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起源
中國姓氏大約有18000個,張姓在2018年的全國十大姓氏排名第三。張姓的起源與弓箭還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我們的祖先尚未完全擺脫矇昧,茹毛飲血,獲取食物的主要方法是漁獵和採摘自然果蔬。為了生存,先人們要殺死那些足以威脅生命的猛獸;為了食物,要獵取一些小型飛禽走獸,而當時的主要漁獵工具只有棍棒和石塊。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戰鬥也是靠棍棒和投石來進行的。到了炎帝后期逐漸勢衰,不少部落各自為政,多數部落首領擁戴有熊國王軒轅帝為王,軒轅帝稱雄於姬水逐漸兼併其它小部落的時候,一種既可以遠射又可以近攻的殺敵工具比較先進的弓箭誕生。最初改制成先進弓箭的先哲是黃帝的第五子“揮”。他是黃帝的第三妃彤魚氏所生之長子。“揮”自幼聰穎,喜歡研究天象和自然規律。一次,他在夜觀天象時,有一顆流星自弧矢九星間飛速劃過,令其頓悟。他根據弧矢九星的排列,折枝仿形,彎其成弓,削竹為矢,制皮為弦。經過反覆試驗,研製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先進的弓箭(其實,4萬年前,寧夏水洞溝人已發明了弓箭,見《中國歷史圖譜》)。先進弓箭的發明,使黃帝部落先人們的食物有了充足的保證,從而大大提高了人們征服自然和擴充地盤的能力。被尊為中華五帝之首的黃帝,正是靠著這種可以遠射而制敵於非命的神秘武器戰炎帝,誅蚩尤。尤其是在征服蚩尤的過程中,涿鹿八戰而不勝之關鍵時刻,軒轅帝採納了“揮”用先進弓箭武裝軍隊的建議,戰鬥力大增,第九戰獲勝,從而使軒轅帝確立了天下諸部落聯盟盟主的地位。所以,在黃帝登上一統天下的盟主寶座之後,將發明先進弓箭的兒子“揮”官封弓正,主祀弧星,賜姓長弓氏,居尹城國之青陽。揮得姓後與其子孫們就在清河一帶繁衍生息,清河因此成為張氏的起源地和發祥地,所謂“天下張姓出清河。”
張氏遷徙
張姓後裔南遷有三次:第一次是漢代王莽篡權之亂,張致和於公元一年九月帶領男婦族人500餘口,過揚子江,分居浙江衢州鶴鳴杜林寺(浙江)、託州(江西)、韶州(韶關)、汀州(福建長汀)、贛州(江西)、建州(福建)、湖州(浙江)、演州(越南演州府)。
第二次南遷是東晉、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六國”時,漢貴族挑起種族仇殺,張氏後裔隨北方人口背井離鄉大量南遷。唐代張九齡入相後,遷曲江定居,唐末黃巢起義,又遷江西、福建。
第三次南移大潮起於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到後來蒙古族南下,北方人口向巴蜀、兩淮、東南、嶺南地區遷徙。一百三十二世張瑾,任陝西麟州剌史時,徙居該地。傳至一百三十六世張端,從陝西寶雞市眉縣遷福州寧化石壁村,一百四十世張化孫從福建寧化石壁村葛藤坑遷至福建上杭縣開基,稱鄞江始祖。
紫金張氏
紫金張氏均是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子孫。分別從韶關曲江和福建寧化、上杭遷來紫金開基,張九齡後裔張汝學、張化孫兩大系,張汝學四房、張化孫(張吉雲、張祥雲、張卿雲)三房共九十脈。
(一)張汝學世系
本縣古竹俄塘開基的張姓是從南雄珠璣巷遷來的一百二十二世張九齡的後裔。廣東南雄珠璣巷在唐代叫敬宗巷,張昌七世同堂,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敬宗皇帝為表彰張昌的孝義,賜珠璣絛環以旌之,因巷名要避皇帝名諱,將敬宗巷改為珠璣巷。張晉銓全家遷居至此。至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遷至廣州府賣書街定居。張相琦、相球、相珍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遭賊叛監屠城之亂,避居東移。明景泰三年(1452年)張汝學長子張御興任博羅知縣,裔孫隨遷博羅居住,後遷惠州張村。張汝學次子張御邦,宋代任潮州通判,後裔於宋末移居歸善縣苦竹派磨陂塘,即今紫金縣古竹鎮俄塘。傳下張孔徽、張齊賢,再傳張嶽、張嵩、張崧三支脈。還有張日郎後裔張宋仁一脈,從惠州水口遷居上義高崗開基。
