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親公主的人生堪稱忍辱負重,她們既要完成祖國賦予的使命,維持兩國的外交關係,還要適應陌生的生活習慣,接受異域習俗的挑戰。
習慣陌生的水土,習慣陌生的語言,這些都是可以忍受且逐步適應的,但她們的身體還要被多個男人輪番佔有,這種規矩可是中原王朝聞所未聞的。歷嫁多次的習俗,可不像學外語、過苦日子那樣容易讓人接受。史料中,出現過多位歷嫁多次,在前夫過世後先後嫁給兩位甚至三位番邦國王或可汗的和親公主。
例如,西漢時期的細君公主,先後嫁給了烏孫國王昆莫、昆莫的孫子岑輒。同時期的解憂公主更慘,她先後嫁給了烏孫國王岑輒、岑輒的堂弟翁歸靡、岑輒的兒子泥靡。隋唐時期的義成公主和鹹安公主更加誇張,她們分別歷嫁四次。這種離奇的婚姻經歷,在我國的婚姻史中十分罕見。
唐德宗的八公主鹹安,其生母已不可考。從她的境遇來看,此女的生母應該地位不高,否則也不會被許配給番邦國王。雖說鹹安的地位不高,但她卻是唐德宗的骨肉無疑,所以在唐德宗考慮和親人選時,幾乎不假思索地選了鹹安公主。按理說,大唐屬上國,沒理由將公主遠嫁番邦,受外族欺辱。不過,當時的大唐已國力衰退。
這一時期,吐蕃與回紇虎視眈眈,致使大唐飽受外患之苦。回紇可汗對大唐公主垂涎已久,多次向大唐提出和親的建議,不過始終未得到朝廷的應允。後來,吐蕃於貞元三年悍然製造“平涼劫盟”。值此之際,回紇趁火打劫,再次向唐朝提出和親。回紇與吐蕃像兩群強盜一般,一個要美女,一個爭地盤。唐德宗被愁得焦頭爛額,不得不考慮與回紇的和親事宜。
回紇可汗對中原美女垂暮已久,見大唐答應和親,立即派出使者向唐朝進獻“方物”,展示自己的誠意。大國外交,表面功夫需做足,因此唐朝也回饋了鹹安公主的畫像。貞元四年,回紇可汗派宰相親自率領和親使團趕赴長安接親。回紇可汗在國書上表現出滿滿的誠意,自稱為大唐女婿,主動要求幫助大唐解決吐蕃之患。
由此看來,和親一事皆大歡喜,兩大國各取所需。然而,對於鹹安公主來說,她的人生悲劇才剛剛開始。
貞元五年,他的丈夫天親可汗一命嗚呼,其子忠貞可汗繼位。按照回紇的“收繼婚”制,父親、兄弟、子侄可以迎娶喪夫的女子。鹹安公主出嫁後還沒到一年,便因亡夫嫁給了忠貞可汗。繼婚沒到三個月,忠貞可汗又死在一場政治鬥爭中,其子奉誠可汗繼位。同樣是按照“收繼婚”的制度,鹹安公主又成了奉誠可汗的妻子。貞元十一年,奉誠可汗病故,由於他膝下無子,所以可汗之位由宰相骨咄祿繼承。就這樣,骨咄祿又成了鹹安公主的丈夫。
為了解決祖國的邊患,為了大唐子民安居樂業,鹹安公主奉獻了自己的人生。一個出身上國深受儒學思想和倫理觀念薰陶的金枝玉葉,為了大義衝破了漢族婦女從一而終的婚姻桎梏,這種委曲求全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動。鹹安公主和親意義重大,不但讓大唐收穫了回紇這個強援,也扭轉了唐朝被動的外交局面。貞元七年,吐蕃再次入侵大唐,回紇軍隊一舉攻陷北庭都護府,從側面給予吐蕃致命一擊。
這場戰爭過後,回紇又多次針對吐蕃發動軍事行動,致使吐蕃國力日漸衰弱,再也不能對唐朝進行大規模侵略。從戰略角度來看,鹹安公主的功勞是巨大的。
除此之外,鹹安公主對大唐回紇的兩地貿易也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根據史料記載,在幫助唐朝打贏戰爭後,貪得無厭的回紇人竟藉此哄抬物價,以一匹馬四十匹絹的高價從唐朝換取絹布。當時大唐並不需要那麼多戰馬,“得馬無用”,可面對曾經的戰友,朝廷不得不與其進行貿易,以至於“朝廷甚苦之”,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陰山道,陰山道,紇邏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馬時,道旁千里無纖草。
草盡泉枯馬病羸,飛龍但印骨與皮。
五十匹縑易一匹,縑去馬來無了日。
養無所用去非宜,每歲死傷十六七。
縑絲不足女工苦,疏織短截充匹數。
藕絲蛛網三丈餘,回紇訴稱無用處。
鹹安公主號可敦,遠為可汗頻奏論。
元和二年下新敕,內出金帛酬馬直。
仍詔江淮馬價縑,從此不令疏短織。
合羅將軍呼萬歲,捧授金銀與縑彩。
誰知黠虜啟貪心,明年馬多來一倍。
縑漸好,馬漸多。陰山虜,奈爾何。”
從白居易《陰山道·疾貪虜也》這首詩所闡述的事實來看,兩國的貿易問題被鹹安公主巧妙解決了。
鹹安公主做出瞭如此巨大的貢獻,可惜她亡故後遺體被葬在回紇,未能“落葉歸根”,令人惋惜。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陰山道·疾貪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