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是雲朵的青山漸遠,鄭州越來越近,高聳的水泥森林,在下午的陽光下看上去有點荒涼,巨大的玻璃窗反射著夏季太陽刺目的陽光,在伏牛山住了一個多星期,青山如夢,白雲悠閒,滋養雙目。她自己也沒有想到,一眼看到住了二十年的城市是這種感覺。青青開始緊張,甚至噁心。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不習慣大城市的生活呢?
《王屋山居手記》
青青,原名王曉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資深媒體人,十年前,她主動申請,前往地級市濟源做駐站記者。濟源是河南最小的地級市,因修建小浪底水庫而建市,前有黃河,後有王屋山,山環水繞,美景秀麗。在那大家都忙著“晉級”的時候,她挑了個小地方,順流而下。申請透過,她從鄭州前往濟源,居住在王屋山下。王屋山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出處,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青青在王屋山一呆就是五年,寫下散文、遊記和隨筆57篇,整合的《王屋山居手記》出版了。
大自然是現代生活中最好的滋養
“嘿!你別走,我給你一天時間,回去好好想想。”時間雖然過去了十年,青青仍然清楚記得領導讓她在周口市與濟源市之間選擇時,聽到她堅定地選地域更偏,體量更小的濟源時的驚詫。領導是好意,覺得既然下基層,就應該去一個大地市,新聞資源多,更能出成績。
而青青憑著直覺選擇了濟源,是因為周口市是豫東平原市,除了一望無際的麥田,莊稼別無其他。而濟源雖然小,但有山有水。王屋山在唐代是全國最重要的道教中心,被唐玄宗定為“第一洞天”。帝王師的司馬承禎就在王屋山下陽臺宮修道,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在王屋山上的紫微宮學道,大詩人李白曾經二上王屋山,“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第二次上王屋山,司馬承禎已經逝世,他在陽臺宮的牆下寫下了“山高水長,物象萬千,非有老筆,清壯何窮。”
《王屋山居手記》
從小隨祖母在南陽鄧州的鄉村長大,大自然如同溫厚的母親一樣,給了她無盡的滋養。她在自然的懷抱裡自由自在,隨性成長。她上樹下河,在田野上奔跑,與院子裡小貓小羊說話,青青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祖母的家在村子最西頭的田野裡,好像是被整個村莊所拋棄,那時父母都在遙遠的洛陽,身邊的叔叔與伯伯在不同的城市裡求生,這個被大樹與田野包圍的房子裡只有她與漸漸老去的奶奶。當然,還有阿黃,那隻忠實的黃狗,大花,那隻可愛的花貓,脖子裡掛著鈴鐺的三隻小山羊,一隻褐色肥胖的母雞帶著一群吱吱喳喳的小雞。一個小女孩歪在草叢裡,好像在聆聽土地的心跳,頭頂上兩隻小鳥向著遠方飛去。
那時,她經常在槐樹林下草叢裡,呆呆地看著天空,蒿草的香氣包圍著,慢慢睡著了。
青青筆下寫道:“大自然就是自由自在,空山流水,花開花落。老梨樹想開花就開花,想結果就結果,今年春雨好,就開得繁密一些,如果天氣過冷,就開得少一些。那些小鳥兒,小蜂子,想飛到哪裡就飛到哪裡,想和誰戀愛就和誰戀愛。天上的雲彩也是想變成什麼形狀就變成什麼形狀,想下雨就下一場雨。”
《王屋山居手記》
青青童年時,沒有姐妹,因為與村子住得遠,也沒有夥伴,天天就在植物中打滾,和小羊,小貓睡在一起,和草叢裡的七星瓢蟲說話,和柳樹上的花天牛還有椿樹上的花豆娘玩,玩累了,就躺在菜地裡睡一覺,大黃狗總是來拱醒她,蝴蝶們落在她頭髮上,醒來照樣在原野上玩。這樣的經歷其實造就了她,她說自己是個地道的野丫頭,心性自由寬廣,對自然懷有母親般的感情。
青青熱愛閱讀,她最喜歡讀陶淵明的詩、蘇軾的詞,她對寄存山水間的生活心生嚮往。過去,媒體工作是繁忙的,白天是在人群中光亮的記者,晚上是個孤獨的寫作者。這樣的生活讓她覺得恍惚,好像遊離在現實之外,精神是孤獨的。
《王屋山居手記》
“這種孤獨是寫作者沒法擺脫的,也可能是因為有這種孤獨,你才會強烈地渴望寄情山水、寄情文字,希望透過文字來消解孤獨。”被孤獨侵襲,一個人蝸居在單人房間裡流淚的日子漸漸遠去。王屋山在後,前有黃河,依山而居,臨河聽船,閒時約上三兩好友往山裡一走,好不愜意。
青青開始享受孤獨了。
筆名源於喜好的青山碧水
也許是天性,也許是童年的經歷,青青更喜歡獨自待著,或者是和植物和小動物待在一起。
青青
青青坦言,與人相處,內心經常是緊張的,不自由的。惟有到了大自然裡,自己還原成了一個小女孩,一個野丫頭,與植物們心意相通,完全能聽懂風裡那些樹葉或者花朵的話語,大自然亦父亦母,亦師亦友。
2017年,她被調到三門峽當駐站記者。三門峽是地級市,與濟源挺像——黃河穿城而過,小秦嶺雲霧繚繞。
青青作為駐站記者,按照工作慣例她可申請調回總部,但她不願意。住在邊城,經常去山裡走走,與她而言是一種幸福。
今年,她54歲,居住在租來的房子,悉心打點著自己的小窩。她說:“在這裡是暫居,但從更長遠時空來看,人類在地球上也是暫居。人就要順應自然,活在當下。”
青青
筆名青青,是青山如夢的“青”,是碧水翠微的“青”。青青說,自己也不是隱者,只是選擇住在小城市,要說有什麼不同,便是清晨聽鳥鳴,抬眼賞綠樹,三兩天就往林間去走一走。她希望自己像唐代的詩人王維一樣,奔走在長安與輞川之間,心遠地自偏,廟堂與山林若隱若現。她說,人世間許多事情都會變化,或者讓人失望灰心,只有大自然從不讓人失望,永遠給人力量與滋養。大自然是最可靠最無言的老師。
紅星新聞記者|陳謀 實習生|張麗蘋
編輯|段雪瑩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