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規格】直徑4.3*高11(釐米)【作者介紹】方絜(1800~1839),字矩平,號治庵,嘉道時黃岩人。為竹刻小像最有名者,人稱“方竹”。手相得,運刀如用筆。當時不少名人都請方絜刻過小像。他刻小像獨創一法,面部用陷地淺浮雕,其餘用陰刻。雖凸起分許,卻陰陽坳突,鬚眉畢現,神氣栩栩,且兩法能統一得天衣無縫。方絜一出,浙江竹刻始為世人所重,此後便名手迭出。自幼聰慧,喜詩善畫,後習郭河陽、趙千里筆法,擅長畫石,精刻竹簡。因家境貧寒,離母別妻,四處流落,途遇山水勝境,吟詩潑墨,技藝日精。後客居嘉興,與蘇杭名士交往,名聲漸振,以賣畫刻竹為生,有“方竹”之稱。清道光十四年(1834)八月,為張延濟刻“清儀閣圖”,竹樹蒙密,籬落參差有郭。2年後,方刻張的肖像,有“龐眉皓首,如鏡景澈”之稱。張廷濟評方的技藝說:“疁城三百年來,竹人傳中無此人也。”方的竹刻人像,線條簡煉,典雅古樸,鬚眉畢肖,栩栩如生。江浙文士紛紛索取,稱為“無上逸品”。
【作品介紹】竹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不僅是構造各種器物的材料,後又成為象徵某種文化精神的符號。中國最早期的道教和一些少數民族都崇拜竹,竹凝聚著中華民族熾熱虔誠的敬仰情感和意識。竹,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長青不敗,象徵青春永駐,年輕;竹子瀟灑挺拔、清麗俊逸,翩翩君子風度;竹子空心,象徵謙虛。竹彎而不折,折而不斷,象徵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凌雲有意、強項風雪、偃而猶起,竹節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風亮節;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節,視為氣節的象徵。唐張九齡詠竹,稱“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淡泊、清高、正直,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元楊載《題墨竹》:“風味既淡泊,顏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間,有此凌雲氣。”
sponsored links
清方絜款竹刻 拜竹圖筆筒
分類: 娛樂
時間: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