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九月來了,進入了最美好的季節。京城各大博物館館藝術館推出了豐富展覽,有“兩彈一星”精神展、有歷代人物畫特展,還有梁思成誕辰文獻展......展品新穎、風格迥異,約上三五好友,一起來打卡吧!
協同創新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
偉大事業產生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主辦的“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於2021年9月2日13:00起在國博南6、南7展廳對公眾展出。
無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曆史上,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餘年的輝煌歷程中,“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重大歷史事件。它既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集中體現,也是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歷史見證,極大地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極大地增強了國防實力,奠定了國家安全基石;塑造了新中國嶄新的大國形象,顯著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策劃推出的以“兩彈一星”精神為選題的主題展覽。由於此次主題展覽涉及領域廣泛且專業性強,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等20餘家相關機構給予展覽大力支援,彌補了國博館藏的不足,各方大力合作成就了這一主題展覽。
展覽透過110件(套)文物、藝術作品和模型,510張圖片,以及影像影片和多媒體觸控式螢幕等多元展示手法,重點展現在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和堅強領導下,廣大研製工作者在艱苦條件下創造的非凡人間奇蹟、在拼搏奉獻中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以及“兩彈一星”偉業對國家安全和國際戰略格局產生的深遠影響,充分體現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深刻揭示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和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展覽時間:9月2日13:00起展出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南6、南7展廳
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
“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於9月1日至10月31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展出,展期兩個月,共展出珍貴畫作76件。“林下風雅”指的是幽居林泉的高士及其軼事、雅趣,畫史上將描繪這類題材的作品歸為人物故事畫。
一幅幅作品不像“證件照”,更像是一位位歷史名人的工作照或者生活照。北宋的《聽琴圖》舊傳為徽宗作,實為其御題畫院畫家作品。畫面中,趙佶與臣工蔡京等調琴賞樂,圖上還有御題瘦金體書“聽琴圖”三字。南宋李唐的《采薇圖》卷展現了“首陽高隱”故事。畫面裡,伯夷、叔齊在林泉間席地對語,粗服草履,面容清癯卻目光堅毅,象徵著中國文人的忠貞守節和隱逸精神。
展覽時間:9月1日至10月31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
棟樑——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週年文獻展
攝影:霍夢曈
梁思成(1901年-1972年)是我國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建築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在其誕辰120週年之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推出“棟樑——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週年文獻展”。
攝影:霍夢曈
作為首個梁思成個人展,共展出362件圖紙、手稿、著作早期刊本和影像資料,展示了他求學與歸成、書寫中國建築史與破譯“天書”、城市規劃與文化遺產保護等多方面主題,完整展現一代建築大師求學、治史、規劃與保護、建築設計、教書育人的一生。
攝影:霍夢曈
據策展人蘇丹介紹,把展覽現場設計成一個墓園,把梁思成一生的成就呈現在不同墓碑之上,使它們成為墓誌銘的一部分,就是讓參觀者換一個視角去追憶歷史,緬懷這位自由穿行於古今建築的大師。
攝影:霍夢瞳
展覽時間:8月10日—10月20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7-8號展廳
永珍歸一:黃成江攝影作品展
“永珍歸一:黃成江攝影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展,向大家呈現了一個豐饒多姿且激情澎湃的自然影像世界。
攝影:霍夢瞳
本次展覽共展岀攝影作品111幅,是黃成江先生多年來創作的一部分,其中《大地》系列20幅、《樹》系列20幅、《荷》系列30幅、《海角》系列41幅。作品創作主題從北大荒廣漠肥沃的黑土到西域戈壁頑強的胡楊,從純潔無瑕的荷蓮到搏擊浪濤的海鷗,視野由極目遠望趨向俯身近觀,從細微透視又返回廣袤無垠。鏡頭的前後反轉遞進不僅反映了他從宏觀到微觀的不斷求索,更展現了他不固步自封,不斷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
