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創作看似很難,但有時寫詩只是抒寫心情,並不需要有淵博的知識,也不一定要懂得精深的道理。正如陸機在《文賦》中所言,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
詩歌追求含蓄和情景交融,詩人在大自然中獲得創作靈感,並即興而作,有時雖然不符格律,卻顯得渾然一體,甚至令人啟迪深刻。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佳作,清新自然,構思新巧,後兩句更充滿理趣。
詠菊
明代:丘浚
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丘浚,字仲深,別號海山老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景泰五年進士,歷官國子臨祭酒、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等職。丘浚學問淵博,熟悉當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覽不輟,著述甚豐,同海瑞合稱為海南雙璧。
詩人自幼好學,學識深博,他喜歡藏書,還精通醫術,也是嶺南著名醫家。詩人在閒暇時也經常外出賞遊,這首詩就是作者在一次遊玩過程中的即興之作,抒寫了對菊花的憐愛之情,同時也充滿理趣。
詩人晚年隱居故園,生活閒散,卻很充實。除了讀書創作、與朋友切磋詩文,他還喜歡養花種草、泛舟江河。這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詩人也悶在屋裡好幾天了,於是便趁著秋高氣爽的天氣外出散心。
詩人悠悠緩行,一路上秋色宜人,整個夏天的努力終於在秋天裡看到成就,不僅果實累累,而且色彩繽紛,令人心曠神怡。大自然在秋天收穫滿滿,詩人也在這美好的季節放飛心情,捕捉靈感,抒寫傳世佳作。
他走不多久,就遠遠地看見了一片樹林,更聞到了一陣陣幽香。詩人非常好奇,於是加快步伐走到近前,這才看清是一簇簇璀璨綻放的菊花。“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詩人心情愉悅,於是張口就來了兩句。
首句描寫菊花的外觀,一句中寫了三種顏色,展現出花兒的多姿多彩。而“新妝”二字,採用擬人手法,彷彿她們是一個個仙子,嬌柔豔麗,美不勝收。
才子停下腳步,駐足欣賞。雖然曠野中秋風寒涼,清晨的露水還未全部消散,卻更顯出花兒的清爽和柔嫩。秋天是內斂的時節,可是菊花卻顯得毫不矜持,她大膽地怒放,更在西風中盡情搖擺。
詩人飽讀詩書,他也吟誦過很多描寫菊花的詩篇。丘浚喜歡元稹的“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也讚賞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過詩人卻只用了簡單的兩句話,抒寫了自己的感受,“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才子似乎在自言自語地說,枝頭一片燦爛美景,更可憐她們並非只為重陽節而綻放。古代習俗中,每到重陽節,老人們都要登山賞花,尤其是賞菊更是佳節中的保留節目。
作者並沒有刻意追求語句的新奇,也沒有運用典故和傳說,只是用自然清新的話語,表達了心中真切的情感。但是這兩句卻在無意間託物寄興、借景言情,看似毫無奇語異辭,卻充滿天籟自鳴機趣。
再細味後兩句,更充滿理趣。野菊生長在荒郊,雖然沒有園丁的精心呵護,也經常遭到風雨的摧殘,但也無須聽人們的任意使喚。而那些花園中培育的花兒,看似嬌妍無比,其實卻盡顯奴氣,似乎都是為了迎合人們的目光而開放。
這樣的野菊自開自落,從不俯仰於人,也讓詩人“可憐”。因為她們即使在野外的狂風中,寒蕊凋落,但依然清香斷續。正因為其自然淳樸,也更能顯出各自天性,所以才會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