸送一些電商人才。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行動起來。
以製造業大市佛山為例,根據《佛山市推進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發展若干措施》,鼓勵佛山市企業與省內外技工院校簽訂全日制“訂單式”培養協議,培養物件結業到企業穩定就業3個月後,技工院校可申請“訂單式”培養補貼,補貼標準為中級工班2000元/人、高階工班3000元/人、預備技師班5000元/人。
另外,也有企業主希望能夠降低工人“留下”的成本。
歐陽洪認為,招聘了外地工人,還需要讓他可以在城市“紮根”。
“對於外地來的員工,不單是我們企業要承擔,我們給他漲工資,政府要給他補貼。如果只是把人招過來了不管了,工人呆了段時間,看到這房價很高,最後還是回老家了,因為小孩在這讀書不方便,很多工人在這裡賺錢後在老家買套房子,在老家找一份工作。這涉及方方面面,穩定物價、穩定房價都是政府該做的。”歐陽洪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