攝影:霍夢瞳
黃成江先生出生於黑龍江雙鴨山,16歲“上山下鄉”到了北大荒,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成為滋養他成長的沃土,是他尋求藝術真諦的起點。他19歲與攝影結緣,早期作品採取現實主義手法,透過鏡頭表現了他青年時在北大荒的風土人情。作品多以黑白、強反差的語言,展現了三江平原廣闊的天地和繁忙作業的人群,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影像檔案。他從1971年開始涉足攝影藝術領域,在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攝影歷程中,至今創作不息,作品盈千累萬。20世紀80年代初,他在美術和攝影的貫通方面的嘗試,乃是一種跨媒介的視覺藝術實驗,難能可貴。1981年黃成江從北大荒調到北京。隨著閱歷的逐漸豐富和視野的寬闊,他對生命的理解和對自然的敬畏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其藝術手法也逐漸融進浪漫主義的色彩。
攝影:霍夢瞳
展覽時間:7月30日—11月7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
第二屆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
知者創物——第二屆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暨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二屆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展示近270件/組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全國範圍內公開徵集遴選的優秀工藝美術新作以及部分知名藝術家的特邀作品。
這些作品堅持“心手合一”的創作理念,關照棲居地環境和民族習俗等特質,融合新技法、新材料和新創意,既注重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又注重現代美學的藝術表達,系統深入地詮釋了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不僅使古老的媒材和工藝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美人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的最新嘗試和探索。
展覽時間:8月24日起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8、南9展廳
美育芳草——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傳承展
金秋九月,國家大劇院與中央美術學院聯合策劃舉辦“美育芳草——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傳承展”。此次以美育為主題的大型展覽,為觀眾呈現中央美院老中青幾代藝術家的兩百餘件藝術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素描等豐富的門類,集中展示了中央美術學院幾代人在造型藝術領域的研究創造和學術傳承,講述央美百年辦學的“美育之路”,傳遞美的情懷與追求。
展覽分設東、西兩廳。東展覽廳“大美之藝 崇德力行——中央美術學院老先生及教師作品展”,集中展示了百餘件老一輩美術家、美術教育家的作品,側重體現美院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傳播。
在作品中,可見老一輩藝術家以西潤中、不懈探索,以西方寫實主義改良中國傳統繪畫,逐漸形成了立足本土,借鑑外國現代美術教育經驗的教學模式。徐悲鴻、常書鴻、吳作人、孫宗慰、董希文、艾中信、宗其香、李斛、韋啟美、周令釗、戴澤、鍾涵、詹建俊、靳尚誼等中央美院的老一輩美術家,以紮實的功底、尚德的情懷、雋永的品質,如同一座座燈塔指引著一代代的藝術家前行。
西展覽廳“丹青不渝 守正創新——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教師及學生留校作品展”,集中展示了百餘件青年教師和學生作品,體現出後輩對前輩教學的繼承與創新。
春風澤芳草,美育潤無聲。2021年9月1日-10月10日,只需一張國家大劇院參觀票,你便可步入展廳欣賞中央美術學院經典力作與優秀作品,從中感受美的內涵、價值與力量。
展覽時間:9月1日-10月10日
展覽地點:國家大劇院東、西兩廳
“迎冬奧”奧運文化主題系列展覽
“迎冬奧”奧運文化主題系列展覽在玉淵潭公園和天壇公園同步推出。系列展覽透過櫥窗、展板等載體,集平面展示和多媒體互動為一體,系統地介紹北京冬奧會申辦籌辦歷程和比賽場館、賽事專案等知識,以及冬奧常識、冬奧歷史、全民助力冬奧等內容,是對冬奧文化一次全面、集中的展示。
市民透過觀看展覽,可以在短時間內全面瞭解冬奧基本知識和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成果。本次推出的兩場展覽是系列展覽的首次亮相。此後,系列展覽還將在其他市屬公園和全市機關、學校、社群、鄉村陸續推出。
展覽時間:8月8日起
展覽地點:玉淵潭公園和天壇公園
百年科學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科學家貢獻事蹟展
9月3日,“百年科學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科學家貢獻事蹟展”在國家動物博物館正式開展,展期預計3個月。
展覽分為4個部分:“科學救國,開創先河”“科學報國,砥礪前行”“科技興國,發奮圖強”“科技強國,追求卓越”,透過講述秉志等科學先輩在中國開拓動物學研究的事蹟,展示幾代科學家為中國近現代生物學、動物學奠基與發展付出的不懈努力與傑出貢獻。
該展覽的一大亮點在於,許多有百年曆史的珍貴動物標本首次亮相,其中包括來自京師大學堂、靜生生物調查所、北平研究院等機構的一批傳世珍品。
展覽時間:9月3日起
展覽地點:國家動物博物館
來源 | 北京旅遊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