(二)張化孫世系
一百四十世張化孫,字諱衍,名傳萬,歲貢生至賜進士。生18子,108孫,散居閩、粵、湘和臺、港、澳及世界各國。
遷來紫金開基的有張化孫第二代,張吉雲、張祥雲和張卿雲三大房部分後裔,87脈。
1、張吉雲裔系
張化孫長房張吉雲後裔,從福建寧化石壁村遷大埔後,一百五十八世張朝賢於清康熙年間,再遷來今紫金禾塘角,生子:張穆印、張玉勝,分別遷黃塘烏石頭和豐圍兩地開基,各建祖祠一座。
2、張祥雲裔系
張化孫第四房張祥雲第三子張騰千後裔,一百五十六世張書林從福建上杭遷龍窩開基。
張祥雲第六子張騰輝,之長子張明上一脈先壽之子張俸紹的後裔。
一百四十八世張洪善裔孫一百五十六世張祖清從福建遷來紫金(上義葉茜)、惠陽多祝、河源等地開基。
張洪恩從福建遷居五華大田,一百五十八世張秀儒再遷紫金古竹片塘。
一百五十四世張以敘後裔遷來古竹黃坳江口;一百五十三世張萬鍾遷青溪梅子坪;一百五十四世張大經遷藍塘博雅梧梁坑;一百五十二世張漢英遷附城新華村,還有遷上義葉茜、藍塘南山、大村,龍渡,惠東白芒花等地。
張洪慶從福建遷五華長布粘坑,後裔一百五十四世張鵬遷紫金上義安榮圍、中壩袁田、藍塘自然等地。
張騰輝之次子張昭上(有說晶上),一脈張先利後裔一百五十五世張輿和遷上義葉茜企鵝坪;
二脈先任之子一百六十一世張必勝在鳳安六羅寨開基;
三脈張先儀後裔從大埔遷來九和黃砂大水開基。
四脈張先倫之子一百四十七世張悕紹(九龍)從福建新泉遷來紫金石坑開基,生九子:元道、元遠、元通、元達、元遂、元珍、元弼、元亮、元舉。長子元道遷東莞,增城、廣州。次子元遠到惠州開基後遷寶安、黃背嶺、布吉、龍華和惠東;一百六十三世張仕俊回遷紫金古竹白馬石定居。元通遷龍窩雙下,一百五十八世張曆元後裔遷蘇區,惠東高潭,海豐石山;一百五十三世張貴賢遷紫金縣城北門和藍塘博雅;一百五十四世乾旺遷瓦溪油坑和惠東大茂及陽江、四川等地。四子元達後裔遷東莞、增城、興寧等地;五子元遂後裔從黃塘遷居廣寧、高要等地;六子元珍後裔一百四十九世張酉孫遷居龍窩、水墩,五華梅林、雙興及陸河和臺灣等地;一百五十二世張法清遷黃塘車前。
張悕紹七子張元弼後裔從紫金遷回程鄉義化郡,一百五十七世張觀隆居烏石荷光、張觀逸遷瓦溪登塘坑,張觀興遷瓦溪圍崗梓;一百六十世張宗模生子張文道從大埔遷陸豐吉康圩,1368年移歸善鶴山(現淡水沙田),後裔分居梁化、布吉、龍華坪山、烏石沖天蠟竹下、馬欄頭、何樹下等地。一百六十五世張昌華遷瓦溪米湖坑;一百五十世張邦達遷縣城沙子壩;一百五十一世張觀壽後裔一百五十五世張肇容遷龍窩黃砂。一百四十九世張永照後裔一百五十四世張朝興遷縣城巖口、瓦溪上瀨;一百五十二世張功茂居烏石白水磜,後裔遷義容圩、東源田坑、花都芙蓉和外遷英國巴拿馬等地。一百五十七世張朝相住烏石上書白石坑,一百五十世張志慧居義容璜崗;一百五十七世張時哲遷義容安全。
張悕紹八子元亮後裔一百五十世張十參、張十贊、張十進遷居東源(原河源)黃村、藍口、增田,和平,龍川及廣西賀縣等地。一百四十九世張友林到中壩上石、下石、塔凹、雅福下、義容安全,五華太平山,花都芙蓉,廣西,以及香港、馬來西亞、美國等地。
張悕紹九子元舉後裔居住石坑村、花都花山和外遷巴拿馬等地。張九龍後裔有遷寶安、深圳黃貝嶺、湖背、布吉等地。
張先俸之子張君紹、張啟達後裔張日昌遷來古竹、九和幸福;張雲凌遷紫金縣城東門。一百五十八世張如勳遷義容;一百五十五世張少峰遷來紫金西門,爾後有遷龍窩、惠東松坑、柏埔、烏石;張巽峰遷中壩、九樹新樟、熱水;張少峰遷城西。
一百四十八世張啟卿紫金開基後遷河原湖鴨塘和廣西。
