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佳靖
編輯 | 黃月
《不負責任的自我:論笑與小說》
詹姆斯·伍德是當代最受歡迎的文學評論家之一,從首部文學評論集《破格》開始,他總能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發現文學作品的魅力,無論所讀的是已被束之高閣的經典文學,還是新近出版的當代作品。他曾提出“歇斯底里現實主義”,立場鮮明地批評那些“不惜一切代價”追求作品生命力的“大部頭、野心勃勃的長篇小說”。面對當今英美文學批評界愈發受意識形態主導的發展趨向,他主張在批評中對文學進行審美探求。
近日,伍德的多部批評文集再版,包括《破格》《不負責任的自我》《小說機杼》《私貨》《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和《真看》。其中《不負責任的自我》曾入圍美國圖書評論獎,伍德透過對當代歐美純文學作品的評點,饒有趣味地討論了“文學與笑和喜劇”這個少有人觸及卻頗具價值的文學命題。他也對當紅作家,如弗蘭岑、品欽、奈保爾、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書中還收錄了伍德攻擊“歇斯底里現實主義”從而引起爭議的著名檄文。對於任何關心現代小說的讀者來說,本書都是必讀之物。
《夜遊神》
孫一聖出生于山東菏澤曹縣。《夜遊神》收錄了他近年來寫的五個中短篇小說,雖然風格各異,但故事發生的背景大都在曹縣以及這個縣城位處的更為廣闊的平原,可以說是一部曹縣故事集。讀者從故事中固然能窺見一座縣城的物是人非,見證生活在其中的微小眾生,但相比其他同類主題作品,孫一聖的小說呈現出一種不為目的所縛的自由流淌的狀態。小說裡的人物總是影影綽綽,物事也不甚分明,最終留在人們心中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種生活的狀態。
在孫一聖看來,人本身是一潭深淵,只有透過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狀態才能窺見一點真貌,這也是小說中真實感的來源。正如他所說:“寫作小說的過程,是漫長的拉鋸戰,很難保持真,那些廉價的道理或者情感很容易乘虛而入,墮入虛假的泥沼。因此,小說寫作中需要時刻警惕……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只要有真,生活裡俯拾皆是洞見。”
《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女性主義?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指出,“女性主義絕不是弱者試圖變成強者的思想。女性主義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本書是繼《厭女》《父權制與資本主義》在中國出版之後,上野千鶴子又一部探討女性主義的新作。相比以往較為艱深的學術著作,這本書如題所言,是一部面向普通讀者的普及讀物。
在書中,上野千鶴子與日本漫畫家田房永子以輕鬆幽默的對談形式,圍繞現代女性所關心的核心問題展開了討論。可貴的是,二人都從自身經歷著手,將女性主義放置在個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訴我們女性主義不僅關乎女性,更關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對於普通人不熟知的術語和歷史背景,書中都做出了詳盡的註釋。田房永子的漫畫更幫助讀者由淺入深地理解女性主義的內涵,學會如何以女性主義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戀、育兒問題。
《金斯伯格訪談錄:RBG給未來世代的聲音》
1959年,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從法學院畢業。當時,女性僅佔美國律師人數的3%,聯邦上訴法院中沒有一名女法官。但金斯伯格沒有因為身為女性就放棄職業夢想,在擔任法學教師和婦女權益律師多年後,1993年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後從未停止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作為一個“異見分子”,她捍衛兩性平等,堅決主張婦女有墮胎的權利,是美國最具影響力也最富爭議的自由派法官之一。
《金斯伯格訪談錄》的作者傑弗裡·羅森是美國國家憲法中心負責人。他與金斯伯格相識於一次電梯間的邂逅,因為對歌劇的共同愛好建立了聯絡,由此開啟了一段二十多年的友誼。在書中,羅森以概述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回顧了金斯伯格法律生涯中代表性的案件判決,揭示了她對性別、種族和極化政治的時代之思。她追求平等和正義時的深思熟慮,面對美國司法時的坦率鎮定,以及在生活細節中對他者的溫情關懷,無不讓人為其魅力所折服。
《迴歸家庭?家庭、事業與難以實現的平等》
