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於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槍殺。
熱衷打獵的費迪南大公或許從未想過他的一生會終結在滾燙的槍口之下,但與他過往的輝煌履歷相呼應,他的死亡足夠“名垂青史”,同時也掀開了新時代的序幕。
從費迪南大公身死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匈帝國皇儲被槍殺”這一歷史性事件使得三國同盟集團與三國協約集團之間表面的和平被徹底打破。巴爾幹半島上的恩怨情仇如熱油般沸騰,並迅速從東歐向西歐蔓延。
而隨著各方力量紛紛下場較量,人類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一場戰爭也就此打響。
據後世史學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必然產物。其中伴隨著新舊殖民主義矛盾的激化、充斥著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對全球秩序的重新劃分,同時也與歐洲盛行的“民族主義”息息相關。
但如今我們回過頭來再審視這段歷史,卻能在戰火硝煙之下發掘到更多的狗血事件,同時也能對之後世界局勢的走向做出更深刻的解讀。
從巴爾幹半島到三國集團
如果說“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那之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在東西線的作戰則真正拉開了一戰的序幕。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的意義已經不止於“復仇計劃”,而是要將歐洲大陸上的種種矛盾擺在檯面上,用槍炮與犧牲來一次徹底性的解決。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而早在這之前的兩年間,巴爾幹半島上已經爆發過兩場大規模的戰爭。
因此,從這一層面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絕對是矛盾累積後的爆發,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老對手德法,還是有利益衝突的俄奧都在圍繞著權力的爭奪進行緊密的佈局。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影響深遠不僅是因為其打破了歐洲列強在歐洲乃至世界上的統治秩序,更關鍵的是它在對所有的矛盾進行集中清算時,非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反而卻透過近乎殘暴的手段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從戰爭爆發時最先交手的兩方來看,奧匈帝國與俄國的矛盾糾葛由來已久,早在1853年俄國與奧斯曼帝國爆發戰爭之時,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就和俄羅斯結下了刻骨的仇恨。
正是因為奧地利的背後捅刀,俄國才最終在這場戰爭中吞下了慘敗的苦果,而隨著巴爾幹地區民族矛盾愈演愈烈、隨著奧匈帝國南侵的步伐不斷加快,俄國也加緊了對斯拉夫國家的滲透,企圖藉著民族問題在巴爾幹半島上與奧匈帝國一決雌雄。
當然,從民族問題的角度來看,事件的起因確實是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無情地擴張與血腥的民族政策引起了斯拉夫人的反擊。
但“弱小”的斯拉夫國家敢於同強大奧匈帝國乃至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叫板,背後卻是離不開俄國的支援。
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的巴爾幹半島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奧匈帝國渴望征服巴爾幹半島來完成自己向南擴進的目標,而俄國同樣希望借道巴爾幹半島從黑海直插地中海海域,來迎接屬於它的大航海時代。
因此,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巴爾幹承載著多國的戰略藍圖,但不幸的是,當所有國家都對它志在必得時,等待它的終將是一場毀滅。
從6月28日斐迪南大公被殺到7月28日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歐洲列強針對這一重要事件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奧匈帝國皇帝約瑟芬一世對塞爾維亞提出了十大要求,並要求塞爾維亞允許奧匈帝國在其境內對大公被殺事件展開獨立調查。
塞爾維亞答應了其中的九項要求,但奧匈帝國卻完全不接受英國的調解,直接宣佈了將對塞爾維亞宣戰。
一面聯絡德國、爭取德國的支援,另一方面又與塞爾維亞談判、為戰爭做準備,可以說從一開始奧匈帝國就並未想過同塞爾維亞和平解決此事,且此刻的奧匈帝國已經敏銳地意識到它的對手並非塞爾維亞,而是其背後的俄國、甚至是協約國集團。
戰爭一觸即發,或許從德國許諾奧匈帝國的那一刻起,硝煙的味道就已經在全歐蔓延。
大國矛盾二三事
雖然這場戰爭由奧匈帝國打響了第一槍,但要說其中的主角則非英法德莫屬。
而伴隨著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的過渡,伴隨著歐洲列強在全球的殖民擴張,圍繞著歷史矛盾以及領地劃分,德國與英國、法國之間更是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當四分五裂的德國終於建立起統一的帝國、當德國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良機終於走在世界前列之時,驕傲的德國人卻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率先取得成果的英法兩國已經完成了對世界的瓜分。
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佔到了非洲全域的29%,而法國的比例則更高一些,達到了驚人的35.6%。相比之下,德國的殖民地僅佔到了7.7%,且多數為貧瘠的雨林和荒漠。
面積狹小的殖民地無法為德國工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料和勞動力,且各國頒佈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更是嚴重阻礙了德國商品的對外輸出。
在實力已經進入頂級行列的情況下,德國對其與之不相匹配的國際地位也愈發的不滿,因此,選擇發動戰爭就成為了破解這一困局的絕妙之法。
從經濟的層面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是資本主義國家提高工業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需要,而從地緣來看,這或許是同盟國集團對當前所佔據空間的不滿。
