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取經是靈山大業,是如來為擴大佛教集團影響力而提出的戰略,由觀音菩薩策劃和組建團隊,具體落實人則是唐僧,他們都是佛教集團的成員。
孫悟空可以說是唐僧最得力的助手,但有一個問題,取經途中遇到困難,孫悟空經常向天庭求助,卻反而很少求助靈山,這是為什麼?
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只有三次上靈山求助,但遇到這三個困難時,他最初都沒打算上靈山求助。
第一次上靈山求助是金兜洞那回。金兜洞的妖王是青牛精,他是太上老君的坐騎,因手中金剛琢威力無敵,孫悟空不是他的對手,只好求助眾仙。但一開始,他並沒有去靈山,而是求助天庭,只因天庭眾仙也不是青牛精的對手,才上靈山求助。
第二次上靈山求助是真假美猴王那回。這一次,孫悟空起初也沒想過上靈山求助,他寧願跑到龍宮求助老龍王,也沒想過去靈山。最後到地府求助時,在地藏王菩薩的指引下,才上靈山求助。
第三次上靈山求助是獅駝嶺那回。獅駝嶺的三當家金翅大鵬雕法力高強,孫悟空不是對手,只好來到靈山,但並不是向如來求助,因為他誤以為唐僧已被金翅大鵬雕吃了,所以上靈山希望如來放他回花果山。知道如來告訴他唐僧還活著時,才轉而向如來求助。
有人認為,孫悟空之所以寧可上天庭,也不上靈山求助,是因為天庭和靈山的時間流速不同,天庭一日凡間一年,而靈山一日凡間幾十年,到靈山去一趟,沒準兒凡間一過去好幾年,唐僧早就遭遇不測。
這種說法當然不符合原著。孫悟空上靈山求助,不過走一趟而已,而且他又有筋斗雲,能耗費多少時間?如果真的耗時很長,孫悟空先後三次向靈山求助,唐僧也不會安然無恙。
孫悟空之所以不上靈山求助,與唐僧無關,而與取經大業本身有關。
取經是一場考驗與修行,它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只有歷經磨難、戰勝磨難,才能領悟佛法的真諦,才能培養出化解磨難的智慧,才能真正成就正果。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場成就正果的考試。
這場考試有八十一個題目,出題人是誰?毋庸置疑是如來。既然如來是出題人,孫悟空遇到難題,能向出題人求助嗎?
所以,在孫悟空僅有的三次上靈山求助的經歷中,有一個共同點——走投無路。無論是金兜洞那難,還是真假美猴王和獅駝嶺之難,孫悟空都是在自認為走投無路,不上靈山求助,取經大業就會中途夭折的情況下,才選擇求助靈山。
孫悟空很少向靈山求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與人情世故有很大關係。
取經途中很多妖怪,比如九靈元聖之輩,都是天庭集團的人。天庭集團的人,當然由天庭集團收拾更合適,如果向如來求助,天庭集團當作何想?如來多半也不會出手相助。既然如此,孫悟空當然不會自討沒趣,上靈山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