一百四十八世張啟欽後裔,一百五十世張仕瑾遷古竹吉安建嶺、片塘、江口等。
一百四十八世張啟源後裔,一百四十九世張宗鳳遷青溪開基;張穆宗後裔張直任遷藍塘圍大街;一百五十六世張法瀚、張法欽遷龍窩雙下、羅洞百樹堂、洋頭,好義吉田。
一百六十世張暉元遷古竹坪山塘。
一百四十九世張繩宗後裔張維榮經商定居紫金西門,一百七十二世張運明遷黃塘車前白坭湖,也有遷廣西的。
一百五十六世張巨鳳後裔在義容安全、高嶺、月角、青溪、田心、古竹、鳳安開基。
一百五十六世張仕啟遷紫城明德坊後遷古竹吉安和鳳安等地。
一百五十六世張巨龍後裔張暉元遷古竹吉安。
一百四十九世張熙宗後裔,一百五十六世張天龍遷上義開基,後裔遷博羅、增城、高要等地。
一百四十九世張承宗後裔一百五十五世張法科遷白溪開基,後有遷惠東、黃花等地。
一百四十八世張啟遠後裔一百六十五世張裕祺遷藍塘龍渡山,烏石林田等地。
一百四十六世張先儀後裔張建忠在九和大水開基,一百五十六世張永溪遷義容橋田長興圍。
一百四十四世張治火後裔,一百五十五世張受命遷來藍塘鴻儒嶺,後裔有遷增城、花都、古竹茜坑、雙坑等地。
一百四十三世張晶上後裔一百五十二世張通遷來瓦溪下瀨;張煥承後裔,一百五十六世張文臺遷來九和磜頭。
一百四十三世張映上後裔一百五十七世張維勝遷鳳安鳳民村白坭塘;一百六十世張開魯從鳳安遷古竹榴坑。
一百四十三世張晶上後裔一百四十六世張騰先遷來鳳安覺民東塘,後裔又有遷淡水白芒花。
還有張仕仁遷來紫金城西林田雙龍坪、烏石龍徑等地。
張晶上、張映上後裔四脈在鳳安、藍塘、好義和古竹的留坑等地開基。
3、張卿雲裔系
張卿雲傳至一百四十五世張鼎承,又傳一百六十四世張梁先在紫金縣城西門開基,後遷黃塘車前,發跡開基。
紫金張氏,人才輩出。張悕紹(九龍)開基地石坑村清代就育孕了清光緒甲辰科(1904年)進士張子修、恩進士張奎錫和張道一3個進士;以及秀才、貢生14人。
中壩石樓下張良恭長子張偉聲為嘉慶年間的恩進士、二子張偉英為諫選守府、三子張偉聰為諫選州同、四子張偉青和五子張偉光均為恩進士。一孫張雄圖是嘉慶五年(1800年)武舉
張氏堂號
“清河堂”張氏總郡號。一說是張揮生於姬水與姬姓同宗,發明弓箭後在濮陽得黃帝賜姓張,封官弓正,輔佐顓頊為帝;二說八十二世祖張典,為漢惠帝御史大夫,漢文帝時(公元前179~164年)為清河郡太守。郡地設在今河北清河縣東。後世裔孫用“清河郡”為宗族郡號。
“百忍堂”據《舊唐書》記載:壽張縣(今濮陽市臺前縣)張家莊村張公藝(公元577~676年)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居。隋朝末年,李世民單騎到任城(今山東濟寧)徐圓朗處剌探軍情,被包圍。李世民殺開一條血路逃到壽張縣張家莊前,被一條河擋住去路。李世民身負重傷,人困馬乏,跌入水中。張公藝帶領幾個青年在河岸邊習武,見一壯士跌入水中,叫人救起扶到家中,治病養傷,恢復健康。李世明登上皇位後,不忘張公藝救命之恩。於貞觀九年(公元635年)賜親書“義和廣堂”金匾旌表。使臣來到張家莊,張公藝率眾在修建大橋。唐太宗得知後將此橋稱為“訪賢橋”,張家莊更名為“古賢莊”。後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則天,帶領文武百官到泰山封禪,順路壽張縣訪賢。當唐王問及治家方法時,88歲高齡的張公藝寫了一百個“忍”字,並詳說了“百忍”的內容,唐王聽後倍受感動,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並敕修百忍義門,唐高宗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張公藝逝世後,後人修建“百忍堂”,並以“百忍”為堂號紀念。
“金鑑堂”唐朝開元年間,唐皇壽誕群臣多獻異珠寶物為唐玄宗祝壽,唯九齡公獻詳述古今興亡之道的《千秋金鑑錄》。帝嘉獎而賜書褒揚,後來族人以“金鑑”為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