從海外殖民地劃分的角度來講,同盟國集團所佔領的殖民地普遍面積小且質量不高,而在歐洲本土,同盟國集團更是處於協約國的包圍擠壓之下,難以高速發展。
德國正在努力地打破桎梏,而近鄰法國和隔海相望的英國已經對德國的崛起萬分警惕。不斷向東修建的鐵路已經觸及到了英國在遠東乃至印度的利益,英國必須想辦法扼制德國向東的擴張的腳步,同時也要繼續封鎖德國向西入海的航線。
如果說德國與英國的矛盾可以算是單純的利益之爭的話,那相較之下,法國與德國之間則參雜了太多的歷史恩怨。
“本是同根生”的法德兩國,其愛恨情仇可追溯至普法戰爭時期。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發表的“埃姆斯密電”引發了法國的強烈不滿,使得法國率先發動了戰爭,但沒想到的是,法國軍隊卻在這場戰爭中接連敗北,最終不得不宣告投降。
戰敗的法國不僅割讓了阿爾薩斯等地,而且還間接讓出了歐洲大陸霸主的寶座,而另一方面德國卻在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了統一,建立起了強大的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了登基大典,給予了法國難以提及的恥辱,這也使得法德兩國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直至最終演化成了一對宿敵。
歐洲的三大強國之間矛盾錯綜複雜,但秉持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英國、法國與俄國就此結盟了。而早在協約國集團誕生之前,俾斯麥就決定先發制人成立三國同盟,其他兩國就選擇了同樣受到英法俄限制的奧匈帝國與義大利。
時至今日,站在正義的角度,我們可以批駁同盟國集團在戰爭中犯下的種種罪行。但換個角度來看,或許當時的德國以及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只是想先下手為強,在英法等國的擠壓下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繼位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同樣選擇了先發制人。他不相信巴爾幹半島開打後法國不會調轉槍頭指向自己、一雪當年的恥辱,因此,他果斷決定向西進攻,透過攻佔比利時直取法國首都巴黎。
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的德軍在兩個月的時間內佔據了比利時大部分的領土,卻也遭到了英、法、比三國聯軍的強烈抵抗。而在東線,俄國軍隊也開始與德軍在東普魯士地區交戰,一時間德國腹背受敵。
“凡爾登絞肉機”一戰成為了一戰的重大轉折點,在犧牲了30萬人後,法國終於慘勝德國,延緩了德國前進的步伐,戰爭也就此進入相持階段。
長達三年的戰爭使整個歐洲在短暫的狂熱之後陷入了深深地疲倦。到了最後,物資短缺成為了困擾各國的最大問題,已經瘋狂的威廉二世採用了無差別進攻的手段來攻擊各國商船,卻最終將美國引入戰局,使其一錘定音。
回首往事,這或許是德國人做出的最錯誤的決定,因為美國下場不僅加速了德國戰敗,同時還使得德國被迫在戰後審判時受到了更嚴厲的制裁。
《凡爾賽和約》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1918年11月9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被流放荷蘭,兩天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此次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但在勝利背後,卻充斥著無數的流血與死亡。
與德國直接較量的法國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實力一落千丈,倖存的法國人開始想盡辦法以期在戰後審判中一舉“殲滅”德國。而遠隔英吉利海峽,儲存了實力的英國則既不想看到德國翻身,同時也不想看到法國藉著戰勝國的身份謀利。
至於遙遠的美國則一手攥著民主,一手握滿鈔票,想要名利雙收。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宣告結束,但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重新劃分的世界版圖都勢必會將資本主義世界捲入新一輪的漩渦之中。
在戰後審判過程中,法國向德國提出了一系列嚴苛的條件,包括賠款、割地以及軍隊發展規模內的諸多條款都對德國未來的崛起產生了巨大的阻礙。
而另有算計的英國則在一些明確利好法國的條款上耍了心眼,使得法國難以將好處都收入囊中,同時還高舉“民主”的大旗,否定了德意志人民族自決的提案,也藉此聲明瞭戰敗國沒有任何權利。
隨著《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和各國的聯手打壓,德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先進的工業體系難以彌補高昂的關稅,而隨著通貨膨脹愈演愈烈,隨著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困難,德意志人的不滿情緒也在與日俱增。
凡爾賽宮登基的輝煌還在眼前,可轉眼間德意志民族就淪為了歐洲的奴隸。這直接導致了自信的德意志人在難以接受這種打擊後,其思想開始偏向逐漸興起的納粹主義。
在德國向極端民主主義發展的過程中,歷史賦予了施特雷澤曼偉大的使命,使其成為了拯救德國的英雄。也正是施特雷澤曼合眾連橫,才給德國贏得了喘息之機。
然後不幸的是,施特雷澤曼的突然死亡以及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使得民怨四起,德國終於還是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而另一方面,在美國的支援下,德國拒絕了再度交付戰爭賠款的要求,這使得法國想要搞垮德國的計劃胎死腹中,同時也為納粹上臺奠定了一定的工業和軍事基礎。
諷刺的是,德國人舉著英美倡導的“民主”大旗,將納粹黨和希特勒送上了歷史舞臺。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依然是《凡爾賽合約》引發的風暴,不論是德國還是英法美等國都難辭其咎。
而從更深的一層來分析,納粹極端的民族主義傾向更是一戰以來民族主義極端化的產物。眾多的矛盾導致了一戰的爆發但一千餘萬人的死亡沒有換來各國對民族問題、殖民問題的重視和研究,相反,卻在流血和死亡中將這些問題推向了另一個極端。
一戰的結束更像是一場不得已的完成,而在未來,圍繞著這些問題和又產生的新問題,各國之間的矛盾只會越來越深。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整個世界潑了一盆冷水。但只要火苗仍在,就一定會有死灰復燃的一天。因此,等待世界各國人民的是更殘酷的二戰以及法西斯主義下種種反人類的罪行。