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評價這部電影:
“狗永遠是狗,人有時候卻不是人!!!”
被禁五年,重歸熒幕,話題不減,爭議不斷……
沒有墮胎,沒有出軌,沒有車禍,沒有一切爛俗的橋段,只有在真實濾鏡下慘白的青春!
它就是曹保平導演的第三部個人作品,豆瓣評分8.2的“國產最佳青春片”——《狗十三》。
一張海報,交代了整個故事的背景基調。
被操控的人生、被修飾的假面、被磨平的稜角……
顯而易見,曹導對於虛偽的成人世界和強勢的父權教育深惡痛絕!
甚至不惜冒著封禁的危險,也要藉著片名一吐為快。
犀利的言辭、批判的主題、社會性思考,象徵著曹保平導演獨樹一幟的個人魅力。
除了過硬的創作功底,曹導對於演員的調教更是有目共睹,堪稱“影帝影后製造機”。
比如,《李米的猜想》中的周迅。
《烈日灼心》中的“男神天團”(鄧超、郭濤、段奕宏等)。
《追兇者也》中的劉燁、張譯。
不難發現,曹保平導演對於黑色犯罪型別電影駕輕就熟。
出乎意料的是,曹導編排的青春片,竟然比犯罪電影更真實、更殘酷、更耐人尋味。
“希望你能看得懂,又希望你永遠看不懂。”
(以下情節涉及劇透,請謹慎圍觀)
正片開始的第一個畫面,360度無死角的純正少女素顏,吊打一切濃妝豔抹、油頭粉面的“偽青春片”。
不加修飾的不僅僅是面容,也代表著本片的敘事態度:真實不做作。
她叫李玩,一個普普通通的13歲女孩兒。
父母離異,父親再婚,李玩一直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受家庭影響,年少的李玩不善言辭,性格叛逆。
李玩從小酷愛天文,但是班主任老師希望李玩把心思放在英語學習上。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下,一切以學科學習為主,這是莘莘學子實現成長蛻變的必經之路。
然而,這樣的“成長”真的合理麼?為了“聽話”而變得“無我”,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呢?
起初,李玩認為這樣的“犧牲”不值得。
年少的李玩雖然無力改變現狀,但是依舊不願妥協,一言一行透露出對爸爸的強烈不滿。
為了緩和父女關係,李玩爸爸試圖透過一隻小狗與女兒和解。
處於青春期的李玩渴望關愛與陪伴,眼前的“小生命”恰好填補了內心的空白。
小狗乖巧伶俐,李玩為它取名“愛因斯坦”。
自此,一人一狗的“狗十三”組合正式成立。
有了“愛因斯坦”的陪伴,李玩的生活添了一抹色彩,漸漸步入正軌……
好景不長,一次外出買菜,爺爺無意間弄丟了“愛因斯坦”。
不出意料,李玩爸爸再一次展示“父權教育”的威嚴,不厭其煩的重複著“要聽話、要懂事”的陳詞濫調。
“你們出去找過了麼?”
