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的四大名著為《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當在最初的時候,其實是有六大名著的說法,除了以上這四部以外,還有《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這兩部。
但為什麼後來六大名著直接縮成四大名著,《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為什麼會被踢了出去?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雖然四大名著或四大奇書的說法依舊是主流,但關於六大名著的說法也確實是存在的。
只可惜在建國後,很多出版社為了響應國家提高國民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質的口號,紛紛選取一些經典名著湊成系列,一起打包出版,而這個時候四大名著或六大名著就是最好的選擇。
可既然一起湊成系列出版,那必定是同一種類型的書比較好,《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等屬於長篇小說,而《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雖然篇幅也足夠長,但裡面卻是由一個個單元故事所組成的。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就顯得有點不太搭配了。
而且由於宣傳唯物主義思想的需要,建國後是不允許成精的,《聊齋志異》裡面都是一些關於妖怪的故事,很明顯就不太適合宣傳。而《儒林外史》則擁有廣泛的對於封建的批判,也不太適合青少年閱讀,所以有關於六大名著的說法就逐漸被四大名著給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