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庭教育理念,都是在忽悠家長,小心上當
原創 闞兆成 泰安家校共育
家長愛學習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學習正確的知識,如果學習接受了一些錯誤的東西,就會導致行為的偏差,因此,錯誤的學習不如不學習。
01
XX比YY重要
成長比成功重要,成人比成績重要,經歷比名次重要,鼓勵比指責重要……這都是偽命題,是在玩文字遊戲。
分清這類理念的正誤,首先要弄清“比較”的概念,詞典解釋:比較是對比幾種同類事物的異同高下。
成長是過程,成功是結果,過程和結果不是同類事物是無法比較的。
成人主要指道德品質,成績主要是學習的成績,一個是德一個是智,德和智不是同類事物也是無法比較的。
由此可見,這類所謂的理念的關鍵看能不能“比較”。
02
不是…而是…
小學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閱讀,小學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習慣,小學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心理健康……
連線詞用的“不是…而是…”,其實,這類理念改一下連線詞就不存在太大問題了,應該用“是…也是…還是”一類的連線詞。
這類理念不是肯定一個否定一個,而是這幾個方面都有其不可或缺性。
03
掛羊頭賣狗肉式的理念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XX……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的專用語,班主任管一個班,你家就一兩個孩子,還值得配什麼班主任呢?
最好禮物講的是共性,然而,不少孩子需要的是個性化禮物,你孩子認為好的禮物別人的孩子可能認為毫無價值,使勁往讀書、習慣上引導,教育的痕跡過於明顯,教育的效果會打折扣。
04
名人言論
清華劉瑜副教授的《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文章一出,拍案叫絕的有之,拍案而起的亦有之。
劉瑜講的是理念正確的話,但拿到普通老百姓現實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此普通”不是“彼普通”,她的普通是精英階層的普通,我們平常所說的普通是老百姓自己的普通。
05
舶來之品
和孩子做朋友,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適合的是最好的,靜待花開……
朋友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你和孩子有父子倫理、有教育倫理,不是真正意義的朋友,生活上可以平等、民主、自由,教育和禮儀上不行,熊孩子都是做朋友做出來的。
怎麼陪伴有意義?誰說的清楚?
你清楚做最好的自己的標準碼?
你知道什麼是適合你孩子的嗎?
靜待不是開花的任何條件,為什麼要靜待花開呢?莫把無奈甚至放棄當靜待花開。
這種把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觀點包裝成溫馨的“雞湯”,讓家長美滋滋的喝下去,領偏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向,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父母對家庭教育的正確認知,家長可能學的越多受害越深。家長的學歷越來越高,一定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不要被一些所謂的“理念”牽著鼻子走,做到不盲信、不盲從、更不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