眾人低頭,默不作聲,李玩的一句話得不到任何回應,卻又已經得到了答案。
氣憤不已的李玩衝出家門,穿梭大街小巷,奈何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怏怏而歸。
委屈、憤怒、難過、不捨……
或許李玩的家人永遠都不會明白,李玩的偏執只不過是對現實的反感與恐懼:久違的溫暖終究是曇花一現,夢醒了,剩下一個人繼續孤單而倔強的活著。
另一邊,李玩的後媽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我們可以再買一隻小狗,然後告訴孩子已經找到了“愛因斯坦”,事情就擺平了。”
聽起來後媽騙小孩的伎倆十分幼稚,實則卻處心積慮、別有用心。
一方面,這種做法看似糊塗,實際上完全符合“孩子哄哄就好”的傳統教育理念,因此不會受到家裡其他人的反對。
另一方面,後媽非常瞭解李玩的性格。直爽率真的李玩斷然不會接受這樣荒唐的安排,後媽只需在旁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家裡人一定會對李玩有所不滿。
如此一來,自己的小兒子才能在李家穩穩站住腳跟,而李玩被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一步步淪為李家的“邊緣人”。
李玩心中抑鬱不平,深夜買醉,遲遲不歸。
久未出門的奶奶擔心孫女安全,獨自外出尋找李玩,不慎走失。
醉眼朦朧的李玩剛到家門,正巧碰到一臉嚴肅的爸爸準備出門。
毫不知情的李玩當著爸爸的面,肆無忌憚的大口喝酒,不屑的神情似乎是對家裡所有人的無聲控訴。
“換狗事件”愈演愈烈,矛盾在所難免,“大戰”一觸即發。
這一次,李玩“失算”了。
暴怒的爸爸沒有耐心再“說教”,反手打碎酒瓶,全然不顧李玩滿手的鮮血,粗暴的拖拽李玩上車,一同出門找回了奶奶。
(全片重頭戲,李玩“成人”的第一轉折點)
剛剛回到家的爸爸,心中壓抑的怒火徹底爆發,不顧他人勸阻,大聲呵責李玩的任性與冷漠,甚至動起了手,強壓著李玩的頭,逼迫李玩向爺爺奶奶道歉。
受到驚嚇的李玩幾次三番想要逃離現場,可是瘦小的身軀又如何抵抗強壯的爸爸,體力上不可以,思想上也是一樣!
最終,李玩低了頭,道了歉,哭了好久……
滾燙的淚水摻雜著誤解與委屈,一點一滴劃過被偏愛的假面,消逝在炙熱的青春……
“換狗事件”之後,李玩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
她接受了假冒的“愛因斯坦”;
她聽取了老師的建議,隱藏了內心的牴觸,認真學習英語;
她開始主動與爸爸聯絡,修補父女關係……
放下自我正是“成長”的開始,而弟弟的突然出現,徹底剝奪了李玩與青春和解的最後機會。
生日宴上,高朋滿座,熱鬧非凡,眾人圍繞著年幼的弟弟,交口稱讚。
角落旁的李玩顯得格格不入,只能用微笑掩飾尷尬。
這一刻,李玩徹底放下心中執念。因為她明白,自己已經不再是家庭的中心。
只有變成大人期許的模樣,才能得到更多的關愛與重視。
多麼可笑,孩子放棄自我、戴上假面的原因,竟然是為了“爭寵”。可,誰又不是呢?
為了強化矛盾,突出諷刺效果,後半段劇情如何發展,不言而喻。
後媽借題發揮,以“愛因斯坦”嚇到弟弟為由,執意讓爸爸把狗送到狗肉店。
李玩苦苦哀求,卻還是無可挽回。
但,她忍了。
聚會上,“熱情”的叔叔向李玩介紹著酒店的招牌菜——紅燒狗肉。
李玩遲疑了一秒,立刻恢復微笑,一邊說著“謝謝叔叔”,一邊夾起狗肉,“細細品嚐”。
後媽一臉吃驚,不敢相信。
大街上,李玩和表姐意外發現了最初走失的“愛因斯坦”。
李玩矢口否認,轉身離開。
“我好怕它認出我來,幸好沒有。”
看慣了歡喜團圓的結局,很多觀眾對影片的結尾並不滿意。
有人厭惡虛偽的成人世界;
有人反感醜陋的性別偏見;
有人痛恨死板的教育制度。
關於青春,古今中外流傳下來的名言警句,全都是讚美與希望。
或許沒有美滿的結局,只有無盡的遺憾,這才是青春最真實的模樣。
看完全片,我不禁思考:這一句粗口,究竟包含了多少的不滿與憤慨!
在我看來,大概有三層意思。
遺憾的是,很多人看到了“第三層”,卻選擇視而不見……
對於教育“權威性”的批判思考
所謂教育的“權威性”,即父母師長不容違背的教育準則。
具體來講:
老師的“權威性”:學業為重,分數為重,影響學習的行為不可為。
家長的“權威性”:聽話為重,懂事為重,忤逆父母的行為不可為。
值得深思的是,片尾有一處弟弟滑冰的戲份。
瘦小的弟弟始終無法掌握滑冰的技巧,一次又一次摔倒。
反觀爸爸媽媽和助教老師的反應,冰冷的面容沒有絲毫波瀾,只有嘴上不停的催促:自己站起來!
