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趣味》月刊8月號發表題為《關於大腦的神話》的文章,文章列舉了七個流傳許久的關於大腦的“神話”並以新的研究加以批駁。全文摘編如下:
各個領域都有“神話”。有些觀念顯然是不正確的:例如,沒有證據表明人類只使用了10%的大腦。還有那些包含一點點真相的誤解,或者曾經被專家廣泛相信的誤解。有些“神話”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們承諾提供快速解決方案和大量的自主權:將10000小時的練習吹噓為獲得專業知識的必經之路已成為一種時尚。很多誤解涉及將人分為缺乏依據的類別,這種人為的區分掩蓋了人類思維的複雜性。還有一些“神話”可以作為對不公平世界的對沖:如果存在多元智慧並且每個人都擅長做某事,那麼世界會更公平一些。是時候把關於人類大腦和行為的最經久不衰的“神話”拋諸腦後了。
1.性格與排行
性格不是由一個人是長子、幼子還是獨生子來決定的。
我們從小就聽說過:長子會成為意志堅強、占主導地位的成年人。作為父母的幫手,當弟弟妹妹出生後,最年長的孩子會成為所有孩子中最盡責的人。年輕的弟弟妹妹在家庭中尋求一席之地,將成為一些實驗者,不像長子那樣循規蹈矩和重視傳統。這些都是心理學家提出的觀點,他們認為兒童在家庭出生順序中佔據的位置對他們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有持久的影響。
然而,對這些假設的仔細研究幾乎沒有發現任何證據。202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沒有證據支援出生順序對冒險傾向的假設影響。2015年,德國心理學家分析了來自美國、英國和德國的數千人的資料,發現出生順序與宜人性、盡責性和想象力等特徵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在同年的另一項研究中,兩位心理學家發現出生順序和性格之間只有很小的關聯,其中一些還與之前的理論相矛盾。
2.成癮與習慣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研究成癮問題的心理學家馬克·格里菲斯說,可以根據幾個標準來判斷一個習慣是否屬於成癮類別。成癮意味著所依賴的物件——海洛因、賭博、性或其他東西——能改變一個人的情緒,少了它就會消耗一個人的思想,並表現出明顯的內心或人際衝突。至關重要的是,成癮會導致生理耐受性,因此達到相同效果所需的物質或活動的數量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而戒斷則涉及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如易怒、噁心和胃痙攣等。另外,真正的成癮有復發的風險。
關於性行為,格里菲斯說:“真正達到所有這些標準的人數很少。”在許多所謂的行為成癮案例中,無論是以性、賭博、健身或其他活動為中心,“人們進行的只是有問題的行為,而不是上癮的行為”。
3.左腦與右腦
你沒有占主導地位的某一個大腦半球。
你是否有創造力,容易突然發揮洞察力?或者也許你的想法更加深思熟慮和合乎邏輯?一個流行的觀點認為,右腦在直覺性思維者的大腦中占主導地位,而分析性思維者靠的是“左腦”。
大腦左右半球確實專注於不同的功能。但個人更依賴其中一個的觀點掩蓋了左右腦之間關係的複雜性。
哈佛大學神經學家斯蒂芬·科斯林指出:“相關研究記錄最多的差異大多是微妙的。”在左腦/右腦的“神話”中,左腦掌控語言,而右腦處理感知。科斯林解釋說,“但事實上,語言功能分佈在兩個半球。至少在慣用右手的人中,左腦在產生和理解語言時通常更擅長使用語法,而右腦則更擅長解析語調以理解意圖”,例如判斷說話者是否在開玩笑。同樣,感知功能也涉及大腦的兩個半球。大腦結構和功能因人而異,左右腦分工一說過於簡單,無法體現這種差異。
4.學習方式
為“視覺學習者”或“聽覺學習者”量身定製教學方式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被問到這種問題,一些學生可能會說他們更喜歡使用插圖來學習一個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則更喜歡口頭授課的課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學生實際上會在一種或另一種模式下更好地學習知識。教育者應該將他們的教學與學生的個人學習方式相匹配——這些方式通常分為視覺、聽覺和觸覺等類別——的想法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科學研究發現這種做法缺乏依據。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心理學家哈羅德·帕什勒及其同事在2009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許多教師對學習方式“神話”的認可可能源於“他們注意到某個學生可能透過一種對其他學生似乎無用的方法獲得啟蒙的情況”。學生的能力當然各不相同,教學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某些學生可能會從更有條理的教學中受益。
