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沂蒙小調”:從李林、阮若珊到宋守蓮

《沂蒙山小調》是由抗日戰爭時期抗大一分校文工團李林和阮若珊藉助山東逃荒到東北要飯的調子為基調獨立創作的《反對黃沙會》改編而來。當年兩位年輕人是受文工團長袁成隆的安排,在現在的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的一塊大石頭上寫成的。歌詞如下:

“人家那個都說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好風光。

青山那個綠水多好看,

風吹那個草低見牛羊。

自從那個起了黃沙會,

家家那個戶戶遭災殃。

牛鼻子那個一吹嘟嘟的響,強人那個青人上山崗。

硬說俺那肉身子能擋槍炮,

誰知道子彈穿過見閻王。

裝神那個弄鬼把人害,

燒香那個磕頭騙錢財。

八路那個神兵從天降,

要把那些害人蟲消滅光。

沂蒙山的人民得解放,

男女那個老少喜洋洋。”

歌曲寫好後,李林就左手拿著底稿,右手拿著呱嗒板兒,在下白石屋西面的山坡上唱給同志們聽,讓大家提意見。那通俗、易懂、生動的歌詞,美妙動聽的曲調和她那風趣的表演,一下子就扣住了每個人的心絃,博得了陣陣掌聲。沂蒙山區的費縣白石屋村成為了最早唱響《沂蒙山小調》的地方。

1940年8月1日,抗大一分校在垛莊慶祝“八一建軍節”演出時,日寇突然進行偷襲。校長周純全指揮校部安全突圍,敵人撲空後又遭我軍主力部隊和遊擊小組聯合打擊,倉皇撤離,校部勝利返回垛莊。李林和阮若珊對《反對黃沙會》重新修改,在保留前兩段歌詞的基礎上,將反對黃沙會內容的段落改為抗日的內容,易名《沂蒙小調》,並彙編入《垛莊戰鬥組歌》中。

在抗大一分校召開的垛莊戰鬥祝捷大會上,由阮若珊獨唱的《沂蒙小調》,受到廣大軍民的熱烈歡迎。並迅速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等地區廣泛流傳。

1953年秋天, 山東軍區文工團要到青島、煙臺一帶巡迴演出。在準備演出曲目的時候,時任文工團副團長李廣宗,樂隊指揮李銳雲,研究組組長王印泉三個人商議,要給早在渤海軍政文工團時就以擅唱民歌出名的女高音演員王音璇,增加一首民歌風味濃郁的歌曲。他們對已經蒐集到的民歌進行了一番篩選,最後選中了一首當時不知作者的《沂蒙小調》刪節版。認為這支歌曲調優美,節奏明快,只是歌詞不夠完整,只有兩段,給人有頭無尾的感覺。於是由李銳雲、李廣宗、王印泉三個人重新記譜,在已有兩段歌詞的基礎上又補寫了下面兩段歌詞:

高粱(那個)紅來(哎)豆花香,

萬擔(那個)穀子(哎)堆滿倉。

咱們的共產黨領導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這樣以來,使四段歌詞融為一體,既完整妥帖,又充滿詩情畫意。王音璇在演唱時不僅聲音甜美,親切自然,而且極富鄉土氣息,讓人聽起來十分過癮,並在山東迅速傳唱。

1964年,華東地區舉行民歌會演時,山東莒縣民歌手韋友芹用她那甜潤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調》,受到陳毅和其他中央首長的稱讚,歌曲迅速紅遍全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首“山東民歌”已蜚聲國內外,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優秀民歌”。

上世紀八十年代,山東歌手王世慧三次進中南海懷仁堂向中央領導彙報演出。沂蒙山裡的農民歌手宋守蓮,唱著這首歌在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獲得無數掌聲。

《沂蒙山小調》是一首由李林、阮若珊原創的歌曲,雖經過幾次改編,但曲調變化不大,並保留最動聽的歌詞,與一般意義上的民歌相差甚遠。將其定為“山東民歌”,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創作者的著作權,有點令人遺憾!

民歌一般是經過廣泛的群眾性的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沂蒙山小調》不同,它創作的時間、地點、人物非常清晰,歌詞在不同時期雖有改變,但改編人員也十分明確,不具備民歌的典型特徵。

那為什麼把它定為民歌呢?

 小編查閱了有關資料,發現最早將《沂蒙小調》定為民歌的出版物是1949年5月27日在上海出版發行的《民歌集》。 由於戰爭年代條件所限,《沂蒙小調》的原本、修改本、改填新詞本都未能正式出版。經過多年戰爭環境下的口頭傳唱,只關注曲調和歌詞內容,不再關注作者。並且歌曲的名字也越叫越不規範。因此,1949年由陳曼鶴編輯、陳一虹發行、美樂圖書出版公司印製的《民歌集》(中國之部)時,將《沂蒙小調》的詞曲作者定為無名氏。從此,《沂蒙小調》也就變成“民歌"了。

  1953 年,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李銳雲、李廣宗、王印泉,就是按照1949年版《民歌集》中的無名氏創作的《沂蒙小調》刪節版,改編成《沂蒙山小調》的,自然也歸成了民歌。

 阮若珊是參加過“一二·九”學生運動的新時代女性。是具有剛烈詩人氣質的歌詞作家,在創作《反對黃沙會》歌詞的時候,她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滿腔熱忱地道出了沂蒙父老鄉親對家鄉山水的深情和愛戀。在後來對《沂蒙山小調》眾多的改詞、填詞中,均完整地保留了《反對黃沙會》的前兩段歌詞,沒有變更。

  而曲作者李林多少年來,一直不計名利地信守只要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廣大群眾喜愛,那就是無上榮光。幾十年間,他始終不肯站出來為自己的辛勤創作進行創作權主張,也助推了這首歌曲的民歌化。

但歷史是正義的人們寫成的。1999年9月26日,中共費縣縣委、費縣人民政府在白石屋村,召開有臨沂市黨、政、軍領導同志、特邀的原抗大一分校的老校友、上海與山東兩地的抗大研究會代表及當地人民群眾代表一千多人參加的大會,隆重地舉行了《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紀念建築群揭幕典禮。重新確定了阮若珊、李林的《沂蒙山小調》創作地位。在白石屋村頭,立上了由當年的文工團長袁成隆題寫的“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碑刻一座。

在《沂蒙山小調》詞曲碑上雕刻著詞作者阮若珊,曲作者李林的名字。《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建成了博物館,成為旅遊風景名勝區。這兩位藝術家雖然都已經離開了我們,但阮若珊、李林創作《沂蒙山小調》的故事,卻感染著一批又一批中外遊人。

當然唱紅一首歌,除歌曲本身的詞曲外,還離不開歌唱家的藝術再創造。《沂蒙山小調》誕生後,除原創阮若珊在演唱方面的貢獻外,還與王音璇、韋友芹、王世慧以及仍然活躍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為遊人演唱的宋守蓮等幾代藝術家的不斷努力是分不開的!

我們向已故《沂蒙山小調》原創人阮若珊、李林致敬!向為《沂蒙山小調》的傳承發展做出貢獻的所有藝術家致敬!

分類: 情感
時間: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