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奧黛麗·赫本
文史公曰:問題家庭,問題少年;天資聰慧,才華橫溢的少年、肆意妄為的浪子,放蕩的美國文學怪才;14歲發表文章,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奠定卡波特文學大師地位;22歲拿下歐·亨利文學獎。從此成為文壇閃耀的新星;巔峰之作《冷血》,轟動全美;他是美國二十世紀最為著名、最具有明星效應,同時又是最飽受爭議、最被嚴重詆譭的作家;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唯有兩位傑出的小說家真正在美國家喻戶曉,那就是海明威和他;尖酸刻薄的毛姆也稱譽他為“第一流的文體家”;杜魯門·卡波特同夢露是好友。
“我是個酒鬼。我是個吸毒鬼。我是個同性戀者。我是個天才。即使如此,我還是可以成為一個聖人。”他說。
卡波特的作品既有海明威的動人肺腑之情,又具有菲茨傑拉德的魅力。他後期的境況和這兩位美國文學家有共同之處—酗酒、沮喪、文學創作力的衰竭;卡波特的小說地理跨度大,覆蓋了美國大部分地區,描繪了各個階層的人物生活,也刻畫了善與惡、慾望、正義與犯罪等人性。
第一次讀到英文版的卡波特作品時,它讓我深嘆自己沒有寫作的才能,所以我在二十九歲之前都沒有試圖寫小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卡波特1924年出生於新奧爾良。
由於母親是個“少女媽媽”,生下他時才17歲,所以卡波特出生不久就被寄養到阿拉巴馬州的親戚家寄養。四年後,這位年輕媽媽與丈夫離婚。
9歲才被改嫁到紐約的母親及有錢的繼父正式收養。
他天資聰慧,5歲能文,12歲作文比賽獲獎,但17歲卻從高中輟學,在社會上闖蕩。
從17歲起在《紐約人》、《大西洋月刊》等刊物上發表文章。
1946年,卡波特憑藉短篇小說《米利亞姆》(Miriam)獲得了歐·亨利小說獎。
1948年,卡波特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別的聲音,別的房間》,敘述一個13歲的男孩反常的早熟的故事。,該小說旋即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
1951年寫了中篇小說《草豎琴》。《草豎琴》是卡波蒂最具自傳色彩的名著,描寫三個畸零人——一個孤兒和兩個古怪的老太太決定退出殘酷的現實世界,隱居到一所樹屋上的故事;小說文筆優美、情感細膩、格調悽婉。
同年,他以短篇小說《花房》第二次獲得歐·亨利小說獎。
發表《草豎琴》後的十年間,他試驗多種手法進行創作。
1958年,發表的一部描述一個放蕩不羈的男人在紐約追求名譽地位的小說《蒂凡尼的早餐》,使他成名。小說和電影的成功,讓卡波特名利雙收。紐約社交界持續不退的高溫熱情環繞著卡波特。
這一時期,他還試驗創作他本人和託姆·沃爾夫、諾爾曼·梅勒共同寫作稱之為非虛構性的小說。第一部是《繆斯們受人傾聽》(1956),記敘美國表演民間歌劇《波吉和貝斯》的黑人歌舞團1955年訪蘇的情況。
1946年,1948年,1951年三次獲歐·亨利紀念獎。1959年他獲得美國文學藝術院創作獎。1964年被選為該院院士。
1960-1966年,他以6年時間,實地調查堪薩斯城兩名兇手謀殺人的案件,以一種對兇手和謀殺人一概不表同情的態度寫成巔峰之作《冷血》,轟動全美。《冷血》成了六十年代現象級作品。《冷血》出版後迅速榮登暢銷書第一位,這本書也被翻譯成25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它創造了一種嶄新的紀實文體。時效性、可讀性、文學性,方方面面,堪稱完美。與這一次成功相伴相生的,是卡波特對“犧牲”佩裡的自責,以至於終生無法為自己的殘忍而釋懷。
隨後幾年,卡波特都被認為是美國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作家。根據這部作品拍攝而成的電影也被劃入經典之列。
他贏得了普遍的讚揚,使“非虛構性小說”頓時成為一種紛紛受人仿效的文學形式。
無論是文學還是影視,卡波特透過自己的行動完成了幾個世界性的不朽創作,收穫了名望與金錢。他自己還參演了電影《怪宴》。
此後,他更沉溺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他舉辦盛大的化裝舞會,在電視上頻頻露臉,不停地透露自己下一步寫作計劃,卻始終沒寫出東西來。
此外,他還寫了許多有關上層社會和藝術界人士的生活報道,收成一集題名為《狗叫:知名人士和禁地》(1973)。1966年,他發表了一部回憶幼時生活的作品《一次聖誕節的回憶》。
1975至1976年,他根據日記和親友來信寫成的真人真事的報道,題名為《應答的祈禱者》。後因這些被報道者表示抗議,指責他辜負了他們對他的信任,於是停止發表。
1979年,在《老爺》雜誌發表非虛構短篇小說《炫耀》,筆法生動活潑。
1980年,出版短篇小說和非小說集《給變色龍聽的音樂》。
晚年的卡波特,並未有所悔改,甚至更加不知節制。
1984年8月25日晚,卡波特因用藥過度猝死於女性友人家中,享年59歲。
代表作《蒂凡尼的早餐》與長篇紀實文學《冷血》。
杜魯門·賈西亞·卡波特(英語:Truman Garcia Capote,1924年9月30日-1984年8月25日),本名杜魯門·史崔克福斯·珀森斯。美國作家。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