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歡迎的孩子,往往自信、陽光、有修養,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
這種能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習得。父母給孩子什麼性格,孩子就什麼命。
作者 | 番茄媽
前幾天,我請幾個老同學聚會吃飯。
其中一個老友梅子正好接她開學上高一的兒子小凱放學回家,便一起帶了過來。
大家落座後,我把選單先遞給小凱挑選。
出乎意料,他只點了2道非常樸素的冷盤。
印象中,我記得他從小就很愛吃魚,便疑惑地問他為何不點一道魚。
一開始小凱還不好意思說,後來在我的追問下,才吐露:
原來,因為今天是我買單,所以他不好點太多,想把更多的選擇權留給我。
聽聞,我心裡暗暗讚歎這孩子想得真周到。
後來,每上一道菜,小凱都會非常自然地和服務員說聲謝謝,然後等大人們先落筷了他才去夾。
如果有誰哪道菜沒吃到,他還會主動幫忙夾菜。
短短一頓飯下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有素養、有禮貌、為別人著想等多種美好的特質。
怪不得以前總聽梅子凡爾賽,說小凱這孩子從小到大在學校裡都很受歡迎。
我不由得對梅子敬佩萬分。
那天,我和她暢談了很久,向她請教育兒心得。
才發現,原來小凱優秀的秘籍 ,就藏在童年時期父母的一言一行中。
那一年,小凱3歲。
有次,媽媽給他買了一袋美味的零食。
“寶貝,媽媽可以嘗一口嗎?”
小凱點點頭。
“哇,這個好好吃哦!媽媽好開心!你把吃零食的快樂帶給了媽媽,媽媽是因為你才這麼快樂的!”
小凱感覺很自豪“咦,原來我分享的不是零食,而是快樂啊”。
後來,媽媽帶他下樓玩小汽車,周圍還有幾個其他的小朋友。
“寶貝,你玩玩具的時候是不是很快樂?那如果你把玩具分享給小朋友,他是不是也會因為你變得快樂呢?”
小凱點點頭,很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起來。
從那時候起,小凱學會了主動分享。
那一年,小凱4歲。
有次,媽媽獨自帶他乘坐高鐵去姥姥家。
小凱一路上很興奮,不停地用腳踢著前面的座椅,結果引起了前面乘客的不滿。
媽媽批評了他幾句,並讓他跟前面的乘客道歉。
結果小凱不同意,小嘴一扁,嚎啕大哭了起來。
前面的乘客見狀,忙說沒事沒事不用道歉。
可媽媽卻嚴肅地對他說:
做錯了事情要說對不起,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而且你這樣哭鬧,吵到了全車的人,那我們只能下一站就下車,並且以後也再也不出門了。
小凱聽聞,哭聲逐漸減弱,最後哽咽著道了歉。
不縱容孩子,讓孩子習得規矩和教養,就是媽媽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傘”。
那一年,小凱5歲。
隔壁搬來了一個小女孩叫小花,軟萌可愛,小凱很喜歡和她一起玩。
某天,他在外面草地踢球,渾身髒兮兮地跑回了家。
媽媽咳嗽了一聲:
“聽說隔壁小花最喜歡和乾淨的小孩一起玩了...”
小凱:媽媽,我們馬上去洗澡好不好!
晚上,小凱偷懶不好好刷牙。
媽媽:“小花那天跟我說,特別喜歡你笑起來的一口大白牙。”
那天晚上,小凱認認真真刷了3分鐘的牙。
翌日,媽媽撿起他丟在地上的臭襪子:
“唉,小花一定不知道你在家裡到處亂丟襪子,要不然下次見到她...”
他羞紅了臉:“媽媽,你別說了,我現在就去洗襪子”
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從那時起,小凱漸漸養成了乾淨、整潔的好習慣,而且自己的衣物基本都是自己洗,幾乎沒讓媽媽操過心。
那一年,小凱6歲。
有次中秋,大家聚在家裡吃團圓飯。
菜已經擺滿了桌子,人也陸陸續續落座。
小凱已經餓了,迫不及待地上桌,還一連夾了幾塊自己喜歡的雞翅到碗裡。
媽媽敲了敲他的筷子,溫柔又不容拒絕地說:
爺爺奶奶不動筷子,我們就不可以吃哦!
而且,你夾了這麼多雞翅別人吃什麼呢,你有沒有考慮過別人呢?
小凱放下筷子,慚愧地低下了頭。
飯桌上,母親特意為每個人的碗裡都夾了一塊雞翅。
那天,爸爸因為要加班沒有趕上團圓飯。
媽媽還特意用盤子盛出一份乾淨的飯菜,放在旁邊留給爸爸。
並且叮囑他,以後不管哪個家庭成員回來晚了都要如此對待。
小小的餐桌,也是人生與江湖。
只是簡單的一頓飯,卻讓小凱明白了禮貌,尊重和為別人著想的體貼。
那一年,小凱7歲。
有天放學後,媽媽帶他去常去的樓下小店吃晚餐。
結果那天他的食慾不好,麵條剩了一大半。
結賬時,媽媽笑著跟老闆說,你家麵條真好吃,可惜他今天生病了,都沒吃多少。
小凱很疑惑,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特意解釋一下。
媽媽只是淡淡地說:
與人相處,一定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
久而久之,小凱漸漸明白了,原來自己的一個舉動可能會影響到對方的心情。
後來,他也會有意識地多為別人考慮:
管別人借了一雙鞋上體育課,他會特意把鞋子刷乾淨再還給他;
別人考試失利時,他會真誠地安慰:我看到你這段時間的進步了,這次考試只是意外,相信你下次一定行;
有不會的題請教了別人,他也會主動給別人買一支雪糕作為答謝;
......