本書探討了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如何看待迴歸家庭的全職主婦。20世紀60年代,“快樂的家庭主婦”是西方媒介中婦女的主要形象,到了20世紀70、80年代,這一形象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頭髮飛揚的婦女形象”——婦女們開始將追求事業成功和照顧家庭相結合,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選擇辭職”,返回家庭,似乎她們在獲得公共空間的地位後,已經可以自主選擇要成為家庭主婦還是職場女工。
本書作者沙尼·奧加德卻指出,職業女性最終迴歸家庭看似出於自願,實則沒有選擇。在書中,她訪談了35位英國倫敦的全職媽媽,她們離開職場的平均時長為8年。她們成長於女權運動覺醒和日益興盛的新自由主義浪潮之下,雖然比過去的女性實現了更多自身價值,卻沒能迎來家庭關係內部社會性別地位的平等。性別歧視與職場天花板阻斷了她們的事業上升空間,而高強度的母職則要求她們獨力承擔育兒和家庭事務,為愛付出免費勞動。
長期以來,家庭內部的性別問題不被看作重要的公共議題,奧加德的論著則展現了特權階級婦女在家庭內部的結構性壓抑與沮喪,以及這一群體如何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結構以及就業常態的限制。
《在陰影中綻放:中國日本繪畫史上的女性》
在中國和日本的藝術史中,我們很難找到女性藝術家的身影;如果有,她往往會是某位男性藝術家的妻子。據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中國藝術史學者班宗華的觀察,長久以來,藝術史學者認為中日藝術傳統是男權主義的,偶有妻妾一時得名,不過是對東亞藝術男性本位傳統的點綴,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中日曆史上活躍著許多女性藝術家,她們為東亞藝術的持久不衰帶來了重要影響。
本書旨在糾正過去藝術史研究中的偏見,為讀者呈現那些投身於藝術卻被人遺忘的女性,譬如中國清代女畫家柳隱、陳書,日本的池玉瀾、“祇園三女”等。多位學者系統地論述了中日繪畫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女藝術家的藝術經歷與創作風格,也為人們瞭解中日古代社會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形態和審美標準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中國漫畫:再次發現中國》
《人民日報》的漫畫增刊《諷刺與幽默》創刊於1979年,如其標題所言,諷刺與幽默是這份刊物最大的特色。漫畫的內容往往貼近大眾生活,從社會問題到家中的鍋碗瓢盆,讓人們在捧腹大笑的同時反思人生。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該刊彙集了中國漫畫家華君武、丁聰、方成、英韜、徐鵬飛等人的作品。《諷刺與幽默》可以說是中國漫畫的重要陣地,它的歷史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同步,它也由此成為時代的忠實記錄者。
《中國漫畫》一書從《諷刺與幽默》中精選出了350餘幅漫畫作品,讓我們有機會回顧近四十年來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革、行業的發展變遷,以及社會中的大事件。譬如,在華君武的漫畫大作《桃酥得冠軍》中,一塊餅將一塊磚打得粉碎,事實上是漫畫家在諷刺改革開放初期,鄉鎮小企業的野蠻發展帶來大量劣質產品,食品行業和建築行業雙雙質量不過關的幽默。如今看來,中國經典漫畫的魅力或許已不在於漫畫家的創意與畫工,而是它們對於過去時代的深刻印記。
《混凝土:一部文化史》
混凝土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一種建築材料,但在現代建築史上,人們對混凝土的態度卻褒貶不一。本書不是一部透過混凝土去認識歷史的材料史,而是將混凝土視為一種有歷史的材質。在學者阿德里安·福蒂看來,混凝土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物質,過去一百年來,政治家、企業家、攝影師、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都曾利用混凝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反過來,透過對混凝土的考察,我們也能看到一個信仰與反信仰、希望與恐懼、渴望與厭惡的無常世界。
在書中,福蒂探討了混凝土如何改變了我們對自然、時間以及物質的理解。在全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混凝土與政治的工具性關係格外引人思考。從德法兩國的混凝土地位之爭和巴西的民族獨立性探索中,我們都能看到建築材料如何成為國家文化霸權的符號。時至今日,混凝土上仍殘留著西方價值體系企圖用一種建築材料主宰世界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