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北京組工推出“有問有答”專欄,回顧黨的崢嶸歲月,從細節求解百年大黨的“成長密碼”,汲取智慧力量。
黨內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是如何形成的?
“文化大革命”期間,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遭到嚴重踐踏。粉碎“四人幫”後,黨中央在知識分子問題上全面撥亂反正,使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重新回到正確軌道。
1977年8月,復出不久的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了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會上,鄧小平要求澄清對教育戰線“兩個估計”的是非,重新樹立起全面尊重知識、尊重文明的風尚。“兩個估計”是1971年8月“四人幫”修改定稿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中提出來的,其內容是:“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戰線是資產階級專了無產階級的政,是“黑線專政”;知識分子中,大多數人的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兩個估計”,沉重地壓在廣大教師、知識分子頭上,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
對此,鄧小平在會上明確指出:新中國成立後十七年的教育戰線“主導方面是紅線”,十七年中,“我國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是自覺自願地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他還指出:無論是從事科研工作的,還是從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勞動者。因此,要尊重勞動,尊重人才,“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復”。曾參加這次會議的著名物理學家、北大原副校長沈克琦認為,“科教座談會實現了兩個突破:在思想上突破了‘兩個凡是’,在科教戰線上突破了‘兩個估計’。假如沒有這兩個突破,科教戰線的撥亂反正就不可能。”
1978年3月,我國科學史上空前的盛會——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鄧小平在會上莊嚴而又響亮地宣佈: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力;我國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自己的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是我們黨的一支依靠力量。這就恢復了黨在1956年對知識分子階級屬性的正確判斷,受到與會代表與全國知識界的熱烈擁護。“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大會閉幕時,郭沫若發表了題為《科學的春天》的書面講話,道出了廣大知識分子的心聲。
繼全國科學大會之後,1978年4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鄧小平作了講話。他進一步要求:“我們要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不但學生應當尊重教師,整個社會都應當尊重教師。”
這些會議的相繼舉行,改變了把知識分子看做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錯誤現念,使人們對知識分子在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正確的認識。
在此基礎上,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工作迅速展開:1978年10月、11月間,中央組織部分批召開了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座談會,提出要充分信任知識分子,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等;1978年11月,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幾點意見》,提出繼續做好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等;1982年至1986年,連續開展了四次全國性檢查,推動知識分子政策落實;1982年10月,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組織部相關報告,要求進一步加強在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的工作……
這些政策和措施的相繼出臺及落實,在黨內外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廣大知識分子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地開展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