許多孩子都願意和小凱交朋友,覺得和他相處很舒服。
大概就是因為他有著一份難得的同理心吧。
那一年,小凱8歲。
十一小長假,一家人在一起商量去哪玩。
爸爸說想去周邊自駕遊,媽媽說想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度假。
最後,媽媽詢問小凱的意見。
他說:“都行啊,聽你們的。”
媽媽嚴肅的說:“不要說都行,你是家庭的一員,你的意見對我們非常重要。”
於是,小凱想了想說:“我想去黃山看看,看看到底是不是像課本里提到的那樣巍峨陡峭。”
沒想到父母湊在一起嘀咕半天后,竟然表示支援他的想法,還鼓勵他負責這次旅行的全程攻略:
從行程路線,到交通安排、酒店預定、吃飯、花銷等全部都由小凱來做主。
在父母的尊重和放手下,小凱變得越來越自信、有主見。
他和同學們相處的時候也敢於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立場堅定,擅於溝通,很容易就贏得了別人的信任和認可。
那一年,小凱9歲。
有次週末吃完早飯後,媽媽神秘兮兮地召開了家庭會議;
她掌心向外,掏出一把紙團,說讓每個人抽2張,有驚喜。
小凱興致勃勃地抽了2張,開啟一看,嚯,上面分別寫著:
“打掃廁所”、“全屋拖地”
爸爸和媽媽則分別抽到了“全屋掃地、擦玻璃”和“清掃廚房、擦拭傢俱”
媽媽笑著宣佈:
“今天是大掃除,你們都是家庭的一員,每個人都要擔起責任來,誰也別想偷懶;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以後就抽籤決定吧!”
小凱無奈,只好跟老爸在媽媽的督促下熱火朝天地打掃了起來。
從那天起,這個“抽籤”傳統,就在家裡的每週末延續了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小凱不僅掌握了各種勞動技能,還慢慢變得更有責任和擔當。
那一年,小凱10歲。
那年春節,一家人回外婆家過年。
結果回家時正好趕上大暴雨,飛機晚點,所有人都被困在了機場。
周圍不少乘客都在抱怨、唉聲嘆氣,打電話訴苦,甚至去找工作人員理論。
媽媽卻一臉雲淡風輕,拉著父子兩人找了一處角落坐下。
寶貝,我們可能一時半會走不了了;
不如我們一起玩個遊戲好不好?咱們三個人成語接龍,輸了的人要接受其他人的懲罰。
於是,三個人在角落裡玩得不亦樂乎,2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小凱甚至有點意猶未盡。
平日裡,父母在家也很少發脾氣。
有次,小凱忘了關電熨斗,差點把床單燒著。
媽媽沒有責備他,而是叮囑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使用,還帶著他去超市買了新的床單。
受到父母情緒穩定的影響,小凱待人也很溫和,很少和人發脾氣,遇到問題從不抱怨,而是想著如何去解決。
那一年,小凱11歲。
有次週末,媽媽帶著他和閨蜜一家聚會,約在了市中心的一家餐廳。
打車過去大概需要30分鐘,媽媽卻特意距離約定時間40分鐘就從家裡出發。
小凱不解。
媽媽語重心長地說:
凡事提前到,對別人來說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重視;
何況,世事難料,提前10分鐘出發,也是給自己留了一定空間,以防遲到呀。
小凱這才頓悟。
從那以後,他變得對時間更加敏感。
不管是上學、考試、還是跟同學聚會、他都會提前10分鐘出發,再也沒有遲到過。
那一年,小凱12歲。
他的成績一般,在班級只排中等。
可是,在小學最後一年的班委評選中,他卻憑著高票當選為班長。
畢業前夕,同學們都熱衷於寫同學錄留念。
在小凱的同學錄“印象&留言”欄裡,滿滿地寫著:
謙遜有禮,溫和,相處很舒服,有責任感、樂於助人...
很榮幸認識你,希望能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很喜歡你,將來想成為像你這樣的人...
回家後,媽媽翻看著小凱的同學錄,調侃道:
“誒呦,沒想到我家兒子這麼受歡迎呢!”
小凱莞爾:“媽,這不都是你這麼多年的功勞嘛。”
媽媽聞言,笑容如三月的春風盪漾在臉頰,溫暖又燦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某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我們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
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
但每一個溫暖、陽光、乾淨、高情商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
他們生來都是一張雪白的畫紙;
需要靠家長一點點耐心去勾勒、去塗抹,才能讓那些美好的特質漸漸清晰、明朗,成為照亮他一生的火種。
點個贊吧,願我們都能用愛與耐心點亮孩子,陪伴他們破繭成蝶,成為在人群中閃閃發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