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30日訊息,搜尋引擎是了不起的工具,不過,透過敲幾下鍵盤就能找到關心問題的答案,會使使用者高估自己的聰明程度。美國德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於經常使用谷歌搜尋服務的使用者,即使不使用它,也會對自己提供正確答案的能力更有信心。
研究人員對被試者進行了通識題測試,被試者可以靠自己的回憶,也可以藉助谷歌回答問題。使用搜索工具的被試者不僅回答了更多問題,對自己能回答其他問題也更有信心。
儘管答題時使用了谷歌,部分被試者之後認為自己靠記憶回答了問題。論文作者、德州大學麥康庫姆斯商學院營銷學教授艾德里安·瓦爾德(Adrian Ward)說,“不斷使用知識時,內部和外部知識之間的界線會模糊、消褪,人們就會誤把網際網路的知識當作自己的知識。”
瓦爾德的發現其實屬於達克效應。達克效應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雖然人們對某一領域瞭解有限,卻高估自己在該領域的知識或能力,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存在不足,就認為自己不存在不足。正如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說的那樣,“無知比知識更容易讓人自信。”
瓦爾德表示,儘管自文字出現以來人們依靠圖書和其他渠道獲取知識,搜尋服務的速度和資訊的全面,會使人們把搜尋得來的資訊與大腦記憶的資訊混為一談。他說,當可以隨時使用搜索服務後,人們“就不會費力記憶資訊了,我們不會再鍛鍊記憶力”。
圖表顯示,即使不使用谷歌,經常使用谷歌的人也相信自己能正確回答問題
為了研究這一現象,瓦爾德讓被試者透過記憶或藉助搜尋服務回答10個通識問題。被試者還需要回答對記憶資訊或使用搜索工具獲取資訊能力的自信程度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與依靠自己記憶力的被試者相比,藉助谷歌的被試者能回答出更多問題。他們不但對自己透過外部渠道獲取資訊的能力更有自信,對自己的記憶力也更有自信。
然後瓦爾德告知被試者還需要參加第二輪測試,而且不能借助谷歌,並要求他們猜測自己能正確回答幾個問題。對於在第一輪測試中藉助谷歌搜尋答案的被試者來說,即使不能使用搜索服務了,也相信自己大腦記憶有更多資訊。
在被問到如何回答某個問題時,許多曾藉助谷歌的人,都錯誤地認為依靠自己的記憶回答了問題
瓦爾德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中寫道,“藉助谷歌回答通識問題,會人為放大人們對自己記憶和處理資訊能力的自信,導致他們對不借助網際網路時自己的知識不恰當地樂觀。當資訊‘唾手可得’時,我們可能錯誤地認為記住了它們”。
谷歌搜尋服務的速度,也是讓使用者“謎之自信”的一個原因。在隨後的一輪測試中,瓦爾德向被試者提供了一個特別版本的谷歌:延遲25秒顯示搜尋結果。他發現,使用低速版谷歌的被試者,對自己的內部知識不再“謎之自信”,對在未來測試中的表現不再有過高期望。
對自己掌握資訊的過度自信,會讓人們做出不恰當的健康和金融決策
瓦爾德發現,“網際網路能無縫地提供資訊,與人們自身的認知過程相吻合,它的貢獻很容易被忽略。其結果就是,人們認識不到自己知識的不足,也意識不到自己藉助了網際網路。藉助谷歌,會讓人們把網際網路的知識誤認為是自己的知識。”
谷歌並非是網際網路上唯一的資訊來源,但其他服務似乎不會使人們“謎之自信”。在另一次測試中,瓦爾德要求參與者藉助谷歌或維基百科回答50個問題
被試者會看到70個問題——其中包括50道已經回答過的問題和20道新題,對於每道題,被試者需要回答是否藉助網際網路或依靠自己的記憶曾經回答過這道題目,或者這是一道新題。瓦爾德發現,在確定資訊來源方面,藉助谷歌的被試者的表現要差得多。
特別是,在把網路資訊誤認為自己的資訊方面,谷歌使用者的表現要甚於維基百科。瓦爾德說,“我們發現,人們甚至忘記他們曾藉助谷歌。”瓦爾德推測,維基百科提供有更多背景資訊,人們需要更多時間消化這些資訊,這可能有助於人們記起資訊的來源。
對自己掌握資訊的過度自信,會讓人們做出不恰當的健康和金融決策,甚至會相信錯誤資訊。
瓦爾德說,如果相信自己已經掌握了知識,學生就不會勤奮學習了。他建議,教育機構應當不再讓學生記憶能借助谷歌獲得的知識,“我們或許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有限的認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