與此同時,我們重新回到文章開始的影片海報。
注意看,其實爸爸的肩膀上也有一隻手掌!
很顯然,每個人都無法擺脫被“權威”控制的人生,自上至下,自老至少……
當然,事無絕對,我相信總會有人打破“權威”,掌控自己的人生。
只不過“做自己”太難了,相比而言,做一個被“權威”控制的傀儡更輕鬆、更簡單。
對於社會陋習的憤懣不平
整體來說,《狗十三》並不是一部“純粹”的青春電影。
它更像是一個丟入生活的放大鏡,將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又或是刻意躲避的一地雞毛放大百倍,無比真實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除了青春片中關於“成長之痛”的永恆話題,《狗十三》還包含更多寫實的社會思考。
比如重男輕女、酒桌文化、人性冷漠、偽善、敷衍等等。
重男輕女
敷衍
庸俗不堪的酒桌文化
無論是臺詞設計還是場景佈置,曹導對於社會陋習的抨擊簡單直接、強而有力。
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全片還有大量的隱喻鏡頭。
曹導試圖用隱晦的方式引發觀眾思考,強化情緒表達,最終達到振聾發聵的效果。
比如,老師在教室打蝙蝠的那場戲。
很多觀眾認為這場戲前後銜接並不連貫,可有可無,莫名其妙。
實際上,老師和同學對於“打蝙蝠”態度恰好反應人性的冷漠,即對生命的漠視。
不知何時起,我們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與之相對,生活中並不缺少發現不堪的眼睛,而是缺少直面陋習的勇氣和耿直率真的靈魂。
對於生而為人的無可奈何
很多觀眾第一次看完《狗十三》,腦海裡迴盪的就一個字:氣!
有人討厭後媽愛耍心計;
有人討厭爸爸虛偽敷衍;
有人討厭李玩忘記初心;
有人討厭老師因循守舊;
有人討厭爺爺奶奶重男輕女;
有人討厭親戚朋友見風使舵。
可是,當我再看第二遍的時候,我沉默了。
看似堅強的爸爸,全片流過兩次眼淚:一次是情緒失控打了李玩後的自責;一次是看到李玩如此“懂事”後的心疼。
至於爺爺奶奶“重男輕女”,電影給出的答案,似乎也並不絕對。
“愛因斯坦”走失的那一天,爺爺正在給李玩買最愛吃的螃蟹。
李玩尋狗,鬧得家裡不可開交,唯一願意慣著李玩的人也是爺爺。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還有灰色地帶。”
法律是邊界,道德是規範,容於二者之中的人或事,不應以好壞二字去論斷。
就好像《狗十三》裡面的每個人,他們都做過錯事,但不是十足的惡人;都有過好心,但也算不上十足的善人。
年少的我們也曾幻想,會有一個被支援、被理解、被認可的人生,可殘酷的現實給了我們狠狠一記耳光……
感同身受和將心比心是人性最大的謊言。當你渴望被理解的同時,你又是否能理解他人呢!!!
假如李玩能理解爸爸的為難;
假如爸爸能理解女兒的偏執;
假如爺爺能理解孫女的委屈;
假如,沒有假如!!!
生而為人,不被理解是宿命。
我想,這就是曹導片名那句“粗口”最終的含義吧。
就好像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偶爾對於工作會有所抱怨,但是迫於生計,發洩過後還是要繼續埋頭苦幹……
不過,生活總是向前的。我們雖然做不到完全理解別人,也做不到讓別人理解自己,但是我們可以儘可能為對方考慮。
如果我們能夠多想想“他/她需要的”,而不是“我想做的”,各自退讓,各自包容,各自改變,或許有一天,沒有人再需要戴上偽善的面具,麻木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