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國學經典《弟子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出門一定要告知父母,歸家一定要稟報父母。居住的地方要安定下來,工作的地方不要經常變動。
這句話和我們上一篇講的“晨則省,昏則定”有類似的勸誡,這是提出的又一日常生活中為人子女者需要注意的生活細節。“出必告,反必面”,雖然聽起來麻煩,但其實這樣的要求只是為了讓父母隨時瞭解自己的行蹤,讓父母安心。
今年五一勞動節,本來闔家幸福團圓的日子,但是河北一雜技學校的4名未成年男孩在成都演出時集體出走,學校老師尋找多日未果,家長也從老家貴州趕往成都尋找孩子。7日13點20分左右,記者詢問他們的老師知道找到了失聯的4名孩子。詢問四個孩子得知,他們認為學校培訓、練功太苦,於是商量著偷跑回家。沒錢在外面亂闖亂吃,好在被平安找到。家長應該慶幸沒有被壞人拐賣,沒有被罪犯推入河中,同時應該反思,是不是平時對孩子逼迫太緊了,沒做好心理疏導和教育。小孩子是不是也應該反思呢?出門不告訴家長,要知道這世界上是有很多光照不到的地方。若你出了什麼意外,父母是會後悔一輩子的。
而“居有常,業無變”,則是號召為人子女者要時常陪伴在父母身邊,工作、居住的地方不要離父母太遠。因為兒女沒有穩定的工作,居無定所、四處漂泊會讓父母牽掛擔心。
《論語·里仁》中說道: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說若家中有父母,那兒女一定不能去遠方,即使迫不得已一定要去遠方,那也一定要有不得不去的理由並且要將這個理由解釋給父母聽,以期獲得父母的理解。“因為在交通和通訊非常不發達的古代,如果兒女遠遊那可能三年五載都很難聯絡和有訊息。從前車馬很慢,書信也很慢。因此,那時的遠遊就代表著相隔天涯海角。而家中父母一般都年事已高、身患病痛,甚至可能會突然遭逢不測,如果沒有兒女在身邊,父母會非常無助又可憐的,所以不遠遊也是給父母一個依靠。
歷史上也出現了不少為了陪伴在父母身邊而放棄遠方高官厚祿和榮華富貴的孝子。傳說中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包拯,年少時就頗有孝名。據說包拯28歲就高中進士,當時被安排在大理寺工作,後來皇帝讓包拯到江西任知縣。按照那時的傳統,官員到外地做官,官員的父母一般都會跟隨著一同赴任。但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再加上故土難離,他們不願意遠離家鄉隨包拯到江西去。所以,包拯那時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自己單獨去江西赴任為官,二是留在父母身邊,放棄這次做官的機會。當時的包拯選擇了後者,他放棄了這次做官的機會,選擇留在父母身邊陪伴他們。很多年以後,包拯的父母相繼過世,包拯在無數鄉鄰的勸說之下,才重新入仕為官。他們不僅在心理上認同“父母在,不遠遊”,還在實際行動上積極地去做好這一要求,用一個子女的切實行動向自己的父母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子女遠行,猶如一個風箏,隨風飄搖,漸行漸遠,終於消失在父母的視線裡。儘管父母手中捏著一根思念的線,可是線那頭的風箏已經飄搖在九霄雲外了。這一別,可能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一生都難得再見一面。父母望眼欲穿,卻又能如何呢?《傅雷家書》每個年齡段讀起感受都不同,想著傅雷夫婦他們也會哭泣,為著兒子的遠行,為著兒子的身影消失在他們的視線裡而淚如雨下。他們也會索要,當然不是索要金錢,儘管有一時期生活困難,稿費也很少,但是考慮兒子他很難,所以就希望孩子過得好就行。他們索要的是孩子定期的回信,希望孩子寫的再詳細一點,篇幅再長一點,好讓父母透過這唯一的聯絡方式感知兒子的成長再多一點。他們作為爺爺奶奶會給小孫子織毛衣,做衣服,看著大洋彼岸郵寄回來小孫孫的照片,愛不釋手,喜上眉梢。思念這一天天長大的小孫孫,卻不能夠抱在懷裡表達一下親暱之情,天倫之樂變成了最奢侈的東西。
傅雷夫婦真的就像人世間千千萬萬普通的父母一樣,關心子女的飲食、起居、交往、學習、愛情、事業……他們會嘮嘮叨叨,也會反覆叮囑,甚至會牽腸掛肚。正如那句話:“兒行千里,夢想在更遠處;父母擔憂,永遠在原地守候。”若子女有條件回到父母身邊,就儘量回來,多讓父母開心,也是我們能做到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了。若真的夢想在遠方,那就時常給父母打個電話,打個影片,定期回去看看,口頭說的永遠趕不上實際做的,讓他們知道我們心裡很惦記他們,我們是風箏,你們手中的那個線就是牽掛之線,無論飛的多遠,家永遠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