學習方式概念的批評者強調,有些學習策略對大多數學生很有效。例如,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他們必須練習檢索資訊,而不僅僅是吸收資訊。
5.多元智力
“內省智力”“音樂-節奏智力”等並不等同於透過智商測試得到的智力水平。
掌握作曲的訣竅是一種寶貴的天賦,毫無疑問,它依賴於認知能力。但是,將這種技能歸因於一種特定的、音樂形式的智力會混淆關於總體智力水平的認識。智商測試能可靠地評估出總體智力,這已被證明是諸如教育程度和後天成功等生活結果的可靠預測指標。
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對總體智力評估提出了一個挑戰。加德納提出了八種不同型別的智力,從語言和空間到人際交往、動覺和音樂等,以及後來新增的區分自然世界的能力。
“幾乎沒有任何實證支援,從來沒有,”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名譽教授、《智力神經科學》一書的作者理查德·海爾說,“人們試圖為所謂的獨立智力找到證據,但各種測試得到的分數都是相互關聯的。”
6.10000小時練習
僅靠刻意練習是不會成為專家的。
只要大量練習做任何事情——吹長笛、解方程、流暢地寫作——你就會變得更好。要想躋身任何領域的精英行列,實踐必不可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大量、專注的練習本身就可以彌合那些僅僅擅長某事的人和真正偉大的人之間的差距。
1993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研究,要求被分為三個不同等級的小提琴學生估算自己當時積累了多少練習時間。對於最高級別的小提琴手,平均估計(在20歲時)約為10000小時,高於其他兩個較低水平組別的平均值。該研究和其他一些研究已被引用為刻意練習在成功中的重要性的證據。
在這條規則成為一種文化基石後,埃裡克森自己“踩下了剎車”。埃裡克森在2013年寫道,一定程度的練習會自動使某人成為專家的想法是“在網際網路上流傳的簡單化觀點”。此外,最近的研究也挑戰了這一“神話”。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們分析了80多項跨領域的表現研究,包括體育、音樂和教育。他們發現,刻意練習最多隻佔能力差異成因的四分之一左右。
7.依戀性人格
與父母的早期互動程度並不能決定人們長大後如何與他人相處。
雖然許多人在與伴侶相處、信任他們、向他們傾訴和依賴他們作為支援基礎方面沒有什麼困難,但並非所有人都以這樣的方式與他人相處。有些人強烈厭惡與他人糾纏在一起;另一些人則容易擔心他們可以真正依賴某人的程度。心理學家使用術語“依戀性人格”來描述個人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出的迴避或焦慮程度的不同,以及他們認為自己與他人關係是相對安全還是不安全。
“依戀性人格”理論最初是為了探究嬰兒與照料者之間的關係。研究表明,一些兒童在與父母分離後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或迴避行為。基於幼年生活中出現的這種差異,關於成人“依戀性人格”的一個常見誤解是,它主要是基於一個人在孩提時代與父母的關係和被父母對待的方式。但是一個人的成長方式和結果之間的聯絡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兒童發展研究專家傑伊·貝爾斯基說:“在某些方面,人們認為依戀就像是一種疫苗接種。根據‘依戀性人格’理論,你在嬰兒時期或蹣跚學步的時候是否處於情感安全狀態,將為你的餘生打下基礎。但這是誇大其詞。”事實上,兒童期和成年期依戀特徵之間的連續性因人而異。當然,幼年時期受到忽視或虐待會造成長期傷害。但長期研究發現,兒童期和成年期依戀程度之間的平均相關性至多是一般水平。
貝爾斯基說,早期的依戀關係可能會留下“成長遺產”,但這取決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想象一下,我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但我在學校中遇到了非常支援和關心我,並且對我充滿耐心和細心的老師。這些經歷可以重塑我的內在情感模式,以及感知、思考和回應